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3D 重建辅助改良 Wiltse 入路置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高度比及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15 15:22: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 3D 重建辅助改良 Wiltse 入路置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指标、疼痛评分、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及伤椎椎体前缘 高度比、伤椎 Cobb 角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1 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72 例胸腰椎 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照组(36 例)患者采用常规后正中入路,观察组(36 例)患者采用 3D 重建辅助改 良 Wiltse 入路,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术后 6 个月疼痛与腰椎功能评分、伤椎椎体前 缘高度比、伤椎 Cobb 角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与 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 )疼痛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评分及伤椎 Cobb 角均降低,观察组降低 幅度更大;日本骨科协会(JOA )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均 P<0.05 )。 结论 应用 3D 重建辅助改良 Wiltse 入路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有利于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 缩短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 减轻术后疼痛 并促进腰椎功能与椎体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临床上可采用保守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其中 保守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卧床,导致双下肢活动受限,极易 引起压疮、肌肉萎缩等,若胸椎愈合不良则可能会导致疼 痛症状长期存在。手术治疗则以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为 主,但传统的正后中入路方式需要大范围剥离椎旁肌,易 造成多裂肌损伤,失去神经支配,影响患者预后 [1] ;而改 良 Wiltse 入路从多裂肌与最长肌的自然间隙进入,能有效 降低对椎旁肌的损伤,并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 [2], 且近年来 3D 重建辅助改良 Wiltse 入路置钉逐渐被应用 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当中。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1 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收治的 72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一步探讨 3D 重建辅助 改良 Wiltse 入路置钉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 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1 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72 例胸 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6 例)患者中男性 22 例,女性 14 例;年龄 23~62 岁,平均(42.51±6.37)岁; 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 24 例,爆裂性骨折 12 例。观察组(36 例)患者中男性 20 例,女性 16 例;年龄 22~63 岁, 平均(42.57±6.38 )岁;骨折类型:压缩性骨折 27 例, 爆裂性骨折 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新编实 用骨科学》 [3] 中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无复位钉棒系统 内固定术手术禁忌证;无神经损伤症状,不需要进行椎管 减压;无椎体后壁骨块翻转。排除标准:骨质疏松;精神 异常;患有感染性疾病;处于特殊生理阶段女性,如妊娠 期或哺乳期。研究获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 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

  1.2手术方法 72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行复位钉棒系统 内固定术。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后正中入路治疗,患者取 仰卧位,常规消毒后给予全身麻醉,C 臂 X 线定位伤椎。 以伤椎为正中心行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于棘 突两侧将胸腰筋膜切开并向外剥离椎旁肌,然后在伤椎上 下相邻椎体置入单轴椎弓根螺钉,在伤椎置入多轴椎弓根 螺钉,纵向撑开后将连接棒置入,C 臂 X 线透视下确认伤 椎骨折复位、弓根螺钉位置满意后固定钉棒连接,最后进 行常规的冲洗和缝合,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 应用 3D 重建辅助改良 Wiltse 入路置钉,术前用 CT 扫描 伤椎,然后将相关数据导入至 Mimics 系统卡站椎体的 3D模型重建,并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患者的脊柱模型。医 师在脊柱模型上进行采用改良 Wiltse 入路的复位钉棒系 统内固定术,并对置钉精确度进行调整,完成后对置钉角 度、脊柱曲度等数据予以测量。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 后给予全身麻醉,C 形臂 X 线对伤椎予以定位,并按照模 拟手术的进钉点和角度进钉:即以伤椎为正中心行正中切 口,依次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直至腰背筋膜。于棘突 旁 2 cm处寻找到多裂肌与最长肌的间隙后进行钝性分离, 将关节突显露,选择腰椎人字嵴顶点、胸椎上关节突、横 突交界处作为进钉点,后续置钉、抗感染等操作同对照 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放置 1 根引流管,根据术后引流量于 1~2 d 内可将其拔除,之后需要卧床休息 2 周,并在医护 人员指导下合理佩戴专用胸腰支具,均定期随访 6 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围手术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手术与 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②疼痛程度、腰 椎功能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 6 个月应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 )[4] 疼痛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 )[5]、日 本骨科协会(JOA)[6] 评分评估,VAS 疼痛评分总分 0~10 分,分值越高则疼痛程度越严重;ODI 评分由 10 个项目组 成,每项 0~5分,得分越高则腰椎功能障越严重;JOA 评 分总分 0~29 分,得分越高则腰椎功能越好。③伤椎椎体 前缘高度比和伤椎 Cobb 角。于术前、术后 6 个月通过 X 线检查评估,其中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为伤椎椎体前缘在 X 线侧位片的高度与伤椎邻近上下位椎体前缘高度的平均 值的比值。④生活质量评分。术前、术后 6 个月应用生活 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 )[7] 评估,GQOL-74 由 4 个 项目组成(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 每项总分 100 分,分值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本研究数据均为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 齐,以 ( x ±s) 表示,行t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 察组手术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
\

