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29 14:51: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福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1—12月收集的2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2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情况,依据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结果:2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22例,占10.23%(22/215)。发生组年龄≥70岁、女性、体质量指数≥24.0 kg/m2、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压控制不达标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女性、体质量指数≥24.0 kg/m2、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压控制不达标等均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70岁、女性、体质量指数≥24.0 kg/m2、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压控制不达标等均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心力衰竭,影响因素
 
  高血压为老年群体常见病,其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并发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1-2]。本文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福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1—12月收集的2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3];年龄≥60岁;精神正常;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肝肾衰竭;继发性高血压;合并癌症;免疫功能异常;合并重症感染。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收集患者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左室肥厚、血压控制达标[血压控制达标标准:收缩压低于140 mmHg(1 mmHg=0.133 kPa)且舒张压低于90 mmHg;对于65岁以上的患者,收缩压低于150 mmHg且舒张压低于90 mmHg即可]、首诊时高血压分级等资料。
 
  1.3观察指标(1)统计2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情况。依据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情况2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22例,占10.23%(22/215);未发生心力衰竭193例,占89.77%(193/215)。
 
  2.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发生组年龄≥70岁、女性、体质量指数≥24.0 kg/m2、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压控制不达标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3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女性、体质量指数≥24.0 kg/m2、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压控制不达标等均为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表3。

\

\
 
  3讨论
 
  心力衰竭为高血压常见并发症,尽早明确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利于早期识别高危群体,加强相关监测及预防,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以改善其生命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2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22例,占10.23%;发生组年龄≥70岁、女性、体质量指数≥24.0 kg/m2、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压控制不达标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女性、体质量指数≥24.0 kg/m2、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压控制不达标等均为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1)年龄≥70岁。年龄增长过程中,机体多系统可出现退行性变化,血管弹性降低,可增加心力衰竭风险[4]。(2)女性。雌激素可保护心血管功能,老年女性失去该作用后在高血压的影响下,更易发生心室重构,增加心力衰竭风险[5]。(3)体质量指数≥24.0 kg/m2。肥胖患者易引起微炎症反应,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可改变血液黏度,使得血流动力学出现改变,最终破坏心脏结构,增加心力衰竭风险[6]。(4)有吸烟史。长期吸烟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出现血管痉挛收缩,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故更易出现心力衰竭[7]。(5)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可引发多器官组织损害,增加心肌组织耗氧量,增大心脏泵血的负担,易出现心室重构等病理变化,导致心力衰竭发生;且高血糖可促使血液黏度增加,引起血流速度下降、血液瘀滞等情况,诱发心力衰竭[8-9]。(6)合并冠心病。冠心病可降低心脏的代偿能力,损伤泵血功能,增加心力衰竭风险[10-11]。(7)血压控制不达标。血压控制良好可降低对靶器官的损害,而血压控制不达标患者发生心力衰竭风险高[12]。
 
  综上所述,年龄≥70岁、女性、体质量指数≥24.0 kg/m2、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压控制不达标等均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小焕,胡锡敏,郭彧,等.海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关系前瞻性队列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9,35(8):986-991.
 
  [2]宿艳敏,穆海风,王芳,等.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5):1018-1022.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4]宋婷婷,刘丽,付志强,等.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1,13(2):194-197.
 
  [5]Alencar AKN,Wang H,Oliveira GMM,et al.Crossroads between estrogen loss,obesity,and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J].Arq Bras Cardiol,2021,117(6):1191-1201.
 
  [6]吕晓琴,赵舒雅,成晶晶.回顾性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J].吉林医学,2023,44(4):971-974.
 
  [7]杨龙江,刘四清,刘晓春.疗养中心老年高血压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3,48(3):378-382.
 
  [8]程玉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7):5042-5044.
 
  [9]Braunwald E.Diabetes,heart failure,and renal dysfunction:the vicious circles[J].Prog CardiovascDis,2019,62(4):298-302.
 
  [10]陈莹,郑辉,何玉.合并冠心病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状态与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3):335-342.
 
  [11]Fusaro M,Tessarin G.Preven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related heart failure:the rol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J].Heart Fail Clin,2021,17(2):187-194.
 
  [12]郑建鹏,李婕,杨蓓.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20,34(5):484-48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9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