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早产儿贫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该院收 治的 94 例贫血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7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疗法(铁剂 + 维生素)治疗,研 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 [ 网织红细胞(Ret)百分比、血红蛋白(Hb)、 铁蛋白(SF)] 水平、神经行为发育 [ 格赛尔发育量表(Gesell)] 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 -17(IL-17) 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 -23(IL- 23)水平、不良反应率和治疗期间输血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87%(46/47), 高于对照组的 82.98%(39/47),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r<0.05);治疗后,研究组 Ret 百分比,Hb、SF 水平,以及 Gesel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治疗后, 研究组血清 IL-17、IL-2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研究组治疗期间输血率为 17.02%(8/47), 低于对照组的 36.17%(17/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 常规疗法治疗早产儿贫血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行为发育评分,改善血常规指标水平,降低输血率和 IL-17、IL-23 水平,效果优于 单纯常规疗法治疗。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早产儿贫血;血常规;神经行为发育;输血率;白细胞介素;不良反应
Effects of Erythropoieti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on anemia in premature infants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Erythropoieti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on anemia in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4 premature infants with anemia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February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option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47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iron supplements + Vitamin),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rythropoietin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blood routine indexes [reticulocyte (Ret) percentage, hemoglobin (Hb), ferritin (SF)] levels, the neurobehavioral development [Gesell development scale (Gesell)] score, the serum interleukin-17 (IL-17) level, the serum interleukin-23 (IL-23) level,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blood transfusion rate during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7.87% (46/47), which was higher than 82.98% (39/4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After treatment, the Ret percentage, the levels of Hb, SF and the Gesell scor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erum IL-17 and IL-23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blood transfusion rate during treat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17.02% (8/47), which was lower than 36.17% (17/4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0.05). Conclusions: Erythropoieti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nemia in the premature infants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the neurobehavioral development scores, improve the levels of blood routine indexes, and reduce the blood transfusion rate and the levels of IL-17 and IL-23.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conventional therapy.
【Keywords】 Erythropoietin; Anemia of prematurity; Blood routine; Neurobehavioral development; Blood transfusion rate; Interleukin; Adverse reaction
贫血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与早产儿红细胞寿 命较足月儿短、营养不足、疾病因素等有关,患儿 表现为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喂养困难等症状,严 重影响生长发育 [1-2]。临床常使用铁剂治疗,但易造成胃肠道不适。促红细胞生成素属于生物制剂,可 刺激红细胞生成,改善贫血状态 [3]。本文观察促红 细胞生成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早产儿贫血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本院收治的 94 例贫血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纳 入标准:符合早产儿贫血诊断标准 [4] ;胎龄 28——37周;既往胎检无先天性发育异常;出生 1 周内,血 红蛋白(Hb)水平 <140 g/L; 临床资料完整。排 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溶血 性疾病;重度黄疸;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儿 家长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 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47 例。 对照组: 男 28 例, 女 19 例; 胎龄 31——35 周, 平 均(32.56±1.40)周; 出生体质量 1.5——2.2 kg, 平 均(1.80±0.14)kg。研究组: 男 26 例, 女 21 例; 胎龄 31——35 周, 平均(32.51±1.39)周;出生体质 量 1.5——2.0 kg, 平均(1.76±0.12)kg。两组一般资 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营养支持、维持酸碱平衡 等常规治疗。
出生1周后, 对照组予以蛋白琥珀酸铁 口服溶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3055,15 mL) 口 服,1.5 mL/(kg ·d), 分 2 次服用;维生素 C 片(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 国药准字 H61021479, 0.1 g)口服, 0.2 g/d。
研 究组 在 对 照 组基 础 上 联 合人 促 红 素注 射液(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S19980074, 3000 U) 治疗,500 U/kg,皮下注射, 3 次 / 周。
