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尿酸、血脂水平与 2 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 ) 的关系,分析其相关性,以便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收 治的 80 例 T2DM 患者,并根据 IMT 值将其分为 IMT 正常组( 36 例, IMT<1 mm )和 IMT 增厚组( 44 例, IMT ≥ 1 mm )。比较两组患 者 IMT 值、甲状腺激素指标及尿酸(SUA )、血脂指标水平;并采用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 IMT 值与促甲状腺激素、尿酸、血脂水平 的相关性。结果 与 IMT 正常组比,IMT 增厚组患者 IMT 值增加,促甲状腺激素(TSH )、 SUA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三酰甘油(TG )水平升高(均 P<0.05 );两组总甲状腺素(TT4 )、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游离 甲状腺素(FT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总胆固醇(TC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无意义(均 P>0.05 ); Pearson 相关系 数法分析结果显示,IMT 值与 TSH 呈正相关(r=0.331.P<0.05 ), 与 SUA 、LDL-C 、TG 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T2DM 伴随 IMT 增厚患者其 TSH 、SUA 、LDL-C 、TG 水平较 IMT 正常患者更高, 且 IMT 值与 TSH 水平呈正相关, 临 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清 TSH 水平对患者病情进行预估并干预,降低 T2DM 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T2DM)是临床中 发病率极高的一类代谢性疾病,若 T2DM 患者的血糖水 平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持续发展可对其各个微小血管造 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对患者各脏器造成损伤。T2DM 主要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可逐 渐发展为高血糖症,甚至累及心脑血管系统,引发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有研究认为, T2DM 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尿酸(SUA)、血脂水 平等生化指标的水平变化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 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T2DM 患者一般合并亚临床甲状 腺功能减退,使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甲状腺 激素水平是预测脂代谢异常的重要指标 [1] 。血清 SUA 是 临床中常用的一类反映 T2DM 患者肾脏变化情况的主要 指标,T2DM 患者糖分化代谢异常后可致葡萄糖的充分消 化和肝糖原的异常输出,从而影响到心血管系统的结构 与功能,可能增加 T2DM 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风险 [2]。 血脂水平高是 T2DM 患者发病的主要诱因,脂类代谢的 异常在 T2DM 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也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有研究显示,血糖波动异常的患者 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加的风险较高,即血糖波动能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47] ,但有关血糖波动、甲 状腺激素、尿酸、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的关 系鲜有报道。基于此,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促甲状腺激 素、SUA、血脂水平与 T2DM 患者 IMT 的关系,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盐城市 亭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 T2DM 患者,并根据 IMT 值将其分为 IMT 正常组(36 例,IMT<1 mm )和 IMT 增 厚组(44 例,IMT ≥ 1 mm ),IMT 增厚判断标准 [5] :纳 入 T2DM 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飞利 浦超声股份有限公司, 国械注进 20193062262.型号: EPIQ 7C)扫描双侧颈动脉,探头分别测量左、右两侧颈 总动脉起始端、球部及离远端各 l cm处 IMT 值,然后再 取其平均值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的 IMT 值,IMT<1 mm 为 正常,IMT≥ 1 mm 为增厚。IMT 正常组患者中男性 19 例, 女性 17 例;年龄 20~85 岁,平均(56.48±7.14 )岁;病 程 0~2 年,平均(1.35±0.44)年。IMT 增厚组患者中男性 24 例,女性 20 例;年龄 19~84 岁,平均(55.91±6.87 )岁;病程 1~2 年,平均(1.41±0.39)年。两组患者一般 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 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6] 中 T2DM 的诊断标准;②任一时间段测得随机 血糖水平≥ 11.1 mmol/L ;③均完成生化指标、颈动脉超 声检查。排除标准:① 1 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 病;②合并肺、肾、肝等脏器功能严重异常;③伴有严重 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本研究方案已经通过盐城市亭湖区 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部门详细审核,并在批准通过后 实施。
1.2检测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约 5 mL,以 3 000 r/min 的离心转速进行离心处理 15 min,取血清,使 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 [ 安图实验仪器(郑州)有限公司, 豫械注准 2019220577.型号:AutoLumoA2000Plus] 检测血 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 )、总三碘甲 腺原氨酸(TT3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 状腺素(FT4 )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佳能医疗 系统株式会社,国械注进 20162222587.型号:TBA-FX8) 检测两组血清 SUA 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 醇(TC)水平。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 IMT 值、甲状腺激素指 标。②比较两组患者血清 SUA、血脂指标水平。③采用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 IMT 值与促甲状腺激素、SUA、 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s) 表示,采用t 检验;采用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 IMT 值与促甲状腺激素、SUA、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 IMT值、甲状腺激素指标比较 与 IMT 正常组比,IMT 增厚组患者 IMT 增大,TSH 水平升高,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两组 TT4、TT3、FT3、 FT4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无意义(均P>0.05),见 表 1.
2.2两组患者血清 SUA、脂代谢指标比较 与 IMT 正 常组比,IMT 增厚组患者血清 SUA、LDL-C、TG 水平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 HDL-C、TC 水 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无意义(均P>0.05),见表 2.
