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清白细胞介素 -6、同型半胱氨酸、血浆 D- 二聚体水平 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16:12: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 )、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 D- 二聚体(D-D )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 关性, 为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收治的 83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 临床资料, 将其作为疾病组, 另回顾性分析同期 83 例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 设为对照组。收集对照组与疾病组研究对象临床治疗前血 清 IL-6 、Hcy、血浆 D-D 水平,比较对照组和疾病组研究对象血清 IL-6 、Hcy、血浆 D-D 水平;分析疾病组患者中不同脑梗死体积、不 同预后患者血清 IL-6 、Hcy、血浆 D-D 水平;分析脑梗死体积、预后情况与血清 IL-6 、Hcy、血浆 D-D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疾病组研 究对象血清 IL-6 、Hcy、血浆 D-D 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大梗死患者血清 IL-6 、Hcy、血浆 D-D 水平均高于中梗死和小梗死,且中梗死高 于小梗死;预后良好患者血清 IL-6 、Hcy、血浆 D-D 水平较预后不良患者低;血清 IL-6 、Hcy、血浆 D-D 水平与患者脑梗死体积均呈正 相关,其中血清 IL-6 、血浆 D-D 水平与患者脑梗死体积呈强正相关,血清 Hcy 水平与患者脑梗死体积呈中等相关性;血清 IL-6 、Hcy 、 血浆 D-D 与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 其中血清 Hcy、血浆 D-D 与患者预后不良呈强正相关, 血清 IL-6 水平与患者脑梗死体积呈中等相关 性(均P<0.05 )。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清 IL-6 、Hcy、血浆 D-D 水平显著升高,血清 IL-6 、Hcy、血浆 D-D 与急性脑梗死严重 程度、预后均存在相关性,可将其作为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参考依据。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在该病的 治疗中,不同严重程度患者其治疗方案存在显著差异,因 此在患者的治疗中,需积极评估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以 满足患者个性化治疗需求并改善预后。血清学指标检测 为目前临床研究重点,具有检测时间短、诊断结果准确 性高等优势。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同型半胱氨酸 (Hcy)均为临床常用血清学指标,其中 IL-6 为血清炎症 因子,在机体发生创伤、氧化应激性损伤等病理改变时, 其水平升高,参与到免疫调节中; Hcy 多用于血管内皮损 伤检测,其水平升高对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具有促进作 用 [1-2]。D- 二聚体(D-D)为凝血功能指标,其水平升高会 加速血栓形成,对急性脑梗死也具有一定的诊断作用 [3]。 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83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 床资料,探究血清 IL-6、Hcy、血浆 D-D 水平与病情严重 程度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为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参 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12 月常熟 市支塘人民医院收治的 83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疾病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 83 例健康体检 者的体检资料,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 48 例,女 性 35 例;年龄 48~83 岁,平均(68.40±5.79)岁。疾 病组患者中男性 45 例,女性 38 例;年龄 53~81 岁,平 均(67.85±6.11)岁。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一般资 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疾病 组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 》[4] 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②经头颅 CT、MRI 等影像学诊断确诊;③发病至就诊时间 <6 d ;④临床资料 完整。对照组纳入标准:①近期无脑卒中、颅脑外伤等脑 神经损伤病史;②体检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 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心、肝等 器官严重功能障碍;④严重基础疾病;⑤患者治疗期间死 亡。本次研究经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通过。

  1.2分组和治疗方法 疾病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影像学 检查,以 Pullicino 公式 [5] 计算其脑梗死体积;脑梗死体 积( cm3 )= 长 × 宽 ×CT 或 MRI 扫描阳性层数 /2.进行梗 死严重程度分级,分为大梗死(梗死体积 >15 cm3 )、中梗 死(梗死体积 5~15 cm3 )、小梗死(梗死体积 <5 cm3 )[6]。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降低颅内压、营养 神经等),在此基础上,对于无溶栓禁忌证患者予以静脉 溶栓治疗,溶栓禁忌证、溶栓治疗无效患者,结合其实际 情况实施机械取栓治疗。患者出院后 3 个月门诊随访,以 改良 Rankin 量表(mRS)[7] 进行预后评估,量表总分 0~6 分,mRS≤ 2 分提示预后良好,>2 分提示预后不良。
\

