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分析奥拉西坦联合丁苯酞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 VD )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患者血清因子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 取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收治的 68 例卒中后 VD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 例)和研究组 (34 例)。在常规治疗(营养脑神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稳定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以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 奥拉西坦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 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Barthel 指数( BI )、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评分 及脑血管功能、血清因子水平, 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DR 、NIHSS 评分均降低, 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的 MMSE 、BI 评分均升高, 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颅脑中动脉搏 动指数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增快,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快;与治疗前比,治疗 后两组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平均升高, 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均降低, 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均 P<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拉西坦 联合丁苯酞治疗卒中后 VD 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脑血管功能, 促进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提升, 缓解痴呆症状, 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脑卒中,血管性痴呆, 奥拉西坦, 丁苯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同型半胱氨酸
脑血管疾病发生后,缺血、缺氧会造成脑组织损伤及 循环障碍继而引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记忆、认知、判断等功能障碍,严重威 胁患者生活质量。奥拉西坦能通过重组未受损脑组织改善 其功能,以发挥保护脑细胞的作用,但是单独用于治疗卒 中后 VD 有效性有待提升 [1]。丁苯酞有助于调节脑能量代 谢,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有研究显示,丁苯酞及奥拉西坦 均适用于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并且联合用 药可发挥协同作用,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 [2]。基于此,本 研究旨在分析丁苯酞、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卒中后 VD 的临 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68 例卒中后 VD 患者分为对照组(34 例)、研究组(34 例) 。对照 组患者中男性 20 例, 女性 14 例; 年龄 56~78 岁, 平均(66.05±4.11)岁;脑卒中病程 8~28 个月,平均 (15.06±2.87)个月;痴呆分级 [3] :轻度痴呆 16 例、中 度痴呆 18 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 18 例,女性 16 例; 年龄 56~80 岁,平均(65.82±3.73)岁;脑卒中病程 6~28 个月,平均(14.85±2.78)个月;痴呆分级:轻度痴 呆 15 例、中度痴呆 19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⑴符 合《2018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一):痴呆及其 分类诊断标准》 [4] 中关于 VD 的诊断标准;⑵简易智能状 态检测量表 [5] 评分低于 20 分;⑶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 排除标准:⑴重要脏器功能异常;⑵其他原因引发痴呆; ⑶对研究药物过敏。本研究经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 理委员会的批准,且所有患者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均给予两组患者临床常规治 疗,包括营养脑神经类药物,维持患者机体内水、电解 质平衡,稳定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并同时实施康复 训练,促进认知功能改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拉西坦胶囊(湖南健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 H20030037,规格: 0.4 g/ 粒) 口服,0.8 g/ 次, 3 次 /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 (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0299, 规格: 0.1 g/ 粒) 口服治疗, 0.2 g/ 次,3 次 /d。均治疗 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评分。痴呆程度:根据临床痴呆 程度量表(CDR)进行评分,总分为 0~3 分,分值越高 则痴呆的程度越高 [6] ;认知功能:根据简易智能精神状 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总分分值为 0~30 分, 分值越高,代表认知障碍越严重;神经功能:根据美国 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总分分值为 0~42 分,分值与患者的神经功能成正比 [7] ;日常生活能 力:根据 Barthel 指数(BI)评分,总分 20~100 分,分值 与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成正比 [8]。⑵脑血管功能指标。采 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瑞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 司,型号:RH-3200)测定颅脑中动脉搏动指数、收缩期血 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⑶血清因子。于治疗前后患者空 腹时采集静脉血 3 mL,离心(3 500 r/min,20 min),取上 层血清,再使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循环酶 法分别测定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同型半 胱氨酸(HCY)。⑷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治疗期间转氨酶 轻微升高、头晕头痛、胃肠道反应等发生情况。