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肋间神经阻滞对单肺叶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程度、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2 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 70 例 NSCLC 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35 例。两 组患者均以单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肋间神经阻滞,两组患者术后均需密切观察 48 h 。对 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入室时( T0 )、切皮时( T1 )、术毕( T2 )、拔管时( T3 )生命体征,术前和术后 48 h 肺损伤评分( LIS )、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 )水平, 以及术前、术后 24、48 h 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 2~48 h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 )疼 痛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 且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均更低;与 T0 时比, T1~T3 时两组患者心率(HR )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 对照组患者平 均动脉压(MAP )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 且 T1 、T2 、T3 时观察组 MAP 、HR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 ),而 T0~T3 时观察组组 内 MAP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与术前比,术后 48 h 两组患者 LIS 、血清 HIF-1α 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更低; 与术前比, 术后 24 、48 h 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先降低后升高, 且观察组更高(均 P<0.05 )。结 论 在对 NSCLC 患者实施单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过程中, 进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减轻术后疼痛, 更好地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 稳定,并且减轻术后肺功能损伤,有利于肺功能尽快恢复。
单肺叶切除术是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理想治疗方式,但手术作为一种 刺激源所造成的术后的疼痛会影响患者舒适度及术后恢复 效果。单肺叶切除术治疗 NSCLC 术中一般会采取全身麻 醉,但术后患者仍然可以感到明显疼痛,尤其是肋骨扩张 及肋间神经疼痛,会导致患者产生应激反应,痛感强烈 时也会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导致肺部通气效率降低 [1] 。肋 间神经阻滞是围术期患者镇痛的重要方法,通过阻止伤 害性刺激传导和中枢敏化,发挥镇痛效应,减少镇痛药 用量 [2] 。有研究表明,在单肺叶切除术治疗中,肋间神经 阻滞结合全身麻醉有助于减轻手术造成的疼痛及应激反 应 [3] 。基于此,本研究对 NSCLC 患者在行单肺叶切除术 治疗过程中,采取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效果进行 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2 月长江航 运总医院收治的 70 例 NSCLC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35 例患者中男性 19 例,女 性 16 例;年龄 27~75 岁,平均(49.1±5.0)岁。观察组 35 例患者中男性 20 例,女性 15 例;年龄 25~72 岁,平 均(48.6±4.9)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 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9 版)》[4] 中 NSCLC 的诊断 标准,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符合单肺叶切除术治疗 指征;术前未进行放化疗治疗。排除标准:存在脊柱、胸 廓畸形;神经系统疾病;穿刺部位感染;长期服用镇痛药 物。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充分知晓 本研究可能产生的风险及收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单肺叶切除术治疗,患 者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对 照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先进行麻醉诱导,予以咪达 唑仑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3222.规格: 10 mL ∶50 mg )0.1 mg/kg 体质量、枸 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 准字 H20054171.规格:1 mL ∶50 μg )0.5 μg/kg 体质量、 罗库溴铵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H20093186.规格: 5 mL ∶50 mg )2.0 mg/kg 体质量静 脉滴注。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参数。 将 400 mL 浓度 0.9% 氯化钠溶液与 50 mL 盐酸羟考酮注 射液(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203621.规格: 2 mL ∶20 mg)融合后,静脉滴注。术 中以吸入用七氟烷(河北一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 准字 H20173156.规格: 250 mL)吸入维持麻醉,浓度0.5%~1%。以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铵(上海恒瑞医药有 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1298.规格: 25 mg/ 支)静脉泵 注,设置速度 1~2 μg/(kg ·min),设定锁定时间 20 min。 手术结束后,患者恢复意识和自主呼吸之后,将导管拔 除,并密切观察至术后 48 h。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的基础上,采取肋 间神经阻滞。在麻醉诱导前,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深 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型号:DC-35Pro ) 定位,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点选择开胸切口处肋间及该肋 间其上和其下两处肋间,放置胸腔引流管的肋间和其下一 处肋间,采用平面内进针技术,穿刺针从尾端进针,穿过 背阔肌和肋间肌到达目标肋骨下缘,回抽无血无气可注 射局部麻醉药,在各点注射 3~5 mL 浓度为 0.375% 的盐 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203095.规格:10 mL ∶ 100 mg)。观察药物扩散及 穿刺路径, 20 min 后检测阻滞平面,确认阻滞成功,然后 实施全身麻醉,其余操作均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密切 观察 48 h。
