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中医综合护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8 14:36: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松滋 市中医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10 月收治的 10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 ,每组 50 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颈椎牵引联合中医综合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4 周。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情况, 治疗前与治疗 4 周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 )评分,血 清白细胞介素 -1β、肿瘤坏死因子 -α 及内皮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 治疗 4 周后两组患者 VAS 、NDI 评分均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指麻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 、 肿瘤坏死因子 -α 、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 );两组患者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消失时间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减轻疼痛, 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改 善颈椎功能障碍,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正清风痛宁,中医综合护理,牵引治疗,炎症因子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椎间盘椎体关节退行性病变引 发的一种颈椎病,初期症状包括颈肩背部疼痛、上肢沉 重酸软无力等,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神经根型颈椎 病属于“痹症”范畴,患者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气血瘀 滞,导致颈项背肩疼痛、紧张僵硬及手指麻木,因此在治 疗上应注重助气活血、温经通络 [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 疗主要以中药、颈椎牵引等非手术治疗方式为主,颈椎牵 引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以增加椎间隙、放松颈后部 肌肉、松解神经根压迫为目的,但单一进行颈椎牵引治疗 不能完全治愈患者病症且疗效维持时间短 [2] 。正清风痛宁 是一种中成药制剂,由青风藤加工提取而成,青风藤药性 苦温辛,温达肝脾,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证,症见肌肉酸痛,关节 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等 [3] 。对于神经根型颈 椎病患者,将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联合,可促进病情更 快恢复。中医综合护理中按摩、温和灸、局部热敷等方法 有利于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促进颈椎活动功 能恢复 [4]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 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松滋市中医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10 月收治的 10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 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36、14 例;年龄 36~69 岁,平均 (49.21±5.25 )岁;病程 2 个月 ~8 年,平均(8.19±1.57 ) 个月;病变节段:单节段 19 例,双节段 20 例,三节段及 以上 11 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34、16 例;年龄 37~70 岁,平均(50.19±4.95)岁;病程 1 个月 ~7 年,平 均(7.97±2.09)个月;病变节段:单节段 17 例,双节段 23 例,三节段及以上 1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 ①西医符合《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 (2018 )》[5] 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者,中医符合《中 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 ·项痹(颈椎病)》[6] 中关于“项痹” 的诊断标准者;②神经根周围骨质增生者;③对研究使用 药物无过敏反应者;④颈部和患侧上肢肢体疼痛、麻木者 等。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心脑血管病史者;②存在颈部骨 折、脱位等病症者;③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疾病者等。所有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已知悉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 书,松滋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实施。

  1.2治疗与护理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颈椎牵引治疗:患者取 坐位,利用微电脑牵引治疗仪(四川省帝斯曼科医疗科技 有限公司,川械注准 20182260096.型号:DSM-TQY-02 ) 进行间歇牵引,患者颈部向前倾斜约 15 ° ,保持端坐姿 位,充分放松全身肌肉,将枕颌牵引带调节至适合颈围后 固定好患者颈部,牵引质量为 5~10 kg ,一般不超过患者 体质量的 6 %,20 min/ 次,2~3 次 / 周,连续治疗 4 周。观 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定点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43020280 , 规格: 1 mL ∶25 mg)治疗,对照患者影像学资料,结合 疼痛部位以确定定点穿刺部位,用注射器抽取正清风痛宁 注射液 2 mL后备用,以患者两颈椎棘突连线中点为标志 点,取标志点旁开 3 cm 为介入点,按压有压痛时,将注 射器快速刺入皮下,待患者有明显酸胀感时缓慢推注药 物,1 次 /d,连续治疗 4 周。患者首次注射后,需要保持 静坐 10 min,观察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

  1.2.2 护理方法 于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中医综合护 理:①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颈部运动,包括头部前屈后 伸运动、旋颈望踵、回头望月等动作;②提醒患者控制 饮食,多食用寒温相宜的食物;③利用按压、揉、拍等 手法,选取肩井、天宗、秉风等穴位进行按摩;④选择 大椎、肩井、天宗等穴位进行温和灸,20 min/ 次,1 次 /d; ⑤使用配方中药热敷局部,并加以烤灯照射, 30 min/ 次, 2 次 /d;⑥采取移情解惑法、暗示法、情志引导法等情志 护理方式,缓解患者疼痛。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痊愈:患 者的颈肩背部疼痛、上肢沉重酸软无力等临床症状全部 消失,颈部活动恢复正常,日常活动与工作不受影响; 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或基本消失,仍存在头 痛、眩晕等,劳累和天气变化也会引起颈部活动轻度不

