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应用苯磺酸瑞马唑仑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重庆宏仁一医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70例老年患者开展此次临床实践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麻醉药物选用丙泊酚,观察组麻醉药物选用苯磺酸瑞马唑仑,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胃镜通过喉部时(T1)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检查过程中镇静分级、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0,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略与本组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对照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级、2级、3级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5级、6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应用苯磺酸瑞马唑仑镇痛的效果良好,还能稳定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预防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苯磺酸瑞马唑仑,无痛胃肠镜检查,血流动力学
无痛胃肠镜检查指的是行胃肠镜检查前给患者输注适量的麻醉药物引起中枢镇静,使患者在睡眠状态下进行的肠胃检查。这种检查方法不仅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感觉舒适、无痛,而且能够更准确地观察到肠胃的状况,从而对患者的肠胃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1]。虽然,无痛胃肠镜检查能有效减轻患者检查的痛苦,但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各部位的细胞和组织会出现退行性改变,这种退行性改变会导致老年人各个器官的功能减退,从而使得他们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同时,许多老年患者还伴有基础疾病,这使得他们在输注麻醉药物后容易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应激反应,从而会干扰无痛胃肠镜检查,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合理选择麻醉药物,为老年患者提供镇痛或镇静。苯磺酸瑞马唑仑是一种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佳等特点的镇静麻醉药物,这意味着患者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可以更快地达到镇静和止痛的效果,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同时,苯磺酸瑞马唑仑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证,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此外,苯磺酸瑞马唑仑还具有代谢迅速的特点,这意味着患者在手术或治疗结束后,可以更快地恢复清醒,减少住院时间[2]。本研究主要分析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的效果,现将探究过程及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12月在重庆宏仁一医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70例老年患者开展此次临床实践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无痛胃肠镜检查适应证;(2)年龄≥60岁。排除标准:(1)存在丙泊酚、阿芬太尼、苯磺酸瑞马唑仑等药物过敏史;(2)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严重心律失常、严重高血压、不稳定心绞痛等疾病;(3)伴有胃内容物潴留、胃肠道梗阻;(4)近1个月内间断使用过阿片类药物或苯二氮䓬类药物。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0.28±2.1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15例,Ⅲ级2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0.31±2.12)岁;ASA分级:Ⅱ级14例,Ⅲ级21例。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重庆宏仁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
1.2方法
在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前,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叮嘱,禁食8 h,禁饮2 h,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检查当天,患者进入检查室后,为其开通静脉通道,提供吸氧和心电监护,以保证患者体内氧气充足。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超99%时,给其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 mL∶50μg)50μg/kg进行镇痛预处理,降低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乳状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68,规格:10 mL∶0.1 g)1~2 mg/kg麻醉,待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镜检。观察组静脉注射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200006,规格:25 mg)7 mg/kg麻醉,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镜检。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胃镜通过喉部时(T1)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水平。(2)镇静分级:参照Ramsay镇静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检查过程中镇静分级;患者表现出烦躁、不安、焦虑的症状,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力不集中为1级;患者具有良好定向力且安静为2级;患者对其他刺激无明显反应,但能响应医生命令为3级;轻叩患者眉间有反应或听到大声时有反应为4级;轻叩患者眉间无反应或听到大声时能做出迟钝反应为5级;轻叩患者眉间或听到大声时均无反应为6级[3]。(3)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头晕、嗜睡、呼吸抑制、谵妄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T0,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观察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略低于T0,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检查过程中镇静分级比较
观察组1级、2级、3级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5级、6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无痛胃肠镜检查是指胃肠镜检查前给患者静脉注射适量的麻醉药物,使其处于睡眠或镇静状态,从而使患者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的疼痛感消失,这样不仅能消除其对胃肠镜检查的恐惧感和焦虑感,还能避免其在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应急反应,从而能保障胃肠镜检查得以顺利进行[4]。但是,不少临床研究指出,因老年患者各器官出现退行性变化而致使心血管储备功能减退和代偿能力减弱,以及老年患者对麻醉药物敏感性大和对麻醉耐受差等因素的影响,易导致其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5-6]。而血流动力学波动会引起组织灌注不足,从而易增加患者心脑血管意外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因此,就需要临床为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镇痛或镇静[7]。