1.3观察指标 ①术后疼痛程度。通过视觉模拟量表 (VAS )[5] 疼痛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 2、8、24、48 h 的疼痛 程度进行评估并比较,满分 10 分,分值越高,痛感越 强。②生命体征。在入室时(T0 )、切皮时(T1 )、术毕 (T2 )、拔管时(T3 )记录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 压(MAP)。应用病人监护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 份有限公司,型号:BeneView T8)。③肺损伤评分(LIS) 和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1α )水平。术前、术后 48 h 以 LIS [6] 评估患者肺损伤情况,评分 0~4 分,评分越高,肺 损伤越明显;抽取患者静脉血 3 mL,离心(3 000 r/min , 10 min),取血清,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患者的血 清 HIF-1α水平进行测定。④肺通气功能。采用肺功能检 测仪(四川科仪诚科技有限公司,型号:S-980A Ⅲ)对患 者术前及术后 24、48 h 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 呼气容积(FEV1 )进行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疼痛程度、生命体征、LIS、血清 HIF-1α及肺 功能)均使用 S-W 法检验证实服从正态分布,以 ( 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 量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以 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 2~48 h 两组患者 VAS 疼痛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且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 VAS 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 与 T0 时比,T1~T3 时两组 患者 HR 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对照组患者 MAP 先升 高后降低再升高,且 T1、T2、T3 时观察组 MAP、HR 水平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而 T0~T3 时观察组组内 MAP 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 LIS和血清 HIF-1α水平比较 与术前比, 术后 48 h 两组患者 LIS、血清 HIF-1α水平均显著升高,但 观察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2.4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 24、48 h 两组患者 FVC、FEV1 先降低后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3 讨论
单肺叶切除术治疗 NSCLC 的效果显著,全身麻醉是 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但术后切口疼痛程度与切口周围被切 断的肋间肌肉、肋骨有直接关系,麻醉药效最多维持至术 后 6 h 左右,药效丧失后可出现暴发式疼痛,会造成患者 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适,患者会出现限制性通气障碍,导致 咳嗽困难,使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受限 [7]。
肋间神经阻滞主要对患者肋间神经予以阻滞麻醉,通 过阻滞损伤诱发的刺激传输到中枢神经,发挥对神经疼痛 的抑制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同时可减轻应激反应 对咳嗽、呼气的影响, 因而更利于肺通气功能的恢复 [8]。本 研究中, 术后2~48 h 各时间点观察组患者VAS 疼痛评分均 低于对照组, 术后 24、48 h 观察组患者 FVC、FEV1 均高于 对照组,表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缓解患者手 术后疼痛,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可 引起心血管应激反应, 使体循环血管阻力增加, MAP、HR 波动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T1~T3 时观察组患者 MAP、 H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 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分析其原因为,肋间神经 阻滞将麻醉药物注射于肋间隙神经鞘内,从而可以对神经 递质对周围组织疼痛感觉的传导产生阻滞,使机体疼痛感 觉减轻,进而减少因疼痛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促使机体血 流动力学恢复平稳,调节血压 [9]。
LIS 是评估肺损伤情况的指标, 通过影像学图像、血气 分析等多种指标综合评估;HIF-1α 是转录因子, 能对细胞 环境中氧的变化做出反应,尤其是对缺氧做出反应,在肺 损伤时急剧升高。单肺叶切除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肺损伤, 且手术创伤及疼痛能加重机体应激反应,而应激刺激又能 加剧术后肺损伤。对上述结果分析统计发现,术后观察组 LIS 评分、血清 HIF-1α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 表明肋间神 经阻滞能减轻术后肺功能损伤。术后疼痛能增强机体应激 反应,促使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加剧术后肺损伤,但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则能阻断伤害性刺激传入,防止中枢 敏感化,还能减轻伤口局部的原发性痛觉过敏,有效减轻 应激刺激,降低肺损伤程度 [10]。
综上,在对 NSCLC 患者实施单肺叶切除术治疗过程 中,进行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 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并且能够减轻术后肺功能损伤, 有利于术后肺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伟 , 周红娟 .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 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020. 20(14): 2401-2403.
[2] 傅海青 , 岑盛华 , 梁磊 . 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 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中国内镜杂志 , 2018. 24(1): 70-74.
[3] 庄慧芳 , 庄艳芳 , 徐海燕 , 等 . 肋间神经阻滞对单肺叶切除的非 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 [J]. 癌症进展 ,2019. 17(10): 1201-1204.
[4] 中华医学会 ,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 中 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 (2019 版 )[J]. 中华肿瘤杂志 , 2020.42(4): 257-287.
[5] 严广斌 . 视觉模拟评分法 [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 电子版),2014. 8(2): 273.
[6] 蔡兴俊 , 黄奕江 , 付姣 , 等 . 急性肺损伤患者肺损伤评分与AGEs 在预后评价中的作用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13. 19(2): 186-188.
[7] 徐锋 , 杨玉珍 , 吴彬 . 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及胸椎旁神经阻 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J]. 临床误诊误治 ,2020. 33(9): 102-107.
[8] 张华国 , 蒋世煜 , 张斌 . 静脉麻醉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下 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J]. 中 国医师杂志 , 2021. 23(4): 594-597.
[9] 关柏锐 . 肺叶切除术中肋间神经阻滞方案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 术后疼痛的影响 [J]. 当代临床医刊 , 2022. 35(2): 41-42.
[10] 张保应 , 杜建龙 , 高怀新 . 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 肺叶切除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应激水平的影响 [J]. 临床医学研究 与实践 , 2020. 5(34): 100-1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