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论文

发布时间:2024-09-20 16:18: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分析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该院进行阴道试产的158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158例初产妇中转剖宫产发生情况,根据分娩结局不同将初产妇分为中转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对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8例初产妇中阴道分娩135例(85.44%),中转剖宫产23例(14.56%)。两组胎膜早破、分娩镇痛占比及羊水污染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身高、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增重、新生儿体质量、妊娠时长、引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前BMI、孕期增重、妊娠时长、引产均为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身高则是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孕前BMI、孕期增重、妊娠时长、引产均为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身高是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保护因素,临床可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制订预防措施,或提前调整分娩方式。
 
  【关键词】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母婴保健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初产妇倾向于选择阴道分娩[1]。但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不仅会增加产妇痛苦,还会增高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2]。因此,探讨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帮助产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改善分娩结局[3]。鉴于此,本文分析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进行阴道试产的158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符合阴道试产适应证;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妊娠期合并症;因胎盘、胎儿因素需剖宫产;生殖道畸形;既往有子宫手术史;合并生殖道感染;对引产药物过敏。产妇年龄25~36岁,平均(30.04±3.78)岁;孕周37~42周,平均(39.11±1.01)周。
 
  1.2方法
 
  1.2.1因素选取采集孕妇年龄、身高、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增重、分娩时妊娠时长、新生儿体质量等基础资料,同时统计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的发生情况,以及分娩镇痛、引产应用情况。1.2.2中转剖宫产指征[4](1)出现胎儿窘迫;(2)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包括潜伏期延长(超过20 h)、活跃期停滞(超过4~6 h)、第二产程延长(超过2 h)等],且应用引产措施后,产程无进展;(3)胎头下降停滞,相对头盆不称,不均倾位、高直位等头位难产;(4)产妇感染、先兆子宫破裂征象。
 
  1.3观察指标

       (1)统计158例初产妇中转剖宫产发生情况,根据分娩结局不同将初产妇分为中转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2)对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3)对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初产妇中转剖宫产发生情况158例初产妇中阴道分娩135例(85.44%),中转剖宫产23例(14.56%);中转剖宫产的原因包括胎儿窘迫10例、活跃期停滞6例、胎头下降停滞4例、第二产程延长2例、相对头盆不称1例。
 
  2.2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单因素分析两组胎膜早破、分娩镇痛占比及羊水污染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身高、孕前BMI、孕期增重、新生儿体质量、妊娠时长、引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3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多因素分析以分娩结局为因变量(阴道分娩=0,中转剖宫产=1),以表1中P<0.05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连续变量原值代入,引产情况赋值:未引产=0,药物或水囊引产=1,人工破膜=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前BMI、孕期增重、妊娠时长、引产均为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身高则是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保护因素(OR<1,P<0.05);新生儿体质量不是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2。

\
 
  3讨论
 
  阴道分娩有利于降低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近年来无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多选择阴道试产,但有一定失败风险,中转剖宫产不仅会增加产妇痛苦,还会增高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5]。因此,临床应分析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并制订预防措施,或让高风险产妇直接选择剖宫产分娩。本研究结果显示,158例初产妇中23例中转剖宫产,占14.56%,发生率较高。中转剖宫产的原因中胎儿窘迫占比最高,其次为活跃期停滞,与既往研究[6]基本相符。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身高、孕前BMI、孕期增重、新生儿体质量、妊娠时长、引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前BMI、孕期增重、妊娠时长、引产均为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而身高是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保护因素。分析原因:(1)年龄。高龄产妇子宫弹性和宫缩协调性下降,易发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选择阴道试产易出现胎儿窘迫,临床多推荐采取剖宫产分娩[7]。(2)孕前BMI、孕期增重。肥胖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的风险较高,还容易导致巨大儿、羊水过多,而孕期增重过多也会诱发母婴并发症,增高中转剖宫产的风险[8]。建议对初产妇加强产前宣教,告知孕期控制体质量的重要性。(3)妊娠时长。过期妊娠可导致胎儿偏大、胎盘功能下降、羊水偏少等不良事件,增高胎儿窘迫发生率,进而导致阴道试产失败[9]。因此,建议孕妇在妊娠37周后多运动以促进产程自然发动,妊娠时长尽量不要超过42周。(4)引产。对于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的产妇,临床多采用缩宫素、地诺前列酮栓等药物或水囊进行引产,上述方法无效时可采取人工破膜引产。虽然引产能促进宫缩,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但需要引产的产妇本身多存在产程延长情况,与未引产的产妇相比,中转剖宫产的概率更高[10]。(5)身高。身材高大的孕妇通常骨盆条件较好,较少出现相对头盆不称、头位难产现象,阴道试产成功率更高[11]。建议临床对身材矮小的孕妇加强产前检查,发现相对头盆不称、胎儿体质量较大等情况时最好选取剖宫产分娩。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新生儿体质量不是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是因为新生儿体质量受身长的影响,单纯考虑体质量无法判断其是否会出现难产,也可能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年龄、孕前BMI、孕期增重、妊娠时长、引产均为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危险因素,而身高是足月妊娠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保护因素,临床可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制订预防措施,或提前调整分娩方式。
 
  参考文献
 
  [1]孙芳璨,吴芳芳,沈敏红,等.足月妊娠低风险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预测模型的建立[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0,23(7):460-468.
 
  [2]孙雯,王晓怡,余琳,等.基于Robson分类系统分析不同类型的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的构成及母儿结局[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8):512-515.
 
  [3]李励,刘胜楠,和儒林,等.新产程标准指导下剖宫产率及阴道试产成功率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8,39(6):610-614.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7):486.
 
  [5]李宇燕.2012-2016年某院剖宫产率、指征变化及临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3):5309-5311.
 
  [6]窦晓霜,梁彬,曾梅英,等.产科共病指数对高龄产妇阴道试产失败的预测价值[J].中国性科学,2023,32(9):86-90.
 
  [7]陈慧,陈颖文,阴红,等.高龄经产妇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预测模型的建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8):614-617.
 
  [8]黄林娟,黄黎霞.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紧急剖宫产风险与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体质量增加水平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22,37(7):1200-1203.
 
  [9]夏瑀.240例产妇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3,47(12):1440-1442.
 
  [10]李慧萍.人工破膜引产联合缩宫素静脉滴注对经阴道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总产程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8):1321-1322.
 
  [10]章园园,陈歆宁,周梦林,等.基于人口学指标的高龄初产妇阴道试产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1,37(10):756-760.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9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