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4-12-05 09:40: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观察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该院收治的78例SLE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疲劳量表-14(FS-14)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SLE自护能力量表评分、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躯体、脑力疲劳等各项FS-14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管理概念、疾病护理技能、疾病知识、自护责任感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面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屈服、回避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可提高SLE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和自护能力评分,改善医学应对评分,以及降低疲劳等级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健康教育效果。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健康教育,应对方式,自我效能,疲劳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患者多表现为蝶形红斑、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且病情迁延难愈,严重困扰正常生活及工作[1-2]。临床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多采用药物缓解病情,但无法完全治愈,需实施护理以提高自护能力及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病情,改善疲劳状况[3]。常规健康教育缺乏特异性,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极易出现自我管理不当行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是通过患者行为转变需求提供行为支持,改变不良习惯,可有效控制病情[4]。本文观察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在SL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SLE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5];经查体、免疫学检查等确诊;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沟通障碍;依从性差;生活无法自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KYLL-279639)。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5例,女34例;年龄20~64岁,平均(46.28±7.34)岁;病程2个月至5年,平均(2.56±0.45)年;文化水平:小学5例,初中6例,高中或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14例。观察组:男7例,女32例;年龄21~65岁,平均(45.75±7.26)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2.49±0.43)年;文化水平:小学6例,初中6例,高中或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入院后,开展健康教育,包括饮食、用药、运动指导,帮助患者进行情绪管理,嘱咐患者日常不可过于劳累,需按时休息。出院后,可进行线上或门诊随访,对患者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1)建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风湿免疫科主治医生、护士长各1名,责任护士5名,护士长组织责任护士学习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重点等内容,学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合格后上岗。(2)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①前意向阶段。入院后,发放SLE疾病知识手册,并详细讲解其发病机制、护理注意事项及治疗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对于学历较低患者,护理人员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手册内容;每周举办1次疾病知识讲座,40~60 min/次,增强患者日常健康意识。②意向阶段。此阶段患者对疾病相关内容及治疗有一定了解,但对于具体行动还缺乏认知。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了解患者对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深入了解患者的困惑,为其分析行为转变的益处及代价,鼓励患者,引导其表达目前对于疾病的理解,并纠正去错误认知,并为患者介绍以往治疗成功的案例,提高战胜疾病的自信心。③准备阶段。此阶段患者已采取一定的行动,包括遵医嘱治疗、日常合理饮食等,并根据患者生活习惯,为其制订准备计划,包括合理运动(每天进行适当有氧运动,如慢走、打太极等)、皮肤护理(皮肤出现红斑、皮疹,可用温水擦洗,并用30℃的生理盐水湿敷,30 min/次,3次/d;皮损感染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进行清创处理)、关节护理(关节疼痛时多休息,剧烈疼痛者,可遵医嘱予以止疼消炎剂,并注意关节局部的保暖,避免受凉)、睡眠护理(可在睡前播放轻音乐,促进睡眠)。④行动阶段。责任护士可通过微信、电话叮嘱患者完成准备计划,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修订行为改变方案,包括调整用药方案、制订合理饮食等,并叮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⑤维持阶段。此阶段护理人员的重点是对患者的努力、行为改变进行肯定,强化护理管理。患者出院后,每周对其进行1次电话随访,为患者补充疾病及护理相应知识,为其提供心理支持,指导家属多鼓励患者,并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强化其行为,并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对于有能力者,可鼓励其回归工作岗位,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并了解患者定期复诊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方案。
 
  两组均连续护理3个月。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疲劳状况评分。采用疲劳量表-14(FS-14)评分评估疲劳状况,包括躯体疲劳(8个条目)、脑力疲劳(6个条目)2个维度,每个条目0~1分,评分越高疲劳状况越严重。(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评估自我效能感,总分40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SLE自护能力量表评估自护能力,包括健康管理概念(10个条目)、疾病护理技能(11个条目)、疾病知识(10个条目)、自护责任感(10个条目)4个维度,每个条目1~4分,评分越高自护能力越强。(4)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情况评分。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应对情况,包括面对(8条目)、屈服(5个条目)、回避(7个条目)3个维度,每个条目1~4分,面对评分越高、屈服和回避评分越低,应对越积极。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疲劳状况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躯体、脑力疲劳等FS-1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躯体、脑力疲劳等各项FS-14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健康管理概念、疾病护理技能、疾病知识、自护责任感各项自护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健康管理概念、疾病护理技能、疾病知识、自护责任感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干预前后应对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面对、屈服、回避各项MCM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面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屈服、回避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
  3讨论
 
  SLE可导致皮肤表皮萎缩,病情严重者甚至会累及心脏及呼吸系统,威胁生命安全[6-7]。目前,临床针对SLE患者多采用激素、免疫制剂类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病情易反复,需长期治疗,患者会产生多种不良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影响预后[8]。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根据个体需求开展针对性行为支持,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躯体、脑力疲劳等各项FS-1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前意向阶段通过发放疾病手册、举办疾病知识讲座,且针对学历较低的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讲解,增强其健康意识,提高自我效能;在意向阶段护理人员和患者面对面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问题,告知治疗及护理对缓解疾病的意义,纠正错误认知,提高其自我效能,减轻疲劳状况[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管理概念、疾病护理技能、疾病知识、自护责任感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是连续的动态过程,会根据个体不同阶段的需求为其转变相应的策略,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订康复计划,叮嘱患者每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睡前播放舒缓的音乐,以改善睡眠质量;并在维持阶段,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居家恢复情况,并帮助其纠正错误行为,对患者的努力、行为改变做出肯定,并鼓励患者回归社会,多参加社会活动,使其形成健康行为,改善应对方式,提高自护能力[12-13]。
 
  综上所述,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可提高SLE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和自护能力评分,改善医学应对评分,以及降低疲劳等级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健康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晨,张双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ESR、TSP-1、NLR水平变化与SLEDAI评分的关联性[J].临床医学,2021,41(9):54-56.
 
  [2]罗雄燕,魏琴,刘青松,等.活性维生素D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的影响[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8,22(1):20-23.
 
  [3]方兰,刘卓,杨艳,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健康素养对住院服务利用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5):2790-2794.
 
  [4]吴珍珍,李雪梅,刘锦峰,等.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1,30(11):145-148.
 
  [5]范瑞强,赖梅生,张文娟,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146-148.
 
  [6]周晶,陈俊婷.基于情境领导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12):135-138.
 
  [7]张莉.循证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负性情绪及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9):174-176.
 
  [8]刘卓,谢伦芳,方兰,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健康素养对疾病活动度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8):1532-1536.
 
  [9]王钰,柳亚杰,赵环.PAC弹性理论指导下分阶段康复指导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9):169-172.
 
  [10]彭颖颖,徐舜.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初产妇盆底肌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5):3446-3449.
 
  [11]张会洁.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的群组管理模式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度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4):4092-4094.
 
  [12]李昂,郭威,张东辉,等.基于行为改变技术的远程糖尿病运动支持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9):581-586.
 
  [13]孙昕霙,郭怡,陈平,等.基于行为转变阶段模型的患者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行为和血压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0):1220-1226.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04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