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恩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4-08-01 11:00: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探究恩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与高血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格列净片。比较两组高血压控制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血糖指标、血压指标、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24 h收缩压(24 h SBP)及24 h舒张压(24 hDBP)、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 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BP C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1(ET-1)及P选择素(P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及稳定血压及血糖,并可有效控制血管内皮损伤,因此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恩格列净,2型糖尿病,高血压,应用效果,血管内皮损伤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的90%以上,因此临床中关于2型糖尿病的研究是重点,也相对多见,而本病患者中较多合并高血压的情况,而这进一步增加了对机体多系统器官的危害,其中血管内皮损伤即是在本类患者中表现极为突出的方面,对血管内皮损伤的控制也是控制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发症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因此是本类患者的重点改善方面与监测指标[1-2]。近年来临床中将恩格列净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研究不断增多,但是其效果的全面研究相对匮乏,对于血管内皮损伤的控制效果也有一定的研究空间[3-5]。因此,本研究现探究恩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7月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20~75岁;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排除标准:药物过敏史;卒中病史;心肌梗死病史;认知障碍;沟通障碍;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呼吸系统感染或疾病;治疗依从性较差。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61.30±7.97)岁;糖尿病病程1.6~10.2年,平均糖尿病病程(5.71±1.72)年;高血压病程1.9~11.9年,平均高血压病程(6.63±2.02)年;高血压分级:Ⅰ级5例,2级30例,3级15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61.23±7.79)岁;糖尿病病程1.5~10.6年,平均糖尿病病程(5.79±1.69)年;高血压病程1.8~12.0年,平均高血压病程(6.66±1.96)年;高血压分级:Ⅰ级4例,2级31例,3级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糖尿病与高血压治疗。给予饮食干预,并给予降脂、降压及抗血小板等治疗,并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福州辰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432,规格:0.25 g)控制血糖,250~500 mg/次,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格列净片(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J20201008,规格:10 mg),服用10 mg/次,1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高血压控制效果:比较两组高血压控制效果。血压达到正常水平或降低20 mmHg(1 mmHg=0.133 kPa)及以上为显效;血压未达到正常水平,但降低幅度10~19 mmHg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血压降低不明显为无效[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包括尿路感染、头晕、胃部不适。(3)血糖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糖指标。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肘静脉血4.0 mL,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的检测。(4)血压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压指标。分别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测24 h收缩压(24 h SBP)及24 h舒张压(24 h DBP),并计算及统计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 CV)及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BP CV)。(5)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肘静脉血4.0 mL,采用流式细胞仪及酶联免疫法进行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清内皮素-1(ET-1)及P选择素(PS)的定量检测。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高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观察组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HbA1c、FPG、2 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HbA1c、FPG、2 h P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血压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24 h SBP、24 hDBP、24 hSBP CV、24 h DBP 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24 h SBP、24 hDBP、24 hSBPCV、24 h DBP C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比较
 
  治疗前,两组CEC、ET-1、P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CEC、ET-1、P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
 
  3讨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在临床多见,而两病并发对血管及其他多方面的危害更大,且较多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诊治与防控需求较高,相关的各方面研究多见,其中血管内皮损伤的控制是重点[7-8]。临床中与血管内皮损伤相关的指标较多,其中CEC、血清ET-1及PS作为常见的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与血管内皮损伤过程中的内皮细胞损伤脱落及血小板活化、炎症损伤所致的内皮损伤等有关[9-10]。其在本类患者中呈现显著升高的状态,且升高的幅度与血管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血管损伤的控制效果也有一定反映意义,是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重点检测指标[11-12]。近年来临床中采用恩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不断增多,其对于血糖控制及血糖变异性降低等均有较好的效果,而较多研究认为其具有较好的心血管获益效果[13-15]。其在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研究可见,但是其细致的效果研究,包括对上述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表达的影响研究不足,因此恩格列净在本类两病并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意义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恩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未应用恩格列净的患者,表现为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相对更高,而与之相关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未见明显升高,说明其在本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同时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指标、血压指标及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控制相对更好,说明恩格列净的应用有效控制血糖血压的同时,对其变化波动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也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具有控制作用。分析原因,恩格列净在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方面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肾糖阈具有控制作用[16-17]。同时其对于血压也有轻度的控制作用,对于尿酸的降低效果也有助于血管内皮损伤的控制,因此综合应用优势更为突出[18-20]。
 
  综上所述,恩格列净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及稳定血压及血糖,并可有效控制血管内皮损伤。
 
  参考文献
 
  [1]王莉,卢东晖,高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3,15(6):704-706.
 
  [2]张涛,邵清淼.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2022,17(1):140-143.
 
  [3]韦琬,郭延云,杜益君,等.恩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影响[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4):329-336.
 
  [4]吴沛锵,罗卓章,刘红霞,等.恩格列净联合阿利沙坦酯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8):16-19.
 
  [5]朱婷婷,程勇,周琳.恩格列净辅助治疗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46(1):129-131.
 
  [6]王秀琴,张洁.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2):202.
 
  [7]王馨,王增武,李苏宁,等.职业人群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0,14(1):43-49.
 
  [8]李转霞,贺钰梅.恩格列净降低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价值的长期队列观察研究[J].药学服务与研究,2022,22(1):18-23.
 
  [9]CHENG L,FU Q,ZHOU L,et al.Effect of SGLT-2 inhibitor,Empagliflozin,on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in Chinese elderly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s[J].Sci Rep,2022,12(1):3525.
 
  [10]肖竹,伍悦蕾,郭强,等.恩格列净对新确诊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J].上海医学,2023,46(4):225-230.
 
  [11]FERDINAND K C,IZZO J L,LEE J,et al.Antihyperglycemic and blood pressure effects of Empagliflozin in black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J].Circulation,2019,139(18):2098-2109.
 
  [12]文丹丹,黄荷,谷佼.利拉鲁肽、恩格列净及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处方药,2023,21(1):131-133.
 
  [13]徐志浩,石秀园,蒋理添,等.深圳市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2,15(5):67-72.
 
  [14]王明尉.恩格列净使用剂量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0):1157-1159.
 
  [15]LIANG B,LI R,ZHANG P,et al.Empagliflozin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clinical evidence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s and potential mechanism[J].J Cardiovasc Transl Res,2023,16(2):327-340.
 
  [16]KARIO K,OKADA K,KATO M,et al.Twenty-four-hour blood pressure-lowering effect of a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nd uncontrolled nocturnal hypertension:results from the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SACRA study[J].Circulation,2019,139(18):2089-2097.
 
  [17]李莹,贾金,黄迎春.恩格列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及动脉弹性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17):123-126.
 
  [18]ØSTERGAARD M V,SSCHER T,CHRISTENSEN M,et al.Therapeutic effects of Lisinopril and Empagliflozin in a mouse model of hypertension-accelerated diabetic kidney disease[J].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2021,321(2):149-161.
 
  [19]夏思良.高血压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心力衰竭患者在降压药选择方面,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是首选还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的替代?[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30(4):303-306.
 
  [20]彭丹一慧,李特.恩格列净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2,12(35):27-2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4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