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儿免疫反应的影响及近期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31 10:47: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儿免疫反应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10(IL-10 )、白细胞介素 -33(IL-33 )、嗜酸 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 )、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 -1(VCAM-1 )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76 例变应性鼻炎患儿分为对照组 [38 例, 对症药物治疗(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和观察组(38 例,在 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舌下含服免疫治疗),两组均治疗并观察 1 年。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免疫功能及血清 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各项积分、外周血 CD8+ 百分比及血清 IL-33 、ECP 、VCAM-1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外周血 CD3+ 、CD4+ 百分比及 CD4+/CD8+ 比值、血清 IL-10 水平升高,且 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均 P<0.05 )。 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儿应用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有助于缓解其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调节疾病 相关血清指标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免疫反应

  变应性鼻炎主要是以清水样涕、阵发性喷嚏等症状为 临床表现,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鼻部疾病。若患儿未 能予及时治疗,则可随着病情加重,出现支气管哮喘、结 膜炎等并发症,从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现阶段, 对症药物是临床针对变应性鼻炎患儿常采用的治疗方案,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虽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控制病情进展,但经长期随访发现,患儿病情缓解率较低, 且 3 个月内复发率较高 [1] 。粉尘螨滴剂属于一种免疫治疗 药物,而舌下含服是其给药的方式之一,可通过发挥调节 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 床常用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等疾病患儿的治疗中, 且现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2] 。基于此,开展本研究, 旨在分析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 附属医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76 例变应性 鼻炎患儿分两组,各 38 例。对照组患儿男患儿 20 例,女 患儿 18 例;体质量 24~46 kg,平均(35.48±4.57 )kg; 年龄 6~14 岁,平均(9.47±1.59)岁;病程 3 个月 ~8 年, 平均(2.83±0.45)年。观察组患儿男患儿 21 例,女患儿 17 例;体质量 24~47 kg,平均(35.42±4.51 )kg;年龄6~14 岁,平均(9.45±1.57 )岁;病程 3 个月 ~7 年,平 均(2.88±0.49)年。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①符合《变应性鼻炎诊 断和治疗指南(2015 年,天津)》[3] 中标准,并伴有清水 样涕、阵发性喷嚏等症状;②依从性良好;③粉尘螨皮肤 点刺试验均为阳性。排除标准:合并呼吸道疾病(肺结 核、哮喘等);存在免疫性疾病;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 史;合并器质性鼻部疾病;近 3 个月内接受过其他治疗; 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研究已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患儿法定监护人均签署知 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儿对症药物治疗:口服地 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H20041111.规格: 0.5 g ∶2.5 mg ),2.5 mg/ 次,1 次 /d, 用药 2~4 周,临床症状控制后可视病情变化调整,不使用 或者症状发作明显时按原方法使用 1 周,共观察 1 年。上 述基础上,观察组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浙江我武生物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060012.规格: 2 mL/ 瓶, 粉尘螨滴剂 1 号:蛋白浓度 1 μ g/ mL ;粉尘螨滴剂 2 号:蛋白浓度 10 μg/mL;粉尘螨滴剂 3 号:蛋白浓度 100 μg/mL;粉尘螨滴剂 4 号:蛋白浓度 333 μg/mL;粉 尘螨滴剂 5 号:蛋白浓度 1 000 μg/mL),治疗过程分为剂量递增阶段和剂量维持阶段,第 1 周:使用 1 号,第 2 周:使用 2 号,第 3 周:使用 3 号,1~3 周的使用剂量: 于每周的 1~7 d 分别为 1、2、3、4、6、8、10 滴的剂量递增方 案进行治疗,为剂量递增阶段。患儿使用方法:在家中每 日固定时间滴于舌下含服 2 min 后吞服,10 min 内禁食禁 水,1 次 /d。年龄 <14 岁第 4 周开始使用 4 号, 使用剂量: 3 滴,14 岁的患儿使用 5 号,使用剂量: 2 滴,使用方法 同上为剂量维持阶段,治疗并观察 1 年。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评分降低 率 >65%;有效:评分降低率 26%~65% ;无效:评分降 低率 <26% [3] 。临床症状评分降低率 =[(治疗前-治疗后) 临床症状评分 / 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 ]× 100%。临床总有 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临床症状积分 [4] 。主要包括 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临床症状(每项分值 0~3 分), 得分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③免疫功能。分别于 治疗前后抽取患儿清晨空腹静脉血 3 mL,使用流式细胞 仪(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型号:BF-710)检测 外周血 CD4+、CD8+、CD3+ 百分比,并计算 CD4+/CD8+ 比 值。④血清学指标。采血方式同③,以 3 000 r/min 离心 10 min 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 介素 -10(IL-10)、白细胞介素 -33(IL-33 )水平;使用免 疫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 -1(VCAM-1)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相比, 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各项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 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

 
  2.3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 组患儿外周血 CD8+ 百分比降低,外周血 CD3+、CD4+ 百分 比及 CD4+/CD8+ 值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免疫指标 变化幅度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 表 3.