  1.3检测方法 分别采集对照组研究对象体检时、疾 病组研究对象入院时静脉血 3 mL 于促凝管中, 离心 (3 000 r/min 离心 10 min,离心半径 10 cm)取血清,以全自 动生化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 号:BS-2000)检测其血清 Hcy 水平;以全自动化学发光测 定仪(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MAGICL6000) 检测其血清 IL-6水平;同时分别采集对照组、疾病组研究 对象静脉血 2 mL 于枸橼酸钠抗凝管,离心(3 000 r/min , 离心 10 min,离心半径 10 cm )分离血浆,以全自动凝 血分析仪 [ 希森美康医用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型号: CS-1300] 检测血浆 D-D 水平。

  1.4观察指标 ①比较对照组、疾病组研究对象血清 IL-6、Hcy 及血浆 D-D 水平。②比较不同脑梗死体积疾病 组患者血清 IL-6、Hcy 及血浆 D-D 水平。③比较不同预后 疾病组患者血清 IL-6、Hcy 及血浆 D-D 水平。④分析疾病 组脑梗死体积、预后情况与血清 IL-6、Hcy、血浆 D-D 水 平之间的相关性。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 据,计量资料均使用 S-W 法检验证实服从正态分布,以 ( x±s) 表示,两组间采用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 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通过 Pearson 进行 相关性分析, r 值 <0.3 表示无相关性,0.3 ≤r 值 <0.5 表示 弱相关性, 0.5≤r 值 <0.8 表示中等相关性, r 值≥0.8 表示 强相关性。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和疾病组研究对象 IL-6、Hcy、D-D水平比 较 疾病组研究对象血清 IL-6、Hcy、血浆 D-D 水平均较 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

  2.2不同脑梗死体积疾病组患者 IL-6、Hcy、D-D水平比 较 经影像学诊断,疾病组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患者分别为 41、24、18 例,且大梗死患者血清 IL-6、Hcy、血 浆 D-D 水平均高于中梗死和小梗死,且中梗死血清 IL-6、 Hcy、血浆 D-D 水平高于小梗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见表 2.
\

  2.3不同预后疾病组患者 IL-6、Hcy、D-D水平比较 疾 病组经临床治疗,预后良好、预后不良分别为 68、15 例; 预后良好患者血清 IL-6、Hcy、血浆 D-D 水平较预后不良 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

