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07 11:08: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在该院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108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尿失禁将其分为尿失禁组(n=35)和尿控组(n=73),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结果:108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35例,发生率为32.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BMI)、术前前列腺体积、Gleason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入路、盆腔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组年龄≥70岁、术前有电切手术史、有尿路感染史、膀胱功能失代偿、术中切除膀胱颈患者占比均高于尿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术前电切手术史、术前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前尿路感染史、术中切除膀胱颈均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较高。年龄≥70岁、术前电切手术史、术前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前尿路感染史、术中切除膀胱颈均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老年,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尿失禁,影响因素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中老年人群是该病多发群体[1]。临床治疗早期前列腺癌多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手术,具有出血量少、视野清晰、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患者术后易发生尿失禁,严重降低其生命质量[2]。探寻导致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尿失禁发生、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本文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108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欧洲泌尿外科学会2017年制订的前列腺癌诊断标准[4];术前经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未发生远处转移;符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指征;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术前行内分泌治疗或放疗;术前有尿失禁病史;中转开腹手术;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年龄61~86岁,平均(73.36±10.15)岁;病理分期:T2期86例,T3期22例。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采用标准三孔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切除整个前列腺、双侧精囊腺、双侧输精管,对切缘行术中快速病理学检查,肿瘤侵犯膀胱颈者切除膀胱颈并重建尿道,淋巴结阳性者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留置导尿管1~2周。
 
  1.2.2因素选取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BMI)、既往电切手术史(因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尿路感染史;术前体检指标,包括膀胱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失代偿标准为膀胱残余尿量超过50 mL)、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0~35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Gleason评分(2~10分,分值越高表示种类分化程度越差、恶性程度越高)、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手术相关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入路、术中出血量、是否切除膀胱颈、盆腔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病理分期等。
 
  1.3观察指标(1)统计患者术后1个月内尿失禁发生情况。尿失禁诊断标准[5]:每日使用尿垫数≥2块为尿失禁,0~1块为尿控。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尿失禁将其分为尿失禁组、尿控组。(2)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单因素分析。(3)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多因素分析。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108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35例(32.41%),设为尿失禁组,未发生尿失禁73例(67.59%),设为尿控组。
 
  2.2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单因素分析两组吸烟史、饮酒史、BMI、术前前列腺体积、Gleason评分、IPSS评分、血清PSA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入路、盆腔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组年龄≥70岁、术前有电切手术史、有尿路感染史、膀胱功能失代偿、术中切除膀胱颈患者占比均高于尿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3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为因变量(尿失禁=1,尿控=0),以表1中P<0.05的因素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术前电切手术史、术前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前尿路感染史、术中切除膀胱颈均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3。

\
 
  3讨论
 
  腹腔镜根治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首选手段,可清除肿瘤病灶,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可能会损伤尿路结构,导致术后发生尿失禁,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6]。本研究中108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35例,发生率为32.41%,略高于临床报道[7],可能与本研究选取的患者病情较严重有关。
 
  本研究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术前电切手术史、术前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前尿路感染史、术中切除膀胱颈均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1)年龄≥70岁。老年人尿道闭合压、膀胱容量、延迟排尿能力及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均会下降,更易发生尿失禁[8];同时,老年人机体代谢功能差、免疫力低下,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缓慢,也会导致术后尿失禁发生风险增加[9]。(2)术前电切手术史。研究显示,术前有前列腺电切手术史的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尿道外括约肌过度伸长,影响排尿功能,导致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更高[10];此外,前次手术可导致患者前列腺、膀胱颈周围组织粘连,延长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创伤,从而增高尿失禁发生率[11]。(3)术前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前膀胱功能处于失代偿期的患者多伴有尿潴留,会导致膀胱张力缺失,增加术后尿失禁的发生风险[12]。(4)术前尿路感染史。尿路感染会导致泌尿系统出现慢性炎症,引起膀胱颈口纤维化,损害膀胱自主控尿能力,进而增加术后尿失禁发生风险[13]。(5)术中切除膀胱颈。对于侵犯膀胱颈的前列腺癌患者,术中需切除部分或整个膀胱颈,导致膀胱逼尿肌和括约肌受损,尿道静息压明显低于膀胱压,从而引发尿失禁[14]。因此,建议术中尽量减少膀胱颈切除量,注意保护盆底血管、神经,并让切除膀胱颈的患者加强术后盆底肌功能训练,以预防术后尿失禁的发生[15]。
 
  综上所述,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较高。年龄≥70岁、术前电切手术史、术前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前尿路感染史、术中切除膀胱颈均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这些因素制订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Cozzarini C,Rancati T,Palorini F,et al.Patient-reported urinary incontinence after radiotherapy for prostate cancer:Quantifying the dose-effect[J].Radiother Oncol,2017,125(1):101-106.
 
  [2]陈磊,王琦,谢栋栋,等.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采用膀胱颈口荷包缝合联合尿道周围组织重建的早期尿控效果[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2,22(9):752-756.
 
  [3]雷宝玉,赵波,赵宇峰,等.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前列腺癌疗效及术后尿控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7):4121-4125.
 
  [4]Mottet N,Bellmunt J,Bolla M,et al.EAU-ESTRO-SIOG Guidelines on prostate cancer.Part 1:Screening,diagnosis,and local treatment with curative intent[J].Eur Urol,2017,71(4):618-629.
 
  [5]Lepor H,Kaci L,Xue X.Continence following radical retropubic prostatectomy using self-reporting instruments[J].J Urol,2004,171(3):1212-1215.
 
  [6]黄俊,卢剑,方建雄.老年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9):2113-2116.
 
  [7]陈路,李运芳,汤沛,等.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4):56-57.
 
  [8]吴真富,陈从其,林云侨,等.中老年人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发生尿失禁的高危因素分析[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2,42(4):595-598.
 
  [9]王婷,张清.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尿失禁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9):1841-1843.
 
  [10]刘爽,范冬萍,黄映勤,等.多因素分析中老年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危险因素[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2):248-251.
 
  [11]石改红.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发生的影响因素调查与护理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23):3709-3711.
 
  [12]黄映勤,叶鑫,李丽,等.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尿控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3):43-47.
 
  [13]王建业,廖利民,张耀光.提高我国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的防治水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2,43(9):648-650.
 
  [14]高雪松,贾卓敏,王*,等.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早期尿控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21,29(12):1174-1177.
 
  [15]任善成,冀明,常易凡.保留前列腺周围解剖结构在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9,24(7):511-515.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5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