  适;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未显著改善,无法 自主进行日常颈椎活动与正常工作 [6] ,总有效率 = 痊愈 率 + 有效率。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 4 周后疼痛 程度、颈椎功能,以及手指麻痛缓解时间、椎间孔挤压 试验阳性消失时间,其中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 )[7] 评估,总分为 0~10 分,分值越低,则疼痛感觉 越轻;颈椎功能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 NDI )[8] 评 估,量表总分 0~50 分,评分越高,则颈椎功能障碍越严 重。③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分别于治疗前和治 疗 4 周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进行离心处理 (3 500 r/min,15 min),取上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 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肿瘤坏死因子 -α 水平。血液采集 和检测方法同上,抗凝处理,取血浆,采用放射免疫分析 法检测血浆内皮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 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两组患者 VAS评分、NDI评分及典型症状缓解时间 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4 周后两组患者 VAS、NDI 评分 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指 麻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 疗 4 周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 -1β、肿瘤坏死因子 -α 、内 皮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诸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诱发因素包括跌倒损伤、过度疲劳、不良姿势、偶感寒邪等,会出现颈肩背部疼痛、上肢麻木、肌肉紧张痉挛等 情况。以往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常采取牵引治 疗的方式,其是将患者颈椎牵引拉开,通过外力作用增加 椎间隙,促进突出组织复位,从而缓和对神经根的刺激和 压迫,消除组织充血肿胀;但该疗法无法完全消除组织间 的无菌性炎症,疗效不佳且患者远期复发率高,预后较 差。临床常用热敷、推拿、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技术进行 干预,推拿可促进组织修复、加快血液循环;穴位按摩可 刺激局部,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热敷可以促进颈部 肌肉放松,从而减轻患者疼痛。多种中医护理干预可驱散 风邪、解除痉挛、活血化瘀、濡养经脉达到通则不痛的 疗效 [9]。

  中医理论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项痹”范畴,多 为正气不足,外邪侵袭项背肌肤,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 与体虚湿寒有关,故多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行气止痛为 治法。正清风痛宁是以传统抗风湿中药材青藤碱为原料制 成的现代中药注射液,具有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 从中医理论上来讲,其主要用于风寒湿邪侵袭而引起的痛 症,能够有效缓解关节疼痛肿胀、腰酸背痛、屈伸不利、 麻木僵硬等症状 [10]。本研究中,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 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NDI 评分均显著低于 对照组,手指麻痛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提示正清风 痛宁定点注射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临 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镇痛效 果确切,有利于患者预后。

  颈椎疾病的发生与机体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颈椎 的生理疼痛会诱发患者应激反应,从而促进炎症因子的表 达。定点注射主要采用控制炎症的药物或配方及定点穿刺 技术,将药物精准地注射到病变部位,进而起到控制炎症反 应、缓解疼痛的效果,此法主要强调精准介入给药,为临 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疼痛提供新的 思路和方法 [11]。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比, 观察组患 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1β、肿瘤坏死因子 -α、内皮素水平均显 著降低,提示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中医综合护理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利于病情好转。正 清风痛宁含有的青藤碱是一种非甾体抗炎活性物质,是通过下调突变型 p53 来抑制炎症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作用,诱 导细胞凋亡,减少颈椎间盘周围组织局部炎症细胞浸润, 具有较强的镇痛、消肿、抗炎的功效 [12]。

  综上,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可以有 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改善 颈椎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对 指标的评价不够全面,未针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需 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冯天笑 , 李康健 , 于大伟 , 等 . 中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的现状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 , 2022.25(20): 2525-2533. 2540.

  [2] 邓婉桦 , 陈碧玉 , 陈双妹 . 手法治疗联合电动牵引治疗神经根型 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J].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021. 46(2): 187-190.

  [3] 高传勇 , 张加永 , 朱丽丽 . 应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针刀治 疗老年肩袖损伤合并肩周炎的临床分析 [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2. 28(6): 1369-1373. 1378.

  [4] 高展 . 中医综合护理对颈椎病急性期 ( 血瘀气滞型 ) 的疗效观 察 [J].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 8(28): 237-238.

  [5] 杨子明 , 李放 , 陈华江 . 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 共识 (2018)[J]. 中华外科杂志 , 2018. 56(6): 401-402.

  [6] 章薇 , 李金香 , 娄必丹 , 等 .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 ·项痹 ( 颈椎 病 )[J]. 康复学报 , 2020. 30(5): 337-342.

  [7] 严广斌 . 视觉模拟评分法 [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 电子版 ),2014. 8(2): 273.

  [8] 伍少玲 , 马超 , 伍时玲 , 等 .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的效度与信 度研究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08. 23(7): 625-628.

  [9] 黄雪莉 , 方云添 , 罗美凤 . 中医护理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 用效果评价 [J]. 河北中医 , 2016. 38(9): 1413-1415.

  [10] 黄智胜 , 宋佳洋 . 电致孔透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 椎病的临床观察 [J]. 中医药导报 , 2017. 23(11): 110-111. 114.

  [11] 万翠红 , 王积义 . 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性颈 椎病的疗效 [J]. 江苏医药 , 2019. 45(7): 707-709.

  [12] 李鑫 , 魏艳霞 , 谢志忻 , 等 . 青藤碱抗炎镇痛药效作用及其机制 研究 [J]. 中药材 , 2017. 40(10): 2445-24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92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