  2.4脑梗死体积、预后情况与 IL-6、Hcy、D-D水平相关 性分析 血清 IL-6、Hcy、血浆 D-D 水平与患者脑梗死体 积均呈正相关,其中血清 IL-6、血浆 D-D 水平与患者脑 梗死体积呈强正相关, 血清 Hcy 水平与患者脑梗死体积 呈中等相关性;血清 IL-6、Hcy、血浆 D-D 与患者预后不 良呈正相关,其中血清 Hcy、血浆 D-D 与患者预后不良 呈强正相关,血清 IL-6 水平与患者脑梗死体积呈中等相 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受脑血管收缩、 血栓栓塞等因素影响,出现局部脑组织急性缺血,并伴相 应脑神经功能损伤,易造成患者死亡,且易发生神经损伤 后遗症。在对其临床治疗中,需保证基础治疗方案、治疗 期间方案调整可满足其个性化治疗需求,以改善预后,因 此对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准确性要求较高,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血液学指标检测具有诊断成本低、操作简单、检出速 度快、诊断结果客观性强等优势,为目前临床辅助疾病诊 断的重要参考依据。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出现的功能 障碍主要是局部炎症损伤所导致的。IL-6 是为临床疾病诊 断常用的炎症因子,其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信号转导、促进 多种细胞增殖分化、刺激抗体产生炎症因子等,参与人体 免疫及炎症反应过程;在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受局部缺氧 症状影响,会刺激 IL-6 水平快速上升,促使炎症反应发 生, 加重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 促进疾病进展 [8-9] ; Hcy 是一种人体内的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的 中间代谢产物,水平升高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激活 血管内炎症反应, 促进 IL-6 水平升高, 同时还会促进血管 平滑肌细胞增殖,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凝血因子活 性增强, 造成 D-D 水平升高, Hcy 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 生、发展相关 [10]。急性脑梗死的重要临床表现为血液高凝 状态,其中凝血、纤溶的异常变化为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生 理过程,D-D 为机体纤溶及凝血系统产生的特异性产物, 能激活补体系统,促进白细胞释放相关蛋白,造成平滑肌 细胞发生增殖及硬化,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栓形成风 险,促进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1-12]。本次研究中, 疾病组研究对象血清 IL-6、Hcy、血浆 D-D 水平均较对照 组高, 提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 会出现 IL-6、Hcy、 D-D 水平升高情况。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大梗死患者血清 IL-6、Hcy、血浆 D-D 水平均高于中梗死和小梗死,且中梗死高于小梗死,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IL-6、Hcy、血浆 D-D 水 平与患者脑梗死体积均呈正相关,表明血清 IL-6、Hcy、 血浆 D-D 水平可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析其原因可 能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突发缺血缺氧,使脑组织微循环异 常,导致凝血系统启动,持续产生凝血酶、纤维蛋白,最 终导致纤溶系统物质耗尽,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从而 产生出血倾向。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患病后,机体会释放大 量的 Hcy,导致血小板功能增加,进而导致血小板聚集, 进而形成血栓, 导致 D-D 水平升高, 同时血管平滑肌细胞 出现明显增殖,增加脑动脉的粥样硬化程度,导致脑内血 液循环出现障碍,使得机体出现局部的炎症反应,进而促 进 IL-6 释放, 炎症因子会损伤脑组织和神经细胞, 且患者 情况越严重,梗死体积越大,局部氧化应激性损伤程度相 应增加,上述指标水平升高更显著 [13]。
\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后,通过静脉溶栓、血 管内治疗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可控制局部炎症反应进 展,抑制脑血液循环。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良好患者血 清 IL-6、Hcy、血浆 D-D 水平较预后不良患者低,且血清IL-6、Hcy、血浆 D-D 与患者预后不良正相关,其中血清 Hcy、血浆 D-D 与患者预后不良强正相关, 表明血清 IL-6、 Hcy、血浆 D-D 可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综上, 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清 IL-6、Hcy、血浆 D-D 水平显著升高,且血清 IL-6、Hcy、血浆 D-D 与急性脑梗 死严重程度、预后均存在相关性,可将其作为患者病情及 预后评估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元凯 , 贺兴华 .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白细胞介素 -6 水 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预后评估 [J]. 中国医 学创新 , 2023. 20(7): 122-126.
  [2] 吕凤华 , 杨莹莹 , 刘鑫 , 等 . Lp-PLA2、Hcy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 脉易损斑块中的诊断价值 [J]. 临床误诊误治 , 2022. 35(5): 105-107.
  [3] 吴章松 , 陈然 , 徐菲 , 等 . NLR、PLR、hs-CRP、Hb、D-D 与急 性脑梗死非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分析 [J]. 临床和实 验医学杂志 , 2021. 20(1): 22-25.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 学组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J]. 中华神经科杂 志 , 2018. 51(9): 666-682.
  [5] 方美凤 , 谭峰 , 王学文 .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 3 和白三 烯 B4 及白细胞介素 6 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 [J]. 中华老年心脑 血管病杂志 , 2018. 20(10): 1095-1096.
  [6] 肖东芳 , 王瑶 , 邸丽丽 , 等 . 血清 Hcy、Hs-CRP、TNF-α 、IL-6 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J]. 河北医学 ,2021. 27(3): 414-418.
  [7] 吴培培 , 董少军 , 孙田田 , 等 .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 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 评分和mRS 评分影响 [J].河北 医学 , 2022. 28(2): 327-331.
  [8] 查蕾蕾 , 周其达 . 血清 Lp-PLA2、IL-6 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 rt-PA 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J]. 卒中与神经疾病 , 2021.28(6): 636-639. 660.
  [9] 马晓伟 , 冯文霞 , 王立哲 , 等 . 急性脑梗死不同分型病人血清 IL-6、TNF-α 、hs-CRP 及 MMP-9 水平变化 [J]. 中西医结合心脑 血管病杂志 , 2023. 21(15): 2870-2873.
  [10] 王春霞 , 李倩 , 何佳 , 等 . 血清 UA、Hcy、LDL-C 联合监测对急 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脑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 值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22. 22(10): 1974-1979.
  [11] 张瑾 , 俞燕 . Hcy、FIB、D-D 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 的临床意义 [J]. 系统医学 , 2022. 7(13): 107-110.
  [12] 李晶 , 邵勇 , 任漪清 . NSE、D- 二聚体及 HCY 检测对急性脑梗 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J]. 海南医学 , 2021. 32(7): 851-854.
  [13] 马秀清 , 贾海菊 , 秦惠萍 , 等 . 青海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 IL-6 等 8 项指标的变化 [J]. 检验医学 , 2019. 34(9): 821-8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273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