不良反应 总发生率为各反应发生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经 S-W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组 间比较采用独立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 CDR、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评分均 较对照组更低;治疗后两组患者 MMSE、BI 评分较治疗前 均升高,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脑血管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后两组患者颅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较 对照组更低;两组患者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 增快,且研究组患者均较对照组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血清因子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BDNF 水平较治疗前均增高,且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更 高;血清 HCY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较对 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脑卒中后发生 VD 的病因机制十分复杂,主要是因为 脑部无法获得充足供血进而损伤脑神经元,引发神经系统 变性或是坏死, 从而影响大脑认知功能。奥拉西坦是临床上 常用治疗 VD 的药物,能够促进海马及大脑皮质区域内乙 酰胆碱转运速度,强化拟胆碱作用,进而促进患者学习及 记忆能力恢复;但对于严重痴呆单独用药效果不甚理想。 丁苯酞在临床上是属于一种抗脑血管缺血的药物,既可以 保护缺血神经细胞,又可缓解脑卒中后机体炎症状态,强 化脑组织保护作用,提升患者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本研究中, 研究组 CDR、NIHSS 评分更低, MMSE、 BI 评分更高,提示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联合治疗卒中后 VD 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和认知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 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奥拉西坦 可促进患者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从而利于患者的神经功 能有效恢复;同时丁苯酞也可降低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 抑制谷氨酸合成的分泌,降低花生四烯酸的生成,从而促 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9]。
血清 HCY 越高则代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血管 性痴呆的发生率越高;血清 BDNF 可反映老年缺血性脑卒 中患者神经功能,BDNF 越低则代表着患者的神经功能损 伤越严重。本研究中, 研究组血清 BDNF 水平更高, 血清 HCY 水平更低, 提示奥拉西坦胶囊联合丁苯酞胶囊联合应 用可以促进卒中后 VD 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因为奥拉西坦胶囊可通过增进脑代谢率,提高脑组 织中的蛋白质合成,从而促进患者的智力恢复;而丁苯酞 是一种多靶点抗脑缺血的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脑血管中一 氧化氮和前列环素(PG12)的含量, 降低谷氨酸和自由基 的释放,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而使脑梗死范围逐渐缩 小,起到增加血液供应及修复神经功能损伤的作用 [10]。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颅脑中动脉搏动指数更低, 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更快,提示奥拉西坦胶 囊联合丁苯酞胶囊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卒中后 VD 患者神经 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奥拉西坦具有抗血小板聚 集的作用,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流状态,增加大脑血供,进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丁苯酞可有效改善脑组 织血流速度,增加血管顺应性,进而有利于缺血半暗带区 的血液供应,进一步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11]。本研究中还 显示,经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提示奥拉西坦胶囊联合丁苯酞胶囊治疗,临床安全 性良好。分析其原因,这可能是因为丁苯酞胶囊属于天然 提取的化合物, 和芹菜籽中所提取出的左旋芹菜甲素结构一 样,是人工所合成的消旋体,所以安全性良好 [12]。
综上,卒中后 VD 常规治疗同时联合使用奥拉西坦胶 囊和丁苯酞胶囊可改善患者的脑血管功能,促进神经功能 恢复,从而降低患者认知障碍和痴呆表现,促进患者生活 自理能力提升,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融劭民 , 张京苗 , 高嘉 , 等 . 血府逐瘀汤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 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 NO、ET-1、IL-6 水平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22, 31(9): 1247-1250.
[2] 李伟 , 陈颖 , 朱新岭 , 等 .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后 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J]. 中国药师 , 2018, 21(7): 1202-1204, 1213.
[3] 田金洲 , 解恒革 , 王鲁宁 , 等 .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 (2020 年版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2021, 40(3): 269-283.
[4]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写作组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 , 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 . 2018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 治指南 ( 一): 痴呆及其分类诊断标准 [J]. 中华医学杂志 , 2018,98(13): 965-970.
[5] 廖远航 .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8, 18(11): 26-27.
[6]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 . 临床痴呆评定量表简体中文 版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2018, 37(4): 367-371.
[7] 喻恒 , 龙崇荣 , 王亮 . 血清炎性因子联合 NIHSS 评分评价急性 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的临床研究 [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3(9): 801-804
[8] 周青青 , 施加加 , 倪波业 . 扩展Barthel 指数与功能独立性量表在 评定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等级中的对比分析 [J]. 中华 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2021, 43(7): 602-606.
[9] 石英雪 .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效 果分析 [J]. 饮食保健 , 2019, 6(22): 75-76.
[10] 岳国松 .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J]. 黑 龙江医学 , 2020, 44(8): 1092-1093.
[11] 黄建亮, 王晓翔, 杜晓露 . 丁苯酞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平均血 流速度及搏动指数的改善作用 [J]. 重庆医学 , 2022, 51(1): 106-109.
[12] 代敏慧 , 祝凯 , 张钰华 , 等 . 丁苯酞序贯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 功能障碍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 20(20): 2963-29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