\

 
  2.4两组患儿血清学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 组患儿血清 IL-33、ECP、VCAM-1 均降低,血清 IL-10 升 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指标变化幅度均更大,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主要是由遗传、尘螨等因素影响而导致鼻 腔黏膜出现反应性炎症或过敏等症状的一种病症。在治疗 变应性鼻炎患儿中,对症药物主要是以“防控结合、四位 一体”为原则,进而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的目的,但其在应 用中无法彻底根治疾病,进而导致患儿预后不理想。

  在舌下含服免疫治疗中,患儿应用的粉尘螨滴剂主要 成分是粉尘螨疫苗,且通过舌下含服的给药方式可达到皮 下注射的效果;此外,舌下含服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 体内的淋巴细胞脱颗粒变化,以调节细胞免疫指标水平, 进而增强患儿的免疫功能,同时其还可有效降低支气管平 滑肌张力,进而有助于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使得临床疗 效更显著 [5-6]。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更 高, 治疗后外周血 CD3+ 、CD4+ 百分比及 CD4+/CD8+ 比值 均更高,外周血 CD8+ 百分比、临床症状各项积分更低, 表明变应性鼻炎患儿应用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有助于缓解 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与谢骏 等 [7] 研究结果相符。

  血清 IL-10 具有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释放的 作用,故其含量升高提示机体炎症损伤改善,患儿病情好 转; IL-33 可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过程,且能诱导局部变异原 激活及促进鼻黏膜损伤,故其含量升高提示机体炎症反应加 剧,患儿病情恶化;ECP 可用于反映机体嗜酸性粒细胞激 活程度,其含量升高表明机体嗜酸性粒细胞激活程度升高, 患儿病情加重;VCAM-1 可用于反映机体血管内皮因子的 波动情况, 其含量降低提示机体血管内皮粘附、损伤减轻, 患儿病情改善[8]。舌下含服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体内炎 症信号通路激活, 以减轻炎症性浸润程度(局部鼻黏膜), 进而有利于改善机体炎症反应,同时可促进 B 淋巴细胞脱 敏,以控制趋化因子的合成与分泌, 减轻血管内皮粘附及损 伤,从而改善患儿病情, 下调 ECP、VCAM-1 水平 [9] 。本研 究中, 与对照组比, 观察组患儿血清 IL-33、ECP、VCAM-1 水平更低, 血清 IL-10 水平更高, 表明变应性鼻炎患儿应用 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有助于调节疾病相关血清指标表达水 平,抑制炎症反应,与杜虹等 [10] 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变应性鼻炎患儿应用舌下含服免疫治疗,有助 于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调节疾病相关血 清指标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王洁 , 常换换 , 魏苗 , 等 . 舌下含服尘螨滴剂治疗单一或多重过 敏原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 志 , 2018. 32(21): 1646-1650.

  [2] 刘飞 , 李烁 , 梁俊毅 , 等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类变 应性鼻炎患儿不同疗程的疗效 [J]. 实用医学杂志 , 2021. 37(12):1603-1606.

  [3]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 中华医学会耳 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 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5 年 , 天津 )[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2016. 51(1):6-24.

  [4] 王蓬鹏 , 唐力行 , 杨小健 , 等 . 儿童变应性鼻炎舌下特异性免疫 治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2016. 23(10):561-564.

  [5] 武勇进 , 王鹏 , 刘智献 , 等 . 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 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疗效及 TGF-β 和 IL-13mRNA 表达水平的变 化 [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2018. 32(4): 256-259.

  [6] 王日相 , 吴爱祥 , 沈毅 . 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儿的 临床疗效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2020. 37(8): 981-985.

  [7] 谢骏 , 赵斯君 , 陈飞翔 , 等 . 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 床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J]. 国际耳鼻咽喉头 颈外科杂志 , 2021. 45(3): 125-129.

  [8] 马红萍 , 王倩 , 牛莉莉 . 血清 s-IgE/t-IgE、IL-10、IL-37 水平预 测变应性鼻炎患儿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的近期疗效 [J]. 河北医药 ,2023. 45(5): 662-666.

  [9] 闫晶晶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过敏性哮 喘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机制 [J]. 临床与病理杂志 , 2019. 39(7):1441-1447.

  [10] 杜虹 , 庄强尔 , 邹凤 . 特异性舌下脱敏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 床疗效及对患儿 ECP、TARC、VCAM-1 水平的影响 [J]. 医学临 床研究 , 2019. 36(1): 190-1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24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