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 )治疗肾结石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 为今后 临床治疗肾结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200 例经 PCNL 治疗的 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术后随访 1 个月, 统计其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 据是否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将其分为感染组(48 例)与非感 染组( 152 例)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筛选出影响肾结石患者 PCNL 术后出现感染性并发症的 危险因素。结果 200 例 PCNL 术后患者中, 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 24.00%(48/200); 感染组中年龄≥60 岁、结石直径≥3.5 cm、感染 性结石、手术时间≥2 h、合并糖尿病、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术前尿培养阳性患者占比及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 )、C- 反 应蛋白(CRP )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住院时间长于非感染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结石直径≥3.5 cm 、 感染性结石、手术时间≥2 h、合并糖尿病、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尿培养阳性、住院时间长及入院时血清 PCT 、CRP 水平高均 为影响肾结石患者 PCNL 术后出现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 年龄≥60 岁、结石直径≥3.5 cm、手术时间≥2 h 、感 染性结石、术前尿培养阳性、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长及入院时高水平血清 PCT、CRP 均为影响肾结石患者 PCNL 术后出现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危险因素
肾结石属于各类结石病变中较为典型的疾病,肾脏为 病变位置,会形成诸多结石,常会引发尿路堵塞,其中经 皮肾镜取石术(PCNL)具有取石效率高、患者术后疼痛 轻微、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是目前治疗肾结石的常用 手术方法,但由于 PCNL 属于侵入性操作,手术操作、冲 洗液等因素会导致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其中 包括尿路感染、切口感染等,较为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尿源 性脓毒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与预后,且脓毒症是 PCNL 术后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1] 。因此,应对影响肾结石患 者 PCNL 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评 估。然而,目前 PCNL 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尚未明确,部分因素的预测价值存在争议,为此开展本研 究,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 PCNL 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提供 决策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 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200 例经 PCNL 治疗的 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 1 个月,统计其术后感 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将其分为感染组(48 例)与非感染组(152 例)。纳入标准:所 有患者符合《临床内科疾病诊断与护理》 [2] 中肾结石的诊 断标准,且具有 PCNL手术指征者;原发性结石者;术中 彻底清除结石,未见结石残留者等。排除标准:非首次接 受手术治疗者;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下尿 路梗阻、输尿管狭窄者等。本研究已经过院内医学伦理委 员会的审核批准。
1.2研究方法与观察指标 ①统计术后 1 个月感染性并 发症发生情况。②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 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结石直径、结石数量、结石类 型、手术时间、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 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术前尿培养结果(取患者清洁中 段尿定量培养,单种细菌菌落数 >105 CFU/mL 提示感染, 即尿培养阳性)及住院时间。取患者静脉血 2 mL,以 3 000 r/min 转速,离心 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 附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 )、C- 反应蛋白(CRP)水 平。③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影响肾结 石患者 PCNL 术后出现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 表示, 采用t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 200 例行 PCNL 术后患者 中,发生尿路感染 37 例、脓毒症 24 例、切口感染 2 例, 其中有 15 例患者既有尿路感染又有脓毒症感染性并发症, 总发生率为 24.00%(48/200 )。
2.2影响肾结石患者 PCNL术后出现感染性并发症的单 因素分析 感染组中年龄≥60 岁、结石直径≥ 3.5 cm、 感染性结石、手术时间≥2 h、合并糖尿病、未预防性使 用抗感染药物、术前尿培养阳性患者占比及血清 PCT、 CRP 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住院时间长于非感染组,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2.3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情况 将单因素 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将患 者 PCNL 术后出现感染性并发症作为因变量,赋值情况见 表 2.
2.4影响肾结石患者 PCNL术后出现感染性并发症的多 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 结果显示,年龄≥60 岁、结石直径≥3.5 cm 、手术时间 ≥ 2 h、感染性结石、术前尿培养阳性、术前未预防性使 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长及入院时血清 PCT、 CRP 水平高均为影响肾结石患者 PCNL 术后出现感染性 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见表 3.