  2.2两组患者 VAS疼痛评分、ODI、JOA评分比较 相比 术前,两组患者术后 6 个月 VAS 疼痛评分、ODI 评分均降 低, 观察组更低, 术后 6 个月 JOA 评分升高, 观察组更 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

  2.3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伤椎 Cobb角比 较 与术前比,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 升高,观察组更高;伤椎 Cobb 角减小,观察组更小,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

  2.4两组患者 GQOL-74评分比较 与术前比,两组患者 术后 6 个月 4 项 GQOL-74 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

  3 讨论

  手术治疗中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是常见治疗胸腰 椎骨折的手术方式,在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形态并对其稳 定性予以重建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手术过程中使用传统 后正中入路操作会广泛对椎旁肌进行剥离、牵拉,对多裂 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并导致肌肉发生失神经支配,患 者术后出现腰背僵硬、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脊柱稳 定性。

  Wiltse 入路是一种新型的入路方式,主要是从多裂肌 与最长肌之间的肌间隙到达关节突,能有效减少对多裂肌 的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同时应用 3D 重建辅助改良Wiltse 入路置钉, 不仅可直接显露关节突 和横突根部,加之通过 3D 打印技术实现椎体再造,在脊 柱模型上对置钉精确度进行调整,在实际手术操作时可提 高置钉的准确性, 缩短手术时间 [8]。此外, 应用改良 Wiltse 入路,一方面可通过肌间隙将椎弓根予以暴露,有效保留 了椎旁肌和韧带复合体结构的完整性,避免了对肌肉组织 的牵拉,有利于缓解术后疼痛;另一方面联合 3D 重建技 术制作患者的脊柱模型,操作者以 360° 全方位视角下在 脊柱模型上将椎弓根钉置入,可精准完成最佳椎弓根钉置 入,能有效保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 恢复 [9]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手术 与住院时间更短, 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 VAS 疼 痛评分、ODI 评分更低,JOA 评分更高,提示 3D 重建辅 助改良 Wiltse 入路置钉能有效减少胸腰椎骨折患者术中出 血量与术后引流量,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 并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
\

  将 3D 重建辅助改良 Wiltse 入路置钉应用于胸腰椎骨 折患者中, 选择腰椎人字嵴顶点、胸椎上关节突、横突交界 处作为进钉点,充分利用上下邻近椎体前、后纵韧带张力 来撑开复位伤椎,能起到显著的复位效果;同时通过在伤 椎置入椎弓根钉来起到支撑固定骨折椎体的作用,有利于 促使传导应力的分散, 进而减少伤椎前缘高度丢失 [10] 。改 良 Wiltse 入路对椎旁肌的完整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有 利于维护脊柱的稳定性,防止术后腰椎不稳的情况发生, 加之术后肌间隙可自然愈合,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切口 愈合不良等发生风险,从而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有所提 高 [11]。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 观察组患者伤椎椎 体前缘高度比、4 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 伤椎 Cobb 角更 小,提示 3D 重建辅助改良 Wiltse 入路置钉能保障胸腰椎 骨折患者椎体高度稳定性,促进椎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 术后生活质量。

  综上,3D 重建辅助改良Wiltse 入路置钉能有效改善围术期相关指标,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同时 更有利于确保患者椎体高度稳定性,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云峰 . 传统后正中入路、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经皮入路治疗 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比较 [J]. 中国实用医刊 , 2019. 46(16): 61-64.
  [2] 万永杰 , 娄茜华 , 郭永传 . Wiltse 入路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 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J]. 安徽医学 , 2020. 41(12):1458-1460.
  [3] 董玮 , 赵建军 , 孙飞 , 等 . 新编实用骨科学 [M]. 长春 : 吉林科学 技术出版社 , 2017: 255.
  [4] 李树波 , 姚发秋 , 刘世杰 . 伤椎单侧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对胸腰 椎骨折患者VAS 评分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 [J]. 临床医学工程 ,2020. 27(3): 305-306.
  [5] 方贤聪 , 程继伟 , 盛锡华 .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定腰椎滑 脱症患者的反应度和最小有意义变化研究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28): 16-20.
  [6] 杨超 , 梁越飞 , 王波 , 等 . Wiltse 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 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术后疼痛程度及 JOA 评分的影响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18. 29(20): 3289-3290.
  [7] 赖莲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高龄骨折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J].西部 中医药 , 2019. 32(12): 122-124.
  [8] 蒲志超 , 黄坤炳 , 薛剑 , 等 . Wiltse 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 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2020. 38(4):467-470.
  [9] 王威 , 陈祥 , 吴炳友 , 等 . Wiltse 肌间隙入路微创手术与传统后 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对比研究 [J]. 实用医技杂志 ,2021. 28(6): 817-819.
  [10] 李小龙 , 葛郁龙 . 经皮钉棒内固定和 Wiltse 入路切开复位钉棒 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及对患者椎体形态、创伤因子的影 响 [J]. 陕西医学杂志 , 2022. 51(8): 986-989.
  [11] 陶春生, 孙培锋, 赵金柱, 等 . 改良Wiltse 入路经伤椎椎弓根植骨 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J].脊柱外科杂志 , 2021. 19(1):34-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11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