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在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该院收治的 84 例行血液透析的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给 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 [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 (ESCA) ] 评分、生命质量 [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 ] 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血液透析管理能力、用药 管理能力、并发症管理能力、饮食管理能力及运动锻炼管理能力等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两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评分及 ESCA 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各维度 GQOLI-74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9.52%,低于对照组的 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行为转变理 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应用于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可提高疾病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 率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Application effects of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guid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SUN Lijie, MA Cuiyun, ZHAO Kang*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of Puyang Oilfield General Hospital, Puyang 457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guid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84 patient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who underwent hemodialysis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October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2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guid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The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score, the self-care ability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 score, the quality of life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I-74)] scor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scores of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such as hemodialysis management ability, medication management ability, complication management ability, diet management ability and exercise management abilit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self-concept, self-care responsibility, self-care skills, health knowledge and ESCA total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GQOLI-74 scores of physical health, mental health, social function, material life and other dimension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2%, which was lower than 26.19%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guid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for th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can improve the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scores, the self-care ability score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Acute renal failure; Hemodialysis; Behavior change theory; Comprehensive nursing; Disease management ability; Self-care ability; Quality of life
肾衰竭是由全身性疾病或肾脏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引起的肾脏代谢紊乱性疾病。急性肾 衰竭是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肾生理功能快速降低或丧 失 [1]。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肾衰竭多采用血液透析排 出患者体内毒素,促使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 恢复正常,延长患者生命,但长期采取血液透析治疗会引发不良反应,故在血液透析期间给予合理有 效的护理措施意义重大 [2]。行为转变理论是基于患 者的具体需求, 对患者不良行为实施阶段性的干预, 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3]。本文观察行为转变理论指导 下的综合护理在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 84 例行血液透析的急性肾衰竭患 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中 急性肾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 [4]; 年龄 30~78 岁; 慢 性肾脏病史; 尿毒症终末期, 血液透析治疗时间 >3 个月。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恶 性肿瘤;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合并急慢性 炎症;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精神和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 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 对照组: 男 22 例, 女 20 例; 年龄 32~75 岁, 平均 ( 53.78±7.92 )岁;血液透析时间 5~58 个月, 平 均(28.04±5.35 )个月;原发疾病:糖尿病肾病 8 例,高血压肾病 14 例,尿毒症 13 例,其他 7 例。 观察组: 男 24 例, 女 18 例; 年龄 35~78 岁, 平均 ( 54.20±8.36 )岁;血液透析时间 3~54 个月, 平 均(27.32±6.60 )个月;原发疾病:糖尿病肾病10 例, 高血压肾病 12 例, 尿毒症 14 例, 其他 6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时间为
4 h/ 次, 2 次 / 周。血液透析期间,对照组实施常 规护理。血液透析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若 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与患者加强 沟通和交流,通过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 解患者负性情绪,以取得患者积极配合;加强健康 教育,向患者介绍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日常注 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等。