丙泊酚是一种短效的烷基酸类静脉麻醉药物,是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常用的麻醉药物。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丙泊酚应用于患者,以帮助他们在检查过程中保持舒适和安静。注射丙泊酚后,药物会迅速分布于全身,仅需40 s即可促进患者进入睡眠状态。这一特点使得丙泊酚成为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理想麻醉药物,因为它可以迅速地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使他们更容易配合医生的操作。丙泊酚的镇痛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中枢抑制性神经的传递增强来实现,这些中枢抑制性神经包括甘氨酸受体和γ-氨基丁酸受体等。通过增强这些受体的功能,丙泊酚能够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进而使患者进入麻醉状态[8]。但是,有研究指出,丙泊酚的使用剂量与其镇静作用密切相关,剂量越大,镇静作用越显著,单次静脉注射2.0~2.5 mg/kg丙泊酚,可使镇静作用时间维持5~10 min,但是,丙泊酚大量、快速输注会引起血流动力学波动,还会影响患者循环呼吸,引发其发生低血压、呼吸抑制、头晕等不良反应[9]。基于此,现代临床多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给患者进行麻醉镇静,苯磺酸瑞马唑仑是一种苯二氮䓬类麻醉药物,它的特性类似于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物,但在结构和作用机制上有所改进。苯磺酸瑞马唑仑的镇痛作用机理主要是与动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R)结合来实现,GABAAR是一种在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它能够调节神经元之间的通信,影响神经活动的传递。当苯磺酸瑞马唑仑结合到GABAAR上时,神经元细胞膜的氯离子通透性会显著增加,通道开放频率也会明显升高,从而促进氯离子进入神经元,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这些作用机制使得它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挥麻醉作用,使患者进入安静、放松的状态,有利于进行各种手术和检查。另外,苯磺酸瑞马唑仑还能降低氯离子浓度梯度差,顺着浓度梯度差,氯离子可轻松进入细胞内而增强细胞内膜电位,并引发细胞内膜电位出现超极化和对神经元电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能产生显著的镇静作用[10]。且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苯磺酸瑞马唑仑具有低分布容积、高清除率等特点,在非特异性酯酶降解作用下课转变为CNS7054代谢产物,这种代谢产物无催眠活性,大剂量、长时间使用均不易发生药物蓄积,从而能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11]。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T0,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显著差异,T1时观察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与本组T0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T1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低于T0,这主要是因为丙泊酚镇静作用较弱,且镇静作用持续时间短,为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往往需要选择大血管注射或增大用药剂量,从而易对患者血管产生不良刺激而引发血流动力学波动,而苯磺酸瑞马唑仑不会对血管平滑肌产生作用,亦不会使全身小动脉扩张,从而能防止或减小血流动力学波动。观察组镇静5级、6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因为苯磺酸瑞马唑仑属于超短效苯二氮䓬类镇静药物,可结合γ-氨基丁酸A型受体复合物特异性位点,促进氯离子内流显著增加,从而能有效抑制中枢神经,进而能提高患者镇静分级[12]。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这主要是因为丙泊酚的镇静起效剂量较大,而大剂量使用丙泊酚会抑制呼吸,从而易引发患者发生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而苯磺酸瑞马唑仑几乎不影响呼吸系统,另外,苯磺酸瑞马唑仑不依赖细胞P450酶代谢,对患者机体循环功能产生的抑制也较轻,从而能有效降低患者头晕、谵妄等不良反应的发生[13]。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应用苯磺酸瑞马唑仑镇痛的效果良好,不仅能达到确切的镇痛效果,还能保证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预防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晶,包茜文,贾桂花.苯磺酸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
(22):5501-5504.
[2]张珂,李洪图,张娜,等.阿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2,38(11):1163-1166.
[3]张恩军.阿芬太尼联合苯磺酸瑞马唑仑在无痛胃镜中的效果观察[J].江西医药,2021,56(12):2261-2263.
[4]梁雪,赵辉.阿芬太尼复合苯磺酸瑞马唑仑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人人健康,2022,16:96-98.
[5]孙丽洁.瑞马唑仑对行无痛胃肠镜检查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研究[J/OL].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15):135-138.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934197/.
[6]杨宝兵,陈良,曹旭升.无痛胃肠镜检查临床麻醉用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2022,57(4):378-381.
[7]THEUNISSEN F,LANTINGA M A,BORG P C J T,et al.The yield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in patients below 60 years and without alarm symptoms presenting with dyspepsia[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21(4):1-7.
[8]杨婉,孔令锁,陈兰仁.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20):2665-2669.
[9]胡千华,周文娟,侯鸣宇,等.静脉注射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肥胖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J].药品评价,2020,17(24):55-58.
[10]赵冬冬.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0):192.
[11]QI X R,SUN J Y,AN L X,et al.Effects of intravenous Lidocaine on hypoxemia induced by Propofol-based sedation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procedures:study protocol for a prospective,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22,23(1):1-10.
[12]ROMANCZYK M,OSTROWSKI B,MAREK T,et al.Composite detection rate as an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quality measure correlating with detection of neoplasia[J].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21,56(7):651-658.
[13]李富贵,王云,马颖才.苯磺酸瑞马唑仑在老年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22,51(2):222-225.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