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19 14:27: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轻中度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 顾性分析广东省清远监狱医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12 月纳入的 100 例高血压患者, 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硝苯地平组(硝苯地平治 疗, 50 例)和氨氯地平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50 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 8 周后心率、血压,治疗前和治疗 4 、8 周后肌酐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氨氯地平组较硝苯地平组更高(P<0.05 ); 与治疗前比,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降低,且氨氯地平组低于硝苯地平组(均 P<0.05 ),而两组患者心率组内和组间比 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与治疗前比, 治疗 4 、8 周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含量均降低, 且氨氯地平组低于硝苯地平组(均 P<0.05 );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于硝苯地平, 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 氯地平治疗能够更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保护患者肾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心率,血压,肌酐

  高血压疾病为一种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初期并不 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延长及病情的进展, 患者会出现心悸、头痛等症状,若不进行及时的治疗,病 情严重时会损伤患者的肾脏,即硬化肾小球动脉,使肾小 球动脉纤维化,致使肾单位消失或萎缩,进而出现肾动 脉狭窄、粥样硬化等情况。高血压也是心力衰竭、冠心 病、脑卒中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同时其具有病情反复 发作、病程长等特点,不利于患者健康生活 [1] 。目前高血 压尚无治愈方法,临床治疗主要以控制血压升高为主,因 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血压保持稳定,且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是治疗的关键。用于降低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钙离 子拮抗剂为一线降压药物,其中硝苯地平可增加细胞内钙 离子的释放,减少钙离子向细胞内的流入,从而使平滑肌 细胞与心肌细胞完成跨膜转运,引起心肌的收缩性降低和 血管扩张,最终发挥降压效果,但是作用时间较短,不良 反应较多 [2] ;而苯磺酸氨氯地平钙离子拮抗剂,能够舒张 患者的血管平滑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且作用时间 长、不良反应少、起效较快 [3]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苯 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清远监狱医院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12 月纳入的 100 例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硝苯地平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50 例) 和氨氯地平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50 例)。其 中硝苯地平组患者年龄 43~67 岁,平均(50.25±4.78 ) 岁;病程 7 个月 ~8 年,平均(3.33 ±1.16 )年;BMI 20~24 kg/m2 ,平均 BMI(22.39±1.01 )kg/m2 。氨氯地 平组患者年龄 44~69 岁,平均(50.39±4.67 )岁;病程 8 个月 ~8 年,平均(3.51±1.09 )年;BMI 20~24 kg/m2 , 平均 BMI( 22.51±1.09 )kg/m2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 05 ),组间可比。纳入 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 版)》[4] 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②均为男性;③收缩压 ≥ 140 mmHg( 1 mmHg=0.133 kPa),但 <180 mmHg , 舒张压≥90 mmHg,但 <110 mmHg;其中轻度为收缩 压 140~159mmHg,舒张压 90~99 mmHg;中度为收缩压 160~179 mmHg,舒张压 100~109 mmHg;④均出现肾功 能损伤。排除标准:①合并肝功能损伤;②不能坚持完成 治疗;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符合 2013 年修 订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相关要求,且患者均签署知情 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硝苯地平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片(石药 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3021315.规格: 10 mg/ 片)进行治疗,10 mg/ 次,3 次 /d,若治疗 7 d 后血 压没有改变,则增加硝苯地平片剂量为 20 mg/ 次,3 次 /d,待血压平稳后可将剂量恢复至初始剂量维持治疗。4 周为 1 个疗程,坚持口服治疗 2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氨氯 地平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 公司,国药准字 H20113236.规格: 5 mg/ 片)进行治疗, 5 mg/ 次,1 次 /d。若治疗 7 d 后血压没有改变,则增大苯 磺酸氨氯地平剂量为 10 mg/ 次,1 次 /d,待血压平稳后将 其剂量调整为初始剂量维持治疗。4 周为 1 个疗程,持续 口服治疗 2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治疗 8 周后舒张压 降值大于 20 mmHg;有效:治疗 8 周后舒张压降值小于 等于 20 mmHg,大于等于 10 mmHg;无效:治疗 8 周后 舒张压降值未达到上述标准 [4] 。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 效率。②血压、心率变化情况: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 压,采用数字式电子血压计(东阿阿华医疗科技有限公 司,型号:DXB-3)对治疗前和治疗 8 周后患者的血压及 心率进行测量并记录。③肌酐:抽取患者晨时空腹静脉血 3 mL,3 000 r/min 离心 10 min,进行血清分离,并将血清 进行保存备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 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BS600)检测肌酐水平。④不 良反应:统计两组患者恶心、腹痛、心悸、面部潮红等发 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用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均使 用 S-W 法检验证实服从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氨氯地平组患者临床总有 效率高于硝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与治疗前比, 治疗 8 周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降低,且氨氯地 平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而两组 患者心率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两组患者肌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4、8 周 后两组患者肌酐含量均降低,且氨氯地平组低于硝苯地平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