2.3 T2DM患者 IMT值与促甲状腺激素、SUA、血脂水 平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IMT 值与 TSH 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 r=0.331.P<0.05 ), 与 SUA、LDL-C、TG 水平不相关,均无统计学无意义(均P>0.05),见表 3.
3 讨论
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是T2DM 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 症,其病理基础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现如今,临床中诊 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常用方式为超声检测颈动脉 IMT,通过 检测可明确动脉粥样硬化微小病变,是一种可以早期评价 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对制定诊疗计划、控制患者病情进 展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7]。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 IMT 正常组比, IMT 增厚组患者 IMT 增加, TSH 升高,且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 示, IMT 值与 TSH 呈正相关,说明 T2DM 患者 IMT 值随 TSH 水平的升高呈递增趋势。分析其原因可能为, TSH 高 水平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血管内皮细胞上的 TSH 受 体可以将外部激素结合到其表面,并调控内皮型一氧化氮 合酶(eNOS)表达及一氧化氮(NO)合成,可抑制人脐 静脉内皮细胞 eNOS 基因的表达,其表达下调可导致 NO 合成减少,进而直接影响内皮细胞增殖、动员、分化,从 而导致血管功能异常,引起内皮损伤,而这是动脉粥样硬 化始动因子, 故 TSH 高水平可通过调控NO 水平加重内皮 损伤,最终促进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8-9]。
SUA 是机体中以尿酸盐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嘌呤代谢 最终产物,其水平异常升高可加重血管内皮炎症损伤,加 速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机体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进一 步促进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参与T2DM 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的疾病进程 [10]。LDL-C 是动脉粥样硬化 的危险因素,可引起内皮细胞功能性异常,其水平增高可 以加速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的进展,影响患者动脉 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TG 可触发小而密低密度 脂蛋白产生,通过其氧化过程产生的自由基损害肾脏微血 管内皮,刺激肾小球上皮细胞转化生长因子表达,引起脂 质沉积,从而启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血管并发 症 [11-12]。本研究中, 与 IMT 正常组比, IMT 增厚组患者血 清 SUA、LDL-C、TG 水平均升高,说明 T2DM 患者 IMT 值随 SUA、LDL-C、TG 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但经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IMT 值与 SUA、LDL-C、TG 水平无相关性,分析主要原因或与研究对象个体差异及混 杂因素影响有关,且样本量有限,结果可能存在偏倚,临 床仍有待扩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予以验证。
据此,临床中针对具有上述特征的 T2DM 患者应提 高警惕,应加强对 TSH、SUA、LDL-C、TG 水平异常的 T2DM 患者的重视程度,持续监测其生化指标水平,及时对 其进行早期筛查,一旦指标检测结果异常,应该及时规范 诊治,控制其甲状腺激素、SUA、血脂水平,调节其血糖 水平,控制病情进展,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干预,开 展健康宣教,以预防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同时也建议将血脂指标纳入 T2DM 患者管理监测指标中, 一旦 TSH、 SUA、LDL-C、TG 等指标检测结果异常,应该及时到医 院规范诊治,谨防转变为冠状动脉硬化的可能,从而降低 T2DM 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 上, T2DM 伴随 IMT 增厚患者其 TSH、SUA、 LDL-C、TG 水平较 IMT 正常患者更高, 且 IMT 值与 TSH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清 TSH 水平对 患者病情进行预估并干预, 降低 T2DM 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娟 , 高学祥 , 殷应传 , 等 . 2 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血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的关系 [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
2023, 26(3): 347-351.
[2] 陈艾芸 , 黄松 , 李励 , 等 .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 2 型糖尿病患者促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J]. 临床内科 杂志 , 2020, 37(9): 646-649.
[3] 宋冰冰, 王佩, 祖赛, 等 . 血尿酸水平与2 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 样硬化的相关性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 2018, 15(17): 2564-2566.
[4] 王继政 , 刘尚全 , 黄婷 , 等 . 血糖波动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 加的糖尿病患者形成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J].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 志 , 2020, 40(3): 150-153.
[5] 刘震 , 徐小红 . 老年 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 miR-126、 GF-1 表达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J]. 热带医学杂 志 , 2020, 20(11): 1505-1509.
[6]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7 年 版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 2018, 38(4): 292-344.
[7] 尤巧英 , 潘小洁 . 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 2 与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 13(5): 387-390.
[8] 赵梁燕 , 高倩 , 陈将南 , 等 . 2 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液指标的变化 及其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 [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 2018, 21(3):360-363.
[9] 李雷 , 杨荣礼 , 卢海龙 , 等 . 老年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 尿肌酐比值和肱动脉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 性 [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 2016, 24(7): 505-508.
[10] 邵晨 . 2 型糖尿病病人血清尿酸与肌酐比值和颈动脉内膜- 中 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J]. 蚌埠医学院报 , 2020, 45(12): 1639-1641.
[11] 刘波 , 齐曦明 , 赵艳茹 , 等 . 趋化因子配体 5 基因多态性与 2 型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临床医 生杂志 , 2018, 46(6): 672-676.
[12] 苏白玉 , 田春凤 , 张力双 , 等 . 2 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 度和血脂的关联性评价 [J]. 河北医药 , 2016, 38(14): 2182-21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