观察组给予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 具体如下: (1)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营 养师 1 名、护士长 1 名及专科护士 5 名,组织学习 行为转变理论知识, 以行为转变理论模型为框架, 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2)无意向阶段:①目 标与内容:该阶段患者对透析治疗、饮食控制、体 质量控制、液体摄入量、日常管理缺乏认知,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告知其血液透析期间饮食控制及液体摄入控制的重要性, 并对不良情绪患者进行心理辅导;②干预措施:深度访谈(30 min/ 次)、集体授课(40 min/ 次)、微信公众平台支持教育(1 次 / 周);③时间及频率:第 1 周, 4 次 / 周。(3)有意向阶段:①目标与内容:护理人员应给予引导加强饮食控制、体制量控制、液体摄入量及日常管理的意愿,指出不良饮食及不良健康行为的危害性,增强患者日常自我管理意愿;②干预措施:通过健康咨询、集中知识讲座及发放手册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③时间及频率: 第 2 周, 5 次 / 周。(4) 准备阶段:①目标与内容: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 包括合理搭配饮食、液体限制、规范健康生活方式 及体质量测量等行动;②干预措施:制订阶段性饮 食干预计划,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及集中健康教育, 并鼓励家属参与学习、监督,增强患者行为转变;③时间及频率:第 3~4 周,5 次 / 周。(5) 行动阶 段:①目标与内容:制订健康管理、饮食管理等转 变目标,并指导患者掌握规范液体摄入、体质量测 量等,针对患者个人情况制定不同的个性化转变方 案;②干预措施:采用微信支持给予患者行为改变 引导,家属支持监督患者日常管理情况,同伴支持 教育鼓励患者之间相互分享自我管理经验;③时间 与频率: 第 5~8 周, 5 次 / 周。(6)维持阶段: ①干 预目标与内容:定期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对于 患者自护行为改变的努力和成绩及时给予肯定,针 对自护行为未达到较好改变效果的患者,分析其存 在的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②干预措 施:对患者加强日常不良健康行为、饮食习惯、液 体量摄入加强随访管理,可通过电话、微信、家庭 访视及门诊随访的方式,并定期组织病友活动,以 此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③时间与频率:第 9~24 周,2 周 / 次。
两组均连续护理 24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管理 能力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疾病管理能力量表评估, 内容包括血液透析管理能力(5 个条目) 、并发症 管理能力(4 个条目)、用药管理能力(4 个条目)、 运动锻炼管理能力(4 个条目) 及饮食管理能力(5 个条目) ,每个条目 0~4 分,分数越高疾病管理能 力越强。(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 [5] ,内 容包括自我概念(9 个条目) 、自护责任感(8 个 条目) 、自我护理技能(12 个条目)及健康知识 水平(14 个条目) ,每个条目 0~4 分,总分 0~172 分,分数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3)比较两组 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 卷(GQOLI-74) 评估 [6], 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躯 体健康、物质生活及社会功能等 4 个维度,各维度 均为 0~100 分,分数越高生命质量越好。(4)比 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血液透析期间失衡综合 征、血压异常、肌肉痉挛及心律失常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 前,两组血液透析管理能力、用药管理能力、并 发症管理能力、饮食管理能力及运动锻炼管理能 力等疾病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 护理后, 两组血液透析管理能力、用 药管理能力、并发症管理能力、饮食管理能力及 运动锻炼管理能力等疾病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 ESCA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 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 知识评分及 ESCA 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护理后, 两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 ESCA 总分均高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 GQOLI-74 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 各维度 GQOLI-74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护理后,两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各维度 GQOLI-74 评分均高 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 为 9.52%(4/42), 明 显 低 于 对 照 组 的 26.19% (11/4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主要 手段,但透析期间易引发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存 率和生命质量 [7]。近年来人们对医护服务要求逐渐 提升,但常规护理多以疾病为中心,难以满足患者 生理、心理需求。
行为转变理论是全面支持的护理模式,将护理 干预过程分为无意向、有意向、准备、行为及维持 阶段,根据患者需求和行为变化过程采取对应的综 合护理 [8-9] 。疾病管理强调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使患者本人对自身健康承担责任。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观察组血液透析管理能力、用药管理能 力、并发症管理能力、饮食管理能力及运动锻炼管 理能力评分,各项 ESCA 评分及总分,以及各维度 GQOLI-74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分析原因为行为转变理论的综合护理可指 出患者的不良饮食及不良健康行为的危害性,帮助 患者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制订科 学、合理的方案指导患者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可 提高患者自身对疾病的管理能力 [10]; 且通过分阶段 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满足患者生理、心理 需求,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及依从性,从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配合治疗, 提高患者自护能力 [11] ;并 通过透析治疗、饮食控制、体质量控制、日常管理 及不良心理等方面的综合护理, 保证护理的连续性、 整体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进而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风险。
综上所述,行为转变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护理应 用于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可提高疾病管理能力 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 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毋欣桐 . 综合护理干预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3):177.
[2] 侍珍珍,唐景凤,庄静 .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管理依从行为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2):169-172.
[3] Stacey G, McGarry J, Aubeeluck A, et al. An integrated educational model for graduate entry nursing cirriculum design[J]. Nurse Educ Today, 2014. 34 ( 1 ): 145-149.
[4] 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 . 实用内科学(下册) [M]. 14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37-1352.
[5] Kcamy B, Fleischer B.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measur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J]. Res Nurs Health, 1979. 2 ( 1 ): 25-34.
[6] 佚名 .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J]. 临床荟萃,2009.24(9):763-763.
[7] 曹玉芝 . 阶段变化护理干预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管理能力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14):27-29.
[8] 冯伟平,苏彦,张东成,等 .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长 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1):140-143.
[9] 周丽丽 . 基于动机行为转变的康复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 [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8):2170-2176.
[10] 田兴,苗金红,姚岚,等 .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 [J]. 实用医 技杂志,2020.27(1):131-133.
[11] 童赟,胡国玉,林泽文,等 .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应用 [J]. 护理学报, 2016. 23 (14):41 -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