\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氨氯地平组不良 反应总发生率为 4.00%,低于硝苯地平组的 6.00%,但组 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高血压病为常见病,且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目前认 为高血压的发生与血管重塑、遗传等因素有关,同时持续升 高血压水平会致使患者多个靶器官受到损害 [5] 。肾脏疾病为继发性高血压较为常发生的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肿瘤、急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血管狭窄、肾积水、 肾脏纤维化等,除此之外,还会有一部分患者出现原发性 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动脉炎等。如今,临 床治疗高血压较为常见的药物有 β 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及利尿剂等。硝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能够 抑制钙离子内流,引起血管扩张和心肌收缩性降低,降低 心肌耗氧量,解除冠状静脉痉挛,增加供给心肌缺血部位 的氧气,使得抗缺氧能力增强,进而达到降压的作用,但 是硝苯地平半衰期较短,作用时间短,且血药浓度波动明 显,进而易增加脑血管发病风险 [6]。

  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具有高 度的血管选择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 L 型钙通道, 对钙离子内流起抑制作用,降低血管的收缩反应性,进而 降低血压 [7] 。本研究中,相较于硝苯地平组,氨氯地平组 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于,治疗后氨氯地平组舒张压、收 缩压均更低,提示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降 压效果明显,分析其原因为,相较于硝苯地平,苯磺酸氨 氯地平对血管的选择性更高,作用时间长,生物利用率更 高 [8]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心率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为,硝苯地平和苯磺酸酸氨氯地 平在降压的同时,对交感神经活性影响不明显,对心脏的 直接作用较弱,因此不影响心率 [9]。

  血清肌酐是反应肾脏功能改变的敏感指标,而轻中度 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伤常规表现为以血清肌酐为特征的 近曲小管功能异常,血清肌酐为检测肾功能的常见指标, 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能够决定血清肌酐的浓度变化,若肾小 球滤过能力降低,则会使得患者体内肌酐浓度上升,同时 和正常值相比,血肌酐较高时则多数意味肾脏受损,即血 肌酐能较准确的将肾脏受损的情况反应出来 [10] 。本研究 中,治疗 4、8 周后氨氯地平组患者血清肌酐水平低于硝苯 地平组,表明相比于硝苯地平,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 高血压患者能够保护患者的肾功能,且安全性高。分析其 原因为,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抑制内皮素对平滑肌细胞的 反应,使得血管的顺应性增加,不仅能够起到控制血压的 作用,还可以直接扩张肾动脉,促使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压 下降,提高肾小球有效滤过率,从而降低由于高血压引起 的肾脏高滤过、高灌注损伤,进而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 肾功能 [11]。除此之外, 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对患者肾脏细 胞凋亡起到抑制作用,进而减轻损害肾脏病理,以达保护 肾脏的目的,与此同时能够扩张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对肾 脏缺血起到改善作用,进而降低患者肾小球滤过压,进而 对肾脏发挥保护作用 [12]。本研究中, 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 总发生率低于硝苯地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相 比于硝苯地平,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安全性高,分析其原因为,苯磺酸氨氯地平进入患者机体后 可缓慢恒定的进行药物释放,且不会出现首过效应,不仅 能够降低患者血压,还能够维持患者血压稳定,减小波动 性,与宋晴等 [13] 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相比于硝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氨 氯地平治疗效果明显,能够降低患者血压,减少对肾脏的 损伤, 进而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且安全性较高, 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可能存在偏倚,未来有条件可扩 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 邹俊 .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发病的风险综述 [J/CD]. 中西医结合心 血管病电子杂志 , 2016. 4(12): 127-128.

  [2] 李慧芳 , 王秀英 .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的效果比较 [J]. 中国实用医刊 , 2020. 47(8): 111-114.

  [3] 何停 , 张海香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 性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23. 16(2): 34-36.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 高血压联盟 ( 中国 ), 中华医 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等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 版 )[J]. 中国心血管杂志 , 2019. 24(1): 24-56.

  [5] 陈茂鹤 , 林琳 , 陈睿 , 等 . 清晨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及 10 年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2. 30(5): 483-487.

  [6] 刘文瑞 , 石海燕 , 阮红 , 等 . 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对老 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 18(21): 81-83.

  [7] 李爱娜 , 许锦鸿 , 陈芳 , 等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硝苯地平控释 片对清晨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J]. 中华高血压 杂志 , 2018. 26(11): 1073-1077.

  [8] 黄铮 , 刘小团 .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 血压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34): 28-29.

  [9] 肖冬 . 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 析 [J/CD].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 2021. 9(19): 55-57. 66.

  [10] 姚志刚 .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 影响分析 [J]. 医药前沿 , 2018. 8(4): 171-172.

  [11] 刘雪霞 , 徐戈 , 李刚 , 等 . 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强化治疗对高血 压患者血压波动和心肾功能的影响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7(4): 63-64.

  [12] 薛玉刚 , 邢巧莉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用美托洛尔对高血压合并心 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 , 2022.51(5): 529-531.

  [13] 宋晴 , 李钦 , 王芳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 发性高血压清晨血压的影响比较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22.15(8): 49-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56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