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外用氨甲环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1 月 该院收治的 90 例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调 Q 激光治疗,研究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1% 氨甲环酸溶液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肤色斑情况 [ 黑素指数(MI)、红斑指数(EI)]、皮 肤生理功能指标(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和 pH 值)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8.89%(40/45), 高 于对照组的 71.11%(32/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治疗后,研究组 MI、EI 评分及经表皮失水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处皮肤角质 层含水量、pH 值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3/45), 低于对照组的 22.22%(10/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结论: 外用氨甲环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效果显著,能够减轻色素沉着,改善皮肤生理 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用调 Q 激光治疗。
【关键词】 氨甲环酸;外用;调 Q 激光;痤疮;色素沉着;祛斑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topical Tranexamic acid combined with Q-switched laser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igmentation after acne.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90 patients with pigmentation after acne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1 to January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Q-switched laser,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1% Tranexamic acid solution patch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skin pigment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melanin index (MI), erythema index (EI)], the sk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dexes (skin stratum corneum water content, 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rate and pH value) levels,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88.89% (40/45), which was higher than 71.11% (32/45)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MI and EI scores and the 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water content and pH value of the stratum corneum of the affected ski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6.67% (3/45), which was lower than 22.22% (10/4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Topical Tranexamic acid combined with Q-switched laser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pigmentation after acne, which can reduce the pigmentation, improve the ski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Q-switched laser treatment.
【Keywords】 Tranexamic acid; Topical application; Q-switched laser; Acne; Pigmentation; Freckle removal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 病,常见于青少年,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包 等症状,炎症消退后可出现色素沉着,严重影响患 者面部外观 [1]。调 Q 激光是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常用手段,其利用短时间、高强度的脉冲激光,能够穿透患者表皮和真皮层,产生光爆破效应,破坏黑色素,从而缩小色斑面积,淡化色斑颜色 [2] ,然而激光的热效应可造成皮肤损伤,甚至导致瘢痕形成或色斑复发 [3]。氨甲环酸可降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形成,与激光联用可加快色斑消失,促进皮肤修复 [4]。本文观察外用氨甲环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8 月至 2023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90 例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的临床 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 修订版)》中痤疮后色素沉着的诊断标准 [5] ;面部 痤疮;急性炎症消退;首次行激光治疗。排除标 准:瘢痕体质;合并免疫功能障碍;合并其他皮 肤病;合并严重肝、肾疾病;伴有意识或智力障 碍。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5 例。研究组男 23 例, 女 22 例;年龄 17~25 岁, 平 均(21.20±1.97)岁;病程 1~8 个月, 平均(3.64± 0.62)个月;体质量指数(BMI)20.5~25.9 kg/m2. 平 均(22.40±1.30)kg/m2.对照组男 24 例,女 21 例; 年 龄 18~26 岁, 平 均(21.10±1.94)岁; 病 程 1~9 个 月, 平 均(3.73±0.71) 个 月;BMI 20.6~25.8 kg/m2 ,平均(22.30±1.28 )kg/m2.两组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 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调 Q 激光治疗。对患者 面 部 进 行清洁后,选用 Q 开关 Nd:YAG 激光治 疗机(吉林省科英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 20143092196) 进行激光照射治疗。仪器参数:波长 1064 nm, 光斑直径2~4 mm,能量密度2.5~5.0 J/cm2. 脉宽 5~10 ns,频率 2~5 Hz,激光探头与患处皮肤 距离 1 cm 左右。治疗结束后,使用无菌面膜浸湿 冰水贴敷面部 30 min。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贴敷治疗。 激光治疗后,先用纯净水加入喷雾器对患者面部 热喷 3 min,然后取 2 mL 氨甲环酸注射液(江苏朗 欧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32022142.2 mL ∶ 0.2 g) 以冷藏纯净水稀释至 20 mL,使用无菌面膜 浸透后对患处皮肤贴敷 30min。
两组均 1 次 / 月,治疗 3 次后评价疗效,治疗 期间需做好防晒工作。
