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9月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时间指标,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消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甘露醇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能够发挥突出显著的作用效果,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消肿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骨伤,肢体肿胀,甘露醇,熏洗
人体骨伤后可能诱发多种并发症,其中肢体肿胀属于常见并发症之一,但是由于骨创伤的康复时间较长,患者长时间不能运动,同时患者受加压固定的影响,而导致患肢微循环受阻,极易导致患肢气滞淤血和经脉受阻,最终形成肢体肿胀。发生肢体肿胀后,往往会导致骨创伤愈合时间和感染风险增加[1]。在对骨伤后肢体肿胀实施治疗时,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虽然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难以根治[2]。有研究指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应对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可有效提升消肿效果,同时对患者炎症反应可发挥良好的改善作用[3]。鉴于此,本研究于2019年3月—2022年9月,从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选取76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甘露醇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76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纳入标准:具备完整的临床资料;满足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不配合本次研究;(2)认知障碍、精神障碍、功能障碍;(3)合并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缺陷。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9~68岁,平均年龄(57.51±4.76)岁;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5例,足部骨折13例;肿胀程度:轻度肿胀12例,中度肿胀12例,重度肿胀14例。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50~69岁,平均年龄(60.51±4.77)岁;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11例,胫腓骨骨折16例,足部骨折11例;肿胀程度:轻度肿胀13例,中度肿胀13例,重度肿胀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常规消毒后对断端坏死组织予以清理,结合骨折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此后应用夹板外固定加快愈合。
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应用浓度20%甘露醇注射液(朗致集团万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781),静脉滴注1次/d,30~50 mL/次。1次疗程为6 d,持续治疗1~3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甘露醇用法用量和对照组保持一致,中药熏洗药方包括水蛭15 g,过江龙15 g,青皮15 g,威灵仙15 g,荆芥15 g,金银花30 g,入地金牛30 g,海风藤30 g,路路通30 g,泽兰30 g,若患者出现关节僵硬、局部肿胀、肌肉韧带僵硬,添加药物昆布30 g,苏木30 g,大黄30 g,海藻30 g,将药材加入水内,持续煮沸30~40 min,去渣并将其放置在木盆内,将患肢置于液面之上,采用蒸汽熏蒸患处,持续20 min,需避免烫伤。在药液变温后将患肢浸入药液内,持续浸泡30 min,熏洗后,若患者出现显著皮肤反应则增加紫花地丁30 g和蒲公英30 g。若患者出现胀痛且存在淤瘢的情况下增加赤芍20 g,当归尾20 g及红花15 g。2次/d,6 d为1疗程,持续治疗1~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临床疗效:显效为经治疗3 d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为经治疗6 d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肢肿胀消失。无效为不满足上述标准,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4]。(2)时间指标:比较两组消肿时间和住院时间。(3)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评分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评分越高则提示疼痛程度越严重[5]。(4)炎症因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后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测定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6]。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时间指标比较
观察组消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水平均降低,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对于骨创伤患者而言,肢体长期加压固定诱发患肢肿胀、关节僵硬及肌腱粘连,会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7]。针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时,虽然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却难以有效地缓解肢体肿胀问题[8]。
中医学认为,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属于水肿和淤血,诱发原因主要是创伤后导致患者气血不畅、经脉受损及气血瘀积,继而出现气滞血瘀等问题[9]。因此,针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实施甘露醇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可发挥显著突出作用效果,利于肿胀情况缓解,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0]。此次研究所得结果提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消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水平均降低,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甘露醇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能够发挥突出显著的作用效果,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消肿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原因:中医主要通过熏洗实施治疗,药方内水蛭具备破血通经、逐瘀消癥的价值[11];过江龙具备疏风胜湿、舒筋活络、利尿、散瘀的价值;青皮具备疏肝破气、活血散结、消痞的价值;威灵仙具备祛除风湿、通络止痛、治骨鲠的价值[12];荆芥具备散热解表、散风透疹、祛风凉血、消疮、止血的价值;金银花具备清热散毒,抗菌消炎、凉血、疏热散邪的价值;入地金牛具备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散寒、活络的价值[13];海风藤具备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的价值;泽兰具备活血、散瘀消痈、利水消肿的价值。诸药合用,可发挥活血化瘀和消肿止痛的价值[14-16]。联合应用甘露醇,对肢体肿胀消除具备提升作用,同时可改善血液循环,强化治疗效果[17-20]。
综上所述,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甘露醇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能够发挥突出显著的作用效果,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消肿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本海,董辉,郑明声.口服活血化瘀汤并与中医按摩结合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J].哈尔滨医药,2022,42(5):117-119.
[2]胡明堂.中医骨科综合治疗骨伤患者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7(3):8-10.
[3]张远,陈祖平.中医按摩结合活血止痛汤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2):165-168.
[4]李晓,蔡开磊,石优宏.甘露醇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骨创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8):58-60.
[5]孙红文,周舟,赵宇.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推拿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可行性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8):50-52.
[6]刘吉桓.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4):28,30.
[7]张磊.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4):129-130.
[8]钟炜钰.推拿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5):92-93.
[9]吴凯,赵俊峰,陈刚.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9):64-65.
[10]陈晓锋,陈念,白有翼.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1,36(4):522-524.
[11]张英书.血府逐瘀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2):4-6,13.
[12]陈春松.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的疗效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9):4241-4243.
[13]叶东城,钟慧霞,孙小东.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3):220-221.
[14]梁汉朝.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7):114-116.
[15]李向东,陈雪林.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14):12-13.
[16]周青.血府逐瘀汤联合中医理疗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3,42(4):34-35.
[17]任金平,袁丞达,应航宇.邬氏清热解毒方对竹叶青蛇咬伤患者肢体肿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30(3):496-498.
[18]衡旭丹.中药熏蒸联合握力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肿胀43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2):41-45.
[19]刘健,张昊,刘凯恒,等.甘露醇、七叶皂苷钠单用或联合治疗胫腓骨骨折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39(4):440-443.
[20]张敏,孙姗姗,冷珊珊,等.本体感觉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术后患者肢体肿胀程度、运动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3,23(5):936-93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