两组均治疗 5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5]。显效: 治疗后,面色苍白、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基 本消失,Hb 水平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面色苍 白、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有所改善,Hb 水平 升高但未恢复正常;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 比 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水平。采集患儿指尖 血 0.5 mL,采用深圳市库贝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的 iChem-32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 (Ret) 百分比及 Hb、铁蛋白(SF) 水平。(3) 比 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行为发育评分。采用格赛尔发 育量表(Gesell)评估,包括粗大运动、语言、精细运动、适应性行为、个人社会行为 5 个方面,分 值越高表明神经行为发育越好,<85 分提示神经行 为发育障碍。(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 介素 -17(IL-17)、白细胞介素 -23(IL-23)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比较两组不良反 应发生率。(6)比较两组治疗期间输血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 82.98%(39/4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Ret 百分比及 Hb、SF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Hb 水平均低 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Ret 百分比 及 SF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行为发育评分比较 治 疗前,两组 Gesel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 Gesell 评分均高于治 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2.4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血 清 IL-17、IL-23 水 平 比 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 IL-17、IL-23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 清 IL-17、IL-23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 12.77%(6/4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为 8.51%(4/4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2.6 两组治疗期间输血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期间输 血率为17.02%(8/47),低于对照组的36.17%( 17/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 P=0.036)。
3 讨论
早产儿贫血的发病率随胎龄减小而升高,长时 间贫血可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发脑损伤,影响患 儿生长发育 [5-6]。蛋白琥珀酸铁为临床常用的补铁 剂,可促进红细胞生成,但其恢复周期较长,疗 效欠佳 [7]。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由肾脏产生的糖 蛋白物质,可促进红细胞增殖、分化,还可保护神 经细胞,减轻脑损伤 [8-9]。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 率,Ret 百分比, 以及 Hb、S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治疗期间输血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促红细胞 生成素通过与红系祖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可促进 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促进 Ret 和红细胞释放,从 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贫血状态,降低输血率 [10]。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研究组 Gesell 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贫血可引起脑损伤,而 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提高 Hb、SF 水平,改善大脑血 供;同时还可减轻缺血缺氧对神经细胞的损害,有 较好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因此可改善神经行为 发育 [11]。
已知 IL-17、IL-23 均为促炎因子,可破坏铁 代谢,加重患儿贫血。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 后,研究组血清 IL-17、IL-2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促进内源性红细胞生 成,改善贫血症状,减轻炎性损伤,从而降低血清 IL-17、IL-23 水平。本研究结果又显示,两组不良 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促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 早产儿贫血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神经行为发育评 分,改善血常规指标水平,降低输血率和 IL-17、 IL-23 水平, 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疗法治疗。
参考文献
[1] Sundararajan S,Rabe H. Prevention of 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infants and toddlers[J]. Pediatr Res,2021,89(1): 63-73.
[2] 刘晓静,江莲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用药时机治疗早产儿贫血 的效果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2):3991-3995.
[3] El-Lahony DM ,Saleh NY ,Habib MS ,et al. The role of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 neonatal anemia[J]. Hematol Oncol Stem Cell Ther,2020,13(3): 147-151.
[4]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 .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M].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 2015:461-464.
[5] 吴青青,汤庆娅 . 早产儿缺铁性贫血临床防治方法研究现 状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9):713-716.
[6] 黄仕琼,胡月,罗吉平,等 . 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联合促红 细胞生成素对早产儿重度贫血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17(2): 175-178.
[7] 钟丽梅,钟俊炎,杨海媚,等 . 促红细胞生成素结合蛋白琥 珀酸铁用于高危早产儿贫血150例防治效果分析[J]. 安徽医药, 2021,25(7): 1464-1466.
[8] 周良芬,谭若锟,谭宁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 HIE 早产 儿炎性因子、血气分析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脑与神经 疾病杂志, 2021,29(9): 568-571.
[9] 何兴宇,边朋,张怡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早产贫血患 儿神经行为发育和外周血白细胞介素表达的影响 [J]. 医药导 报,2019,38(5):572-575.
[10] 招湛静,林丽云,杜宇,等 . 联合用药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 疗效及低血红蛋白密度对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 [J]. 检验医学 与临床, 2020,17(22): 3237-3240.
[11] 张伟业,朱萍,龚辉,等 . 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治疗早产贫血患儿的效果及对神经行为发育影响 [J]. 齐齐哈 尔医学院学报, 2021,42(21): 1868-1871.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