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调 Q 激光辅助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患者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10 月该院收治的 70 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氨甲环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调 Q 激光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ASI)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和不良反应 / 并发症 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29%(33/35) , 高于对照组的 68.57%(24/3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观察 组 MASI 评分和 DLQI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调 Q 激光辅助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 MASI 评分和 DLQI ,效果优于单纯氨甲环酸治疗。
【关键词】 黄褐斑;氨甲环酸;调 Q 激光;生命质量;不良反应
Effects of Q-switched laser-assisted Tranexamic acid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lasma
ZHENG Liaonan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of Zhecheng People’s Hospital, Zhecheng 4762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Q-switched laser-assisted Tranexamic acid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lasma.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70 patients with melasma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October 2020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with 3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nexamic acid,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Q-switched laser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MASI) score, the dermatolog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DLQI)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complic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29% (33/35), which was higher than 68.57% (24/3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MASI score and the DLQI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Q-switched laser-assisted Tranexam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melasma can increase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MASI score and DLQI.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Tranexamic acid treatment.
【Key words】 Melasma; Tranexamic acid; Q-switched laser; Quality of life; Adverse reaction
黄褐斑为临床常见皮肤科疾病,多见于雌激素 水平紊乱的中年女性,病程冗长且易复发,临床多 给予口服药物治疗, 氨甲环酸能够抑制黑色素形成, 减少色素沉着,但单一用药效果不佳,可在此基础 上辅以光电疗法提高疗效 [1] 。调 Q 激光采用光致爆 破原理,快速透过皮肤表层到达深层组织,粉碎皮 肤内部色素颗粒,在痤疮后红斑的治疗中应用效果 显著 [2] 。本文观察调 Q 激光辅助氨甲环酸治疗黄褐 斑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7 年 1 月至 2020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 70 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皮肤性病学》中关于黄褐斑的诊 断标准 [3] ;治疗依从性较好;临床资料完整;女性 患者。排除标准:合并皮肤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 障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内分泌失调;瘢痕体 质、面部肌肤敏感;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慢性疾病 如肝病等引起的黄褐斑。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 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年龄 28~53 岁, 平均(38.04±2.69)岁;病程 6 个月至 8 年,平均 (3.17±0.25)年;疾病类型:表皮型 21 例,真皮 型 11 例,混合型 3 例。观察组年龄 29~51 岁, 平均(38.12±2.71)岁;病程 7 个月至 6 年,平均(3.13±0.29)年;疾病类型:表皮型 19 例,真皮 型 11 例, 混合型 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应注意防晒,出门涂抹防晒霜,使用遮阳伞、墨镜、防晒帽等。同时行常规治疗,口服维生素 C 片(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2020614, 0.1 g), 1~2 片 / 次, 3 次 /d。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氨甲环酸片(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43020564, 0.25 g)治疗,250~500 mg/ 次, 1~2 次 /d,连续治疗 16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调 Q 激光辅助治疗。选择脉冲 Nd: YAG 激光治疗机(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国械注准 20173244706, 型号:YMT-500-I), 波长设为 1064 nm,频率 5~10 Hz,光斑直径 6~8 mm, 能量密度 1.0~2.4 J/cm2。患者取仰卧位,佩戴眼部护具,常规皮肤消毒,治疗时激光头垂直于皮肤表面,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能量密度,即刻反应以皮肤轻微发红为宜,加强扫描后冰敷 20 min, 1 次 /2 周,连续治疗 16 周。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肉眼观察色斑面积减少≥ 90% ,颜色基本消失为治愈;60% ≤色斑面积减少 <90%, 颜色明显变淡为显效;30% ≤色斑面积减少 <60%,颜色变淡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4]。总有效率 = (治愈 + 显效+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 MASI)评分。于治疗前后采用 MASI 评估患者黄褐斑严重程度 [5] ,其中前额、右颧部、左颧部评分范围均为 0~14.4 分,颏部为 0~4.8 分,总分 0~48 分,得分越高表示越严重。(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life quality Index, DLQI)。于治疗前后采用 DLQI 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 [6], 包括症状感受、日常活动、休闲娱乐、工作学习、人际关系、治疗 6 个维度共 10 个条目, 分值越高则表示生命质量越差。(4) 比较两组治 疗期间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33/35), 高于对照组的 68.57%(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 MAS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MAS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 MASI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 DLQI 比较 治疗前,两组DLQ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 DLQI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2.4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3 讨论
黄褐斑为面部色素障碍性皮肤病,药物治疗为临床治疗黄褐斑患者的主要方式, 其中维生素 C 能还原颜色程度较深的氧化型色素,有效抑制黑色素形成,改善黄褐斑。但部分病情较重患者,停药后易反复,需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MASI 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氨甲环酸属于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可与酪氨酸竞争,破坏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降低酪氨酸酶活性,从而抑制黑素的生成,达到治疗黄褐 斑的目的 [7]。而调 Q 激光具有较强的穿透性, 可使 皮层中的黑素颗粒膨胀破裂而从体表代谢排出,达 到祛除色素、加快黄褐斑变淡的效果 [8] 。同时, Q 开关 1064 nm 激光照射还可抑制黑素生成并刺激皮 下胶原合成,进而减少色素沉着,进一步改善皮肤 色泽与质地。故在氨甲环酸治疗基础上采用调 Q 激 光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 疗后,观察组 DLQI 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联合治 疗能促进患者黄褐斑的消退,改善患者因病情而出 现的负性情绪,最大限度地降低黄褐斑对生活、工 作的影响, 进而提高生命质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采用调 Q 激光治疗未增加安全 风险。这可能与调 Q 激光选择性作用于黑素细胞, 加上照射时间短,热损伤多集中于靶组织,对周边 皮肤影响较小有关。
综上所述,调 Q 激光辅助氨甲环酸治疗黄褐 斑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 MASI 评分和DLQI ,效果优于单纯氨甲环酸治疗。
参考文献
[1] 赵晴,赵广琼 . 1540 nm 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 17(6): 500-502.
[2] 雷德军,丁欣强,朱自荣 . 窄谱强脉冲光联合调 Q 激光治疗痤疮后红斑、色素沉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 响 [J]. 陕西医学杂志, 2018, 47(7): 839-842.
[3] 张建中, 高兴华. 皮肤性病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18-320.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 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 年修定稿)[J]. 中华皮肤科 杂志, 2004, 37(7): 440.
[5] Pandya AG, Hynan LS, Bhore R, et al. Reliability assess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MASI) and a new modified MASI scoring method[J]. J Am Acad Dermayol, 2011, 64(1): 78-83.
[6] Finlay AY,Khan GK .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a simple practical measure for routine clinical use[J]. Clin Exp Dermatol, 1994, 19(3): 210-216.
[7] 蔡宏为,纪青,向耘,等 . 氨甲环酸片联合 Q 开关 YAG 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2, 19(2): 94-95.
[8] 蒋华,齐显龙 . 调 Q 激光大光斑低能量联合氨甲环酸综合治疗黄褐斑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医疗美容, 2017, 7(3): 53-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