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5E康复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仙游县总医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5E康复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用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态度、技术水平、护理效果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E康复管理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中,可显著提高用药依从性,加快肺功能改善,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E康复管理模式,肺功能,生活质量,依从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呼吸系统常见病,以呼吸困难、慢性咳嗽等为临床表现,具有病情迁延、预后差等特点[1-2]。若不辅以合理治疗,随着病情进展,易导致呼吸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影响[3]。目前,药物治疗是常用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时间服用可影响依从性、降低疗效。因此,针对COPD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提升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5E康复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5个维度干预,能确保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用药依从性[4]。基于此,本文对80例COPD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旨在分析5E康复管理模式对其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仙游县总医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5]中诊断标准;(2)语言沟通无障碍;(3)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1)存在免疫系统疾病;(2)存在急性肺部炎症;(3)存在肝肾功能障碍;(4)存在心脑血管疾病;(5)存在视听功能障碍;(6)存在恶性肿瘤。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将疾病相关知识、预防措施进行口头宣教,纠正患者不良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根据医嘱予以患者去痰止咳、抗感染等支持。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多摄入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多饮水。同时,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舒缓动作的康复训练,1次/d,20 min/次。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1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5E康复管理模式干预,具体如下。(1)鼓励:护理人员需主动安慰患者,给予患者充足的关心、关怀。组建病友交流群,于群内互相分享抗病经验,增强患者治疗信心。(2)教育:护理人员讲解科学膳食、戒烟、避免接触粉尘等保健知识。(3)运动:进行韵律操、缩唇呼吸等训练,制定适当的运动方案,包含有氧操、慢跑等,40 min/次,4次/周。(4)工作:护理人员锻炼患者清洁卫生、独立洗漱等日常能力,并指导患者熟练掌握雾化吸入装置的使用方法,增强自我护理能力,鼓励患者参与社交、家庭活动。(5)评估:护理人员对饮食、用药等情况评估,对依从性差的患者,分析原因并给予解决办法,及时调整管理方案;对依从性好的患者,予以肯定和表扬。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肺功能:干预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四川思科达科技有限公司,川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2210145号,规格:S-980AⅠ]对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进行检测。(2)生活质量:干预前后,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SF-36包含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等8个维度,总分均为100分,得分高,说明生活质量好[6]。(3)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量表从护理态度(0~20分)、 技术水平(0~40分)、护理效果(0~40分)3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4)用药依从性:应用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评估,包含完全依从(8分)、依从(6~7分)、不依从(0~5分),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活质量、肺功能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用药依从性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VC、PEF、FEV1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中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态度、技术水平、护理效果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用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COPD属于慢性、进行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其诱因较多,长期吸烟、遗传、年龄等因素均可诱发COPD[7]。随着COPD不断发展,使得对应的临床症状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躯体功能,从而使得患者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大幅度降低[8]。因此,针对COPD患者辅以合理有效干预措施尤为必要[9]。
常规护理虽能减轻相关症状,促进肺功能康复,但护理措施过于笼统,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故疗效欠佳。因此,临床需寻求更佳合理、全面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以加快患者生理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VC、PEF、FEV1、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5E康复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增强用药依从性。分析其原因为,5E康复管理模式是对患者进行治疗、康复的整体护理模式,注重护理人员多元化,对患者进行能力、症状、心理等多方位干预[10-11]。5E康复管理模式涵盖5个护理方面,主张为患者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可有效调动患者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同时,该管理模式鼓励同伴支持,能消除患者思想顾虑,从而更佳坚定治疗,增强服药依从性[12-13]。通过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教,能拓展患者疾病认知度;组织病友交流会,能让患者汲取宝贵经验,从而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对抑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14]。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有氧运动等,可改善患者心肺能力,缓解呼吸症状,进而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15]。与此同时,5E康复管理模式遵循整体化康复理念,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促进病友间相互分享经验,从而形成同伴支持体系,使其感受到充分的同伴关怀,进而减轻其心理负担,促进心理状态改善[16-17]。此外,5E康复管理模式强调培养患者的自理能力,通过有目的的引导患者参与家庭、社会等一系列活动,可加快患者社交功能恢复,加之心理干预,从而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18]。
综上所述,5E康复管理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中,可显著提高用药依从性,加快肺功能改善,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艺,黄奋飞,徐旭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及其对肺血管重塑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23,39(7):849-854.
[2]TIAN Z,CEN L.Interaction of biochemical processes betwee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and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J].Pol J Microbiol,2023,72(2):143-154.
[3]韩慧,徐平,宋卫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炎症反应、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Vol.22,No.19 July,2024肺功能与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23,52(10):1358-1361,1366.
[4]徐淑芬,孙华宁,张雪梅,等.5E康复护理模式在COPD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23):3230-3233.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6]何燕,赵龙超,刘丹萍,等.SF-36和SF-12在人群生命质量调查中的性能比较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5):90-100.
[7]HANRAHAN J W,ABU-ARISH A,WONG F H,et al.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the modulation of CFTR by acute exposure to cigarette smoke[J].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2022,323(5):C1374-C1392.
[8]杨燕,徐静娟,韩英,等.氧气与空气雾化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23,38(14):49-53.
[9]徐亮亮,杨璐,李敏.个性化身心诉求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1):111-114.
[10]张铭洙,周梦影,白瑞涵.5E康复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9):81-83,100.
[11]曾燕敏,陈楠,巫艳芳.“5E”康复护理模式对冠心病行PCI后患者心功能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8):125-128.
[12]刘晓,薛孟周.5E康复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30):4264-4267.
[13]梅松利,蒋亚芸,李小麟.5E康复模式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9):2604-2608.
[14]周欣雯,雷聪云,吴建业.5E康复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20,19(4):78-81.
[15]王琳,张亚铮,袁媛.基于CSMS量表和CQQC的5E康复护理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22,44(14):2228-2231.
[16]任玉娇,周焕芳,胡雪萍,等.微信载体化5E康复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钠盐摄入行为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11):1608-1611.
[17]顾宇丹,朱振杰,周刘蕾,等.5E康复方案应用对出院后脑出血老年患者运动功能、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8):1809-1812.
[18]齐朝华,崔小艳.5E康复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6):1042-1043,1046.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