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模式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终末期肾病经济困窘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经济困窘患者肾性贫血患者中抽取50例,患者均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再按照其透析方式分对照组(25例仅接受HD治疗)和研究组(25例接受HD联合HDF治疗),比较治疗状况,如临床指标、症状改善等。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贫血指标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RBC、Hb、HCT、SF、FE高于对照组,TIBC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终末期肾病肾性贫血患者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基础上,再接受HD联合HDF治疗,比单一接受HD治疗,患者各指标、症状改善改善更明显,疗效突出。
关键词:肾性贫血;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促红细胞生成素
本文引用格式:阿娜古丽·艾力.评价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模式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终末期肾病经济困窘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53,57.
0引言
慢性肾脏病疾病若不得到有效诊治,任由病情发展,疾病会诱发多种并发症,肾性贫血则为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研究证实[1],慢性肾脏病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时,机体骨髓造血会受到甲状旁腺激素的严重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血红蛋白指标与死亡危险性存在明显关系,特别是接受血液透析者。有学者称[2],影响血液透析者住院率和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则为贫血。但针对经济压力较大的患者来说,积极纠正具有突出意义。因此,现纳入50例终末期肾病经济困窘肾性贫血患者分组讨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基础上给予HD联合HDF治疗的优势。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透析方式分组50例终末期肾病经济困窘肾性贫血患者。入选标准:①患者均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②Hb≤90 g/L,贫血者;③血透时间>2周者;④患者与其家属均同意此次治疗方案。排除标准:①纳入研究前4周使用铁剂、EP O治疗者;②纳入研究1个月时存在严重感染者;③存在造血功能异常、免疫性疾病等症状者;④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者;⑤精神、智力障碍者;⑥中途转其他方式治疗者。对照组:年龄28~71岁,平均(56.8±1.1)岁,女性11例,男性14例;研究组:年龄29~70岁,平均为(56.9±1.2)岁,女性12例,男性13例,基本资料差异小(P>0.05)。
1.2方法
患者均接受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生产企业: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10001)治疗,2次/周,初量:50~100 U/kg/次,控制在1~2 min注射完。按照患者血红蛋白指标确定给药量,控制最大量<200 U/kg/次。
对照组接受HD治疗,研究组接受HD联合MHD治疗。HDF方法:用聚砜膜血液滤过器(F60),超滤系数为40 mL/(h·mmHg)(1 mmHg=0.133 kPa),面积1.6 m2,透析量流速为700~800 mL/min,2次/周,5 h/次,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液。普通肝素抗凝,开始透析时,从泵前动脉部位给药,开始剂量为20 U/kg,此后可追加给药,每小时10 U/kg,若患者出血,则给予无肝素透析干预。
HD方法:透析器面积1.2~1.3 m2,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液,5 h/次,2次/周,血流量为220~250 mL/min,每分钟透析液流量为500 mL,抗凝和穿刺与HDF方法相同。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指标判定
治疗后依据其疾病判定标准评估疗效: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有所提升,幅度在20 g/L以上或者红细胞比容有所提升,幅度在0.1,或者血红蛋白指标进入了100 g/L范围,或者红细胞比容上升进入了0.2范围,贫血相关症状得到控制,为显效;治疗后血红蛋白指标有所提升,幅度在10~20 g/L,红细胞比容有所提升,幅度在0.05~0.1,贫血相关症状得到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未能达到上述标准甚至出现恶化,判定为无效。
治疗前、治疗后3 d时抽取其静脉血液2 mL,用全自动血细胞仪测定其贫血指标,包含总铁结合力(TI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FE)。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实验所需要应用统计学分析处理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所得数据应用t以及2检验,并通过(±s)与(%)做描述,如提示P<0.05表示数据间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治疗疗效
研究组治疗疗效92%高于对照组68%(P<0.05),见表1。
2.2贫血指标
治疗前组间贫血指标差异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RBC、Hb、HCT、SF、FE高于对照组,TIBC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尿毒症患者血液性损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则为贫血[2],对心血管疾病发生有促进作用,且可加重冠心病等病情。慢性肾衰竭者也会引发多种并发症,继发性甲状腺旁腺功能亢进则为较为常见的一种,甲状旁腺激素会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水平,骨髓红细胞产生受到抑制,甚至发生纤维性骨炎,贫血症状加重。而现改善肾性贫血的有效药物之一为促红细胞生成素[3]。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并给予不同透析方式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疗效、贫血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HD联合HDF方式对终末期肾病肾性贫血作用突出。其原因为,尿素等小分子毒素主要利用弥散进行清除,PTH、β2-MG等中分子毒素则主要利用对流清除,β2-MG与血液透析淀粉样变存在关系[4]。研究证实,单一接受HD治疗者,β2-MG清除率、PTH清除率无典型改变。而HDF清除此类中分子毒素的作用强于HD方式,进而让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症状得到改善。综上,终末期肾病肾性贫血患者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基础上,再接受HD联合HDF治疗,比单一接受HD治疗,患者各指标、症状改善改善更明显,疗效突出。
参考文献
[1]陈玉锦,连希艳,陈西北.间歇性高效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远期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0):3325-3329.
[2]卢静,陈懿建.肾性贫血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7,37(1):114-116.
[3]陈续红,刘帝,刘烨歆,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肾性贫血的相关性[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6,16(12):728-733.
[4]赵芳芳,刘文虎,刘洪波.联合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和肾性贫血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9):653-6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