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观察推拿联合摇摆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给予推拿联合摇摆松动技术治疗,推拿组则给予推拿联合牵引颈部肌群治疗。每日治疗 1 次,治疗 10 次为 1 个疗程。于治疗 2 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7.1%,推拿组为 87.5%,经统计学比较后发现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推拿组(P< 0.05)。结论 推拿联合摇摆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病情、加速颈椎功能恢复。
关键词: 推拿;摇摆松动技术;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文引用格式:苏国栋. 推拿联合摇摆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137-138.
0引言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常见类型之一,患者多因神经根受各种因素侵袭损伤而导致其支配区域感觉、运动及反射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包括头颈肩臂痛。常伴有放射痛、烧灼感、麻木等不适,部分患者还有少汗、怕冷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1]。我科联合采用推拿及摇摆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发现临床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
研究资料。共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2 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120 例,均符合 1994 年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标准。入选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颈肩臂疼痛、麻木、酸胀、抬举无力或感觉异常等,X 线片及 CT 检查提示患者颈椎存在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颈椎间隙狭窄、椎问孔变小、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或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等异常;患者排除标准包括:颈椎有骨折、脱位、结核、肿瘤等;合并心脑血管、肝肾或造血系统严重疾患、精神病或伴有妊娠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详见表 1,表中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发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推拿组患者给予推拿治疗。具体操作包括:
①舒筋法,治疗师单手按揉患者风池、肩井、肩中俞、肩外俞、曲池、手三里、合谷、小海、内关、外关等穴。以拿法放松患者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肌肉约 8-10 min,再按揉颈项部, 并配合推桥弓、推肩背手法,手法力度以局部皮肤潮红、发热为宜;②拔伸旋转扳法,嘱患者取坐位,治疗师双手分别置于患者颌下及枕后,使其头颅保持中立位,下颌内收,颈略前屈 100,协凋用力向上牵引 1-2 min,同时嘱患者在无阻力情况下进行颈部左右旋转、倾斜训练,手法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治疗时间持续 5-8 min,治疗结束后给予 15 分钟颈部牵引治疗。上述治疗每日 1 次,每次 40-50 min,治疗 10次为 1 个疗程 [2]。
治疗组患者在推拿组基础上,给予摇摆松动技术。首先治疗颈部及肩胛部,肩关节外展 90°,治疗师立于患者身旁,一手握住患者的手指,另一首辅助于患侧肘关节上,令患者肘关节伸展,此时治疗师握住患者手指的手开始快速上下抖动,频率要快,在抖动时加以牵伸肩关节。在肩关节外展130°时,继续重负上述动作,抖动持续时间以 1-2 min 为宜。上肢症状重者加以上胸廓的摇摆松动技术。患者取端坐位, 躯干及上胸廓挺直,双手交叉置于脑后,治疗师双手放于患者肩关节处,用膝关节辅助顶住患者胸椎 3、4 节位置,用双手牵拉住上胸廓做左右的摇摆松动1-2 min,同样的方法在做前后的摇摆松动 1-2 min。隔天治疗 1 次,3 次为 1 个疗程, 共治疗 l-2 个疗程。
1.3效果评价。
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前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分方法评定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 SPSS 18.0 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 χ 2 (%)检验,计量进行 t 检测( ±s)检验,P < 0.05 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增加, 治疗组疗效评分显著高于推拿组(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2。
3讨论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中老年疾病,但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颈椎病越来越年轻化,崔立津等的调查研究显示,29.1% 的中小学生存在颈椎异常。本病主要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及颈部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通过直接刺激压迫或炎症刺激影响血液运行,使颈部脊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发生功能或结构上的损害。
临床常将颈椎病分为五型: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症状为疼痛和麻木,伴有不同程度的颈部活动受限、发僵及患侧上肢发沉等 [3]。就取穴而言,百劳又名颈百劳,出自《针灸集成》,位于大椎穴直上 2 寸,后正中线旁开 1 寸;上百劳位于百劳穴直上 1 寸。根据脊神经解剖定位分析,百劳、上百劳所处的解剖位置正好位于颈神经C4-C5 处,是臂丛神经的发出之地,按摩百劳、上百劳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受压症状;另外,百劳、上百劳是岭南己故著名针灸家司徒铃教授治疗颈椎病的经验穴。吴穆用百劳穴治疗颈源性手麻,疗效显著。刘志顺等针刺颈百劳为主治疗上肢麻木,取得良好疗效。其余穴位分别位于胆经、小肠经、膀胱经、大肠经、三焦经之上,取其“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之意。就手法而言,推拿手法作用于肌肉有一定层次 [4]。不同类型的手法作用于不同的肌群,攘法、按揉法、拿捏法主要作用于颈项部浅肌群如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有利于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一指禅推法、弹拨法、摇法、扳法、拔伸法主要作用于颈项部深肌群如斜角肌、头夹肌等,同时摇法、扳法、拔伸法可调整椎间盘与神经根的位置、调整钩椎关节、恢复正常的颈椎关节解剖序列,从而使引起神经受压的根本原因得以解除而改善疼痛、麻木的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推拿手法在用力方式上也很有讲究,如扳法要求用闪动力,即“寸劲”作用于关节,不可使用暴力、蛮力等;拔伸法要求的是稳而持续,一般需拔伸 10-15 s,收势时也应速度缓慢,不能瞬间放手。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推拿联合摇摆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加速患者病情缓解、促进颈椎功能恢复,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余清云.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16(1):156-157.
[2]周凡媛 , 刘福水 , 吴翔, 等.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
Meta 分析[J]. 中医药通报 ,2016,15(2):37-39.
[3]吴红晓. 推拿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J]. 光明中医,2016,31(10):1440-1441.
[4]罗荣彬, 陈荣秋 , 李青泉 , 等. 推拿配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5):412-413.
《推拿联合摇摆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4/2018111404174082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