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6 14:28: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的现状及患者采取的应对方式,分析口腔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制定进一步改善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口腔舒适度的有效应对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刘佳钰的口腔健康状况量表、医学应对问卷为研究工具,对317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口腔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健康状况与独立能力呈负相关;放疗过程中的口腔问题引起的心理不适比放疗后的要更加严重;放疗后引起的口腔疼痛和不适问题与放疗程度呈正相关。结论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的口腔黏膜反应与放疗次数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独立能力呈负相关;同时患者所选择的应对方式与独立能力、口腔反应本身有关。

关键词:鼻咽癌;调强放疗;口腔健康状况;应对方式

本文引用格式:周青青,李卫阳,朱丽婵.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27-128.

0引言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einoma,NPC)是源于鼻咽部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约占头颈部肿瘤的50.0%左右[1]。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使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局部区域控制率提高至95%左右[2,3]。但实行根治性放疗后,涎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唾液分泌量持续减少且变得黏稠,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如咀嚼、吞咽、讲话和睡眠,还易继发口腔其他疾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影响治疗[4]。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所致的中-重度疼痛不仅影响进食,还减慢机体恢复速度,降低治疗顺应性,增加治疗费用,影响生存质量[5]。本研究调查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的现状及患者采取的应对方式,分析口腔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制定进一步改善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口腔舒适度的有效应对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无转移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并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放射总剂量达到69-72Gy/30-33F;体力状况≥80分;排除基础口腔黏膜炎症、糖尿病、全身免疫系统疾病、老年痴呆及不配合患者。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330例,其中男性184例、女性146例,平均年龄(47.3±11.2)岁,临床分期Ⅱ期129例、Ⅲ期201例;辅助化疗2次,放疗前口腔均无红肿溃疡等不适;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前两组患者均无口干、咽痛、味觉改变等症状,无口腔不适情况。

1.2研究方法

对鼻咽癌放射治疗期间的患者进行口腔健康状况量表(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OHIP)问卷调查,调查过程中先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取得合作,由患者自己填写。对于文化程度低者,调查者询问并记录,不做任何暗示。发放330份问卷,其中13例患者退出研究,因此共收回有效问卷317份,应答率96.06%。

\

 
1.3统计学方法

对随机选取的被试者进行统一施测。评定时须根据最近1周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否则,测验的结果不可信。将回收的问卷数据统一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资料采用(±s)表示,多变量相关分析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鼻咽癌患者放疗前、中、后的口腔健康状况4个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与其独立能力呈负相关,独立能力越弱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越重;患者在放疗中口腔问题引起的心理不适比放疗后引起的心理不适更加严重;放疗后引起的口腔疼痛和不适问题与放疗程度呈正相关,随着放疗次数的增加,口腔疼痛和反应也相应加重。见表1。


\


2.2鼻咽癌患者口腔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

患者口腔健康状况随着放疗次数的增加逐渐加重,在放疗后期,面对口腔反应有51.96%的患者选择“面对”的应对方式,15.93%的病人选择“回避”的应对方式,20.19%的病人选择“屈服”的应对方式,见表2。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出现口腔黏膜反应时,独立能力越弱的患者都选择“屈服”的应对方式;而因口腔问题引起心理不适的患者都选择“回避”的应对方式;只有口腔问题本身引起疼痛或不适的患者选择“面对”的应对方式。因此在放疗的不同阶段,患者在面对口腔反应时的应对方式是各有差异的。见表3。

3讨论

国内刘珊[6]对98例鼻咽癌患者出院后生存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研究中显示鼻咽癌患者应对方式中的“乐观”、“姑息”QOL总分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应对方式中的“逃避”、“宿命”、“情感宣泄”与QOL呈负相关,也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既往有研究认为[7],鼻咽癌患者从确诊到放疗后2个月,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高于普通内科患者,结果显示[8],肿瘤患者的SAS与SDS表的阳性率明高于普通内科患者。鼻咽癌患者在承受化疗和放疗带来的痛苦和诸多不良反应时,情绪反应最为强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与其独立能力呈负相关,独立能力越弱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越严重;患者在放疗过程中口腔问题引起的心理不适比放疗后的要更严重;而放疗后引起的口腔疼痛和不适问题与放疗程度呈正相关,随着放疗次数的增加,口腔疼痛和反应也相应加重;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出现口腔黏膜反应时,独立能力越弱的患者都选择“屈服”的应对方式;而因口腔问题引起心理不适的患者都选择“回避”的应对方式;只有口腔问题本身引起疼痛或不适的患者选择“面对”的应对方式。因此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过程中的口腔黏膜反应与放疗次数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独立能力呈负相关;同时患者所选择的应对方式与独立能力、口腔反应本身有关,为我们改善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口腔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总之,在放疗早期和放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积极参与,协助、鼓励患者勇敢面对口腔反应,增强“面对”的应对方式。一旦出现口腔炎,应及时采用合适的方法治疗,以减轻黏膜进一步损伤,改善患者的口腔舒适度,利于患者进食,达到营养均衡,以利于身体恢复,保障放疗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徐娟,闫荣,卓培英,等.氧驱雾化吸入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粘膜反应的效果评[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667-670.
[2]潘兴喜,杨文,唐武兵,等.调强放疗治疗老年鼻咽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2(13):6301-6303.
[3]成灏,吴慧,卢晓旭,等.鼻咽癌同期放化疗中急性皮肤粘膜反应的临床观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4,34(5):351-354.
[4]Wanqin CHENG,Siming ZHENG,Yong SU,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on salivary gland function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J].Chin J Clin Oncol,2014,41(21):1389.
[5]蒙如闯.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护理干预[J].内科,2014,9(4):512-513.
[6]刘珊.98例鼻咽癌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
[7]唐亚梅,容小明,邓彩虹,等.放射性脑损伤鼻咽癌患者心理状况和生存质量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2,39(4):221-224.
[8]王勇.肿瘤与普通内科患者抑郁、焦虑心理及其影响因素对比研究[J].医学信息,2013,27(4):112-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65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