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对70岁以上非手术老年肺癌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29 11:20: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对70岁以上非手术老年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3年6月海军安庆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收治的84例70岁以上非手术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化疗,试验组患者接受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肿瘤因子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肺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治疗70岁以上非手术老年肺癌的疗效优于静脉化疗,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降低患者机体肿瘤因子水平,同时可减轻治疗产生的毒副反应。
 
  【关键词】肺癌,老年人,静脉化疗,动脉化疗栓塞,肿瘤因子,毒副反应
 
  肺癌是发病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疾病,非小细胞肺癌为其主要类型[1]。以往临床上在对晚期非小细胞发肺癌进行治疗时以化疗为主,但将铂类药物作为基础的双药化疗方案取得的效果不理想。靶向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2],但对于驱动基因为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取得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有研究报道称,新生血管是影响肿瘤增殖以及转移的重要因素[3]。尽管年龄并非是对全身化疗方案效果产生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肺癌群体而言,大多数患者自身的体能状态不佳,对于全身静脉化疗的耐受性不好,且目前临床上尚未对该群体制定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4]。有研究报道称,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在肺癌治疗中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经支气管等动脉灌注药物病变区局部药物的药效可达到静脉化疗的2~6倍[5]。目前相关报道对于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治疗70岁以上非手术老年肺癌的相关内容较为罕见,因此,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84例70岁以上非手术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与静脉化疗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3年6月海军安庆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收治的84例70岁以上非手术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4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70~86岁,平均年龄(78.30±5.18)岁;病程8~20个月,平均病程(13.20±3.25)个月。试验组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70~88岁,平均年龄(78.65±5.33)岁;病程9~20个月,平均病程(13.40±3.10)个月。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海军安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疾病诊断标准[6],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及以上,存在客观可进行测量的肿瘤病灶,凝血功能正常,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患者,具备手术指征,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化疗药物禁忌症者。

\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铂类药物基础的双药化疗。第1 d,培美曲塞二钠(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23539,规格:100 mg)500 mg/m2,静脉滴注;第2~4 d,顺铂注射液30 mg/m2,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4~6个周期。
 
  试验组患者接受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如无激素应用禁忌,给予地塞米松(百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2446,规格:1 mL∶2 mg)10 mg,针对有明显咳嗽患者,术前应用镇咳药物避免咳嗽。依据患者自身的疼痛情况,为其实施阶梯镇痛处理。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为患者开展心电监护,并提供低流量吸氧治疗。为患者开展股动脉穿刺,穿刺技术为改良Seldinger技术,应用5F导管插入至患者患侧支气管动脉,然后开展造影检查,确定其为肿瘤供血动脉,同时在造影成像上发现有肿瘤病理血管后,实施化疗药物灌注术。应用吉西他滨和顺铂联合用药方案,吉西他滨(山东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298,规格:0.2 g)剂量为1.0~1.2 g/m2,顺铂(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3021740,规格:2 mL∶10 mg)剂量为40~60 mg/m2。应用2.7F微导管对肿瘤靶血管进行超选择,尽量在插管过程中将纵膈中线避开,与肿瘤血管门靠近,再次进行造影检查,未见脊髓动脉与心包等重要分支显影后,通过微导管将350μm的明胶海绵颗粒缓慢注入,当观察到支气管动脉血流停滞后,通过微钢圈将供血动脉主干栓塞。继续寻找肿瘤供血分支,若发现有分支存在,则按照上述方法对其进行栓塞。手术完成后,为患者继续开展72 h的心电监护,介入手术完成后4周开展增强CT检查评估,针对仍有强化病变、血管未完全闭塞者,再次行介入治疗。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计算客观缓解率(ORR)与疾病控制率(DCR),ORR=(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DCR=(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疾病稳定例数)/总例数×100%[7]。(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呼出的肺气体容积百分比(FEV1)以及FEV1/FVC。(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及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水平,以3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后,取血清以ELISA法进行检测。(4)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皮肤反应、脱发、神经系统损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D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EA、CA125与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比较
 
  试验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3讨论
 
  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疾病发生后,会给患者的身心均造成严重的伤害。随着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会导致肺功能受到损害,使患者无法正常呼吸,同时可能向其他脏器转移,最终危及患者生命[8]。患者确诊后,其自身的心理压力处于高水平,尤其是确诊为晚期肺癌的患者,由于已经无法开展手术治疗,患者自知疾病已经无法治愈,生存周期较短,因此会对生活感到绝望,对于治疗工作也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因此对于肺癌患者,要积极做好患者的诊治工作,早期诊断可取得良好预后。若患者确诊时已经为晚期,也要告知患者不可放弃希望,通过遵医嘱积极接受治疗,可使疾病进展得到一定程度的延缓,有利于延长生存周期。化疗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但通过优化化疗方案,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的相关
 