3 讨论
PCNL 是临床上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方法,其中尿路感 染和脓毒症是 PCNL 术后常见感染性并发症, 部分患者还 会同时存在两种感染, 即尿源性脓毒症, 是 PCNL 术后围 手术期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3] 。因此,明确肾结石患者 PCNL 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降 低尿路感染和脓毒症等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年龄≥60 岁、结石直径≥3.5 cm、 手术时间≥2 h、感染性结石、术前尿培养阳性、术前未预 防性使用抗生素、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长及血清 PCT、 CRP 水平升高均为影响肾结石患者 PCNL 术后出现感染性 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原因在于,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增 长,受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合并较多基础代谢性 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易增加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4]。结 石直径较大者易发生肾积水,使排泄不畅,继而引发细菌 感染,且术中碎石后还有可能划破尿道,造成尿道损伤,导致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5] ;手术时间长则意味着结 石较大或较为复杂,需要进行反复操作,因此对泌尿系统 有一定损伤, 容易滋生细菌并导致炎症, 进而引起感染 [6]。 因此,对于年龄较大患者应及时检测各项指标,了解基础 疾病,可给予适量的增强免疫力药物;对于结石直径较大 者,术中可采用双通道或多通道取石,提高取石速度,尽 可能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感染性结石以细菌作为结石的核心,表面覆有细菌的 脱落物质,硬度较低,适合碎石处理,但碎石可能使其核 心的细菌分解出来,易使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肾结石 患者本身免疫力相对低下,若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无形中增加了体内病菌增殖的发生风险,就会造成尿路感 染。尿培养细菌阳性是尿液存在细菌信号,术前尿培养细 菌检测阳性说明患者已存在尿路感染,在进行手术操作时 容易诱发细菌感染,且细菌含量较高,在进行手术操作时 容易诱发细菌扩散、感染,甚至发生脓毒症 [7] 。因此,术 前需完善患者尿常规一般菌培养检查,若明确存在泌尿系 统感染,且感染严重时可逆行插管或肾穿刺造瘘,待感染 控制后方可进行手术。
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整体身体 条件较差,手术切口不易愈合,易导致细菌滋生和术后感 染 [8]。医院是各种病原菌聚集的场所, 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越高。故应加强对患者术后的监控和 护理管理,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必须严格检测 血糖, 及时调整降糖药物, 尽可能缩短住院时间。 PCT 可 用于评价患者感染情况, CRP 可明确细菌感染或排除细菌 感染, PCNL 手术不可避免会造成术中创伤,术后炎症、 应激指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为术后感染病原菌入侵 创造了条件, 入院时血清 PCT、CRP 水平升高提示患者已 存在细菌感染或炎症反应, 加之 PCNL 手术不可避免会造 成术中创伤, 更易导致术后感染发生 [9-10],故针对术前炎症 因子水平较高者,要合理使用抗炎、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及时控制患者炎症反应,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综上,年龄≥60 岁、结石直径≥3.5 cm、手术时间 ≥ 2 h、感染性结石、术前尿培养阳性、术前未预防性使用 抗生素、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长及入院时血清PCT、CRP 水平高均为影响肾结石患者 PCNL 术后出现感染性并发症 的危险因素,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预 防和治疗,以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陈春胜, 史南, 黄永湘, 等 . 老年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的并发症 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 2017. 23(2):122-124.
[2] 徐炳福 , 刘兰 , 郭香丽 , 等 . 临床内科疾病诊断与护理 [M]. 昆明 : 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4: 273.
[3] 杨光文 , 罗洪星 , 胡宇 , 等 . 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 脓毒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医学创新 , 2023. 20(7): 149-152.
[4] 于胜永 . 影响肾结石患者 PCNL 术后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分 析 [J]. 中外医学研究 , 2022. 20(21): 70-73.
[5] 吴紫扬 , 陈少锴 , 林宝东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患者并发尿源 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 2022. 35(5):803-805.
[6] 应建新 , 尹国红 , 季士本 .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发生尿路感 染预警模型的建立 [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2021. 26(12): 1042-1046.
[7] 林玮键 , 罗彦斌 , 龙永福 , 等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 石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指标分析 [J]. 国际泌 尿系统杂志 , 2020. 40(6): 1027-1030.
[8] 杜建辉 , 向芹 , 杨振琪 , 等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尿源性脓毒 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2021. 41(1): 49-52
[9] 庞华 , 边建华 , 刘文杰 , 等 . 上尿路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 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血清PCT、TNF-α 和外周血WBC 的预测价 值 [J]. 中华养生保健 , 2023. 41(4): 15-18.
[10] 卓林 . 血清 CRP、PCT 水平与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 后尿路感染的关系 [J]. 中国现代医生 , 2022. 60(29): 38-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