1.3 观察指标 (1)治疗 3 个月后, 比较两组 临床疗效 [5]。显效:患者颜面部色素沉着面积缩 小≥ 90%,未发生皮肤灼伤或新生瘢痕;有效:患 者颜面部色素沉着面积缩小 20%~89%,发生皮肤轻微灼伤,愈合后无瘢痕;无效:患者颜面部色素沉着面积缩小 <20%,出现较严重的皮肤损伤或新生瘢痕。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色斑情况。使用皮肤色素检测仪 [ 皑高森德医疗器械(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京械注准 20212070001] 监测患者面部黑素指数(MI)和红斑指数(EI),分值范围 0~999 分,分值越高表示色素沉着越严重。(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生理功能指标水平。使用德国 CK 公司的多功能皮肤测试仪检测患者患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率和 pH 值,测试温度 20~22 ℃、湿度 40%~60%。( 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 71.11%(32/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色斑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 MI、E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 MI、EI 评分均低于治 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2.3 两组 治疗前后皮肤生理 功 能指标水平 比 较 治疗前,两组经表皮失水率、角质层含水量、 pH 值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后,两组患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pH 值均高于治 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处皮肤经表皮 失水率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 6.67%(3/45), 低于对照组 的 22.22% (10/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痤疮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等症状, 炎症消失后可遗留瘢痕、 色斑,难以通过涂抹药物治愈,临床常采用激光治 疗 [6]。调 Q 激光又称 Q 开关激光,通过将连续激 光能量压缩到宽度极窄的脉冲中发射,提高光源的 峰值功率,使其能够穿透表皮和真皮层,破坏皮下 黑色素,从而发挥祛斑作用 [7]。但该方案治疗周期 较长,多次照射易导致皮肤局部红肿、灼伤,且治 疗结束后色素沉着可能复发 [8]。
氨甲环酸是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具有抗凝 作用,其结构与酪氨酸相似,可破坏酪氨酸酶的催 化作用,减少黑色素形成 [9]。研究表明,氨甲环酸 溶液渗透性较强, 在激光照射后外敷可进入真皮层, 淡化色斑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 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MI、EI 评分及经表皮失水 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pH 值 均高于对照组, 提示氨甲环酸外用联合调 Q 激光治 疗可淡化色斑,改善皮肤生理功能。分析原因:调 Q激光可穿透表皮到达真皮层, 破坏现有色素沉着, 但无法抑制色素生成,治疗后色斑仍可能复发,而 氨甲环酸不仅能够抑制黑色素形成,减少皮肤深层 黑色素含量,缩小黑色、褐色斑块面积,还能发挥 活血功能, 抑制血管增生, 从而减轻皮肤红肿症状,缩小红斑面积 [11]。此外, 痤疮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和代谢功能受损,常表现为酸性、油性皮肤,且经表皮失水率升高,角质层含水量下降。氨甲环酸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预防皮肤过敏,促进皮肤屏障功能修复,还能减轻异常角化,提高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经表皮失水率,促进皮肤pH 值恢复正常 [12]。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调 Q 激光产生的热效应可损伤皮肤,引发局部红肿、烧灼感、瘢痕等不良反应 [13] ,而氨甲环酸冰敷可减轻皮肤应激反应, 促进皮肤屏障修复,抑制瘢痕形成,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综上所述,外用氨甲环酸联合调 Q 激光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患者效果显著, 能够减轻色素沉着,改善皮肤生理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用调 Q 激光治疗。
参考文献
[1] 何爱珍 . 果酸换肤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青春期后痤疮疗效及对炎症后色素沉着影响 [J]. 中外医疗, 2022.41(9): 38-41.
[2] 方慧, 陈滨 . 调 Q 脉冲激光和两种波段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疗效比较 [J]. 中国美容医学,2021.30(5): 90-94.
[3] 王永芹,许正文 . 调 Q 开关 1064 nm ND:YAG 激光联合无针 水光治疗对黄褐斑患者色素沉着和肤质的改善作用 [J]. 当代 医药论丛, 2022.20( 18): 44-47.
[4] 李雨泽,李若菲,蒋慧丽,等 . 强脉冲光联合 3% 氨甲环酸 治疗痤疮后红斑及色素沉着的疗效观察 [J]. 中国医疗美容, 2023.13(2): 28-31.
[5] 项蕾红 .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4 修订版)[J]. 临床皮肤科杂 志, 2015.44( 1): 52-57.
[6] 陈思璇,李泓莹,杨洋,等 . 点阵激光用于痤疮患者的临床 治疗对疗效、皮损改善、经表皮失水量、皮肤表面 pH 值、 血红素含量的影响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20( 1): 60-62.
[7] 朱雪桦,林财辉,陈益花 . 低能量 1064 nm 调 Q 激光联合强 脉冲光治疗面部继发性色素沉着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医疗美 容, 2023.13(2): 32-34.
[8] 陈梅 . 强脉冲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的疗 效观察 [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6.5(25): 47-47.
[9] 刘英琦,孙宇航,豆舒乾,等 . 氨甲环酸联合 A 型肉毒毒素导入皮肤改善色素沉着的临床研究 [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 志, 2022.33(2): 71-74.
[10] 白书雅,崔欢,潘焕焕 . 氨甲环酸导入联合调 Q 激光治疗黄褐斑的效果 [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23.29(4): 296-299.
[11] 陈桂升, 管志强, 李敬果, 等 . 1064 nm 调 Q 激光负载氨甲环酸联合红花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的疗效 [J]. 中 国激光医学杂志, 2023.32(3): 134-139.
[12] 祝洪姿, 李美玲, 张静杰, 等 . Q 开关 1064 nm Nd:YAG 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外用治疗黄褐斑疗效分析 [J]. 中国美容医学, 2023.32(5):1-5.
[13] 魏茗蕾,孔静,林士伟,等 . 长脉宽 1064 nm Nd:YAG 激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引发的炎症性红斑疗效评 估 [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22.31(4): 194-199.
[14] 宋婷,刘艳,杨枫,等 . 低能量调 Q 激光与氨甲环酸注射治疗痤疮后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 [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23. 32(2):81-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