  研究尚未取得明显的进展[9]。老年肺癌患者易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因此对化疗的耐受度差。有研究报道称,体力状况评分(PS)为2分的老年肺癌患者在接受一线含铂类双药化疗后,出现严重毒副反应(Ⅲ~Ⅳ度)的风险明显提高,对于PS 3分及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不建议其应用细胞毒类药物进行化疗,推荐为患者实施最佳支持治疗,或为患者应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10]。
 
  在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血管改变一直参与其中。恶性肿瘤病灶的新生血管数量众多,其为肿瘤的生长以及增殖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也是肿瘤生长的必要条件,若肿瘤组织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其生长受到影响,从而控制疾病的发展速度,有利于预后改善。现代影像学检查显示,支气管动脉是肺癌的供血动脉,肺动脉并未参与到肺癌的血液供给中[11]。通过支气管等动脉将药物灌注至病变区域,可使相对较少的化学药物在局部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由此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将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减少。有报道显示,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可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可发挥更为高效的肿瘤细胞杀灭效果[12]。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DCR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更为明显,CEA、CA125与CYFRA21-1水平更低,表明在对70岁以上非手术老年肺癌进行治疗时,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可取得比静脉化疗更好的效果,可使患者肺功能得到更有效的改善,并促使患者机体肿瘤因子水平降低。分析其原因为,动脉灌注给药可减少化疗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保障生物活性的自由药物量,且随着血液循环,可实现药物对肿瘤形成二次杀灭的效果[13]。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可在灌注化疗药物的基础上,将支气管动脉栓塞,从而阻断局部的血流,使肿瘤组织无法得到营养供给而暂停生长,还可使化疗药物长时间在肿瘤组织内停留,取得更为显著的肿瘤细胞抑制效果[14]。有研究报道称,肺癌治疗中使用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总有效率可接近70%,同时未导致患者出现食管气管瘘、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5]。也有研究报道称,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可取得比全身化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本研究结果与其相符[16]。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相较于静脉化疗,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可减低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分析其原因为,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为局部用药,在保障药物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可将化疗药物的用量减少,同时栓塞后避免大量药物进入到血液循环内,对机体其他正常组织细胞产生损伤,使患者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风险降低[17]。
 
  综上所述,经支气管等动脉化疗栓塞治疗70岁以上非手术老年肺癌的疗效优于静脉化疗,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降低患者机体肿瘤因子水平,同时可减轻治疗产生的毒副反应。
 
  参考文献
 
  [1]智欣欣,任胜祥.2023年CSCO指南更新解读:Ⅳ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诊疗[J].实用肿瘤杂志,2023,38(5):421-426.
 
  [2]王玉颖,燕翔,董周寰,等.单中心真实世界数据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常见和少见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比较[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23,44(5):439-444,452.
 
  [3]汪波,李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J].癌症进展,2023,21(2):221-224.
 
  [4]占新庆,朱宝宝,李楠.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Y211、MMP-9表达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5):473-477.
 
  [5]鲁志刚,王薇,孙嘉阳.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浆微小RNA-200a和微小RNA-375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3,18(8):1145-1149.
 
  [6]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0,42(4):257-287.
 
  [7]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8,40(12):935-964.
 
  [8]张华,高亚娜,韩革燕.PD-1单抗Pembrolizumab联合靶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CAP18、Pokemon水平及KPS评分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12):2008-2011,2015.
 
  [9]淡绪国.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栓塞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介质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6):956-958.
 
  [10]何义.原发性肺癌化疗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影响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6):920-922.
 
  [11]郑晓霆,景文冬,时广伟,等.大剂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与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对比研究[J].现代医学,2023,51(2):216-219.
 
  [12]袁鹏,岳天华,沈酥雯,等.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老年肺癌的应用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7):3646-3649.
 
  [13]李建军,陈锦州,王闯胜,等.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7):1145-1148.
 
  [14]刘松,王庆东,李强,等.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21例[J].中国临床研究,2021,34(1):56-60.
 
  [15]辛鑫,梁志伟,余会敏,等.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浆miR-200a和miR-375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4):37-41.
 
  [16]梁鹏,崔新江,季硕超,等.微球栓塞支气管动脉与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30(4):607-610.
 
  [17]王琰,李晓冰,殷美攀,等.气道内支架植入术序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肺癌合并气道严重狭窄所致呼吸困难[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3,20(6):335-33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9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