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该院收治的 92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6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上给予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 [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 ] 评分、出血次数、止血时间、住院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自护技能、健康知识等 ESC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提高自我自护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出血次数,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 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Application effects of behavior change theor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UI Liangliang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of Zhumadian Central Hospital,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92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9 to October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6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 nursing. The self-care ability scor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 the number of bleeding, the hemostasis time,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ESCA scores of self- care responsibility, self-care concept, self-care skills and health knowledg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hemostasis tim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bleeding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behavioral change theory nursing in the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an improve the self-care ability scor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educe the number of bleeding, shorten the hemostasis time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Behavior change theory; Nursing; Self-care ability; Bleeding; Complication
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等特 点,可引发失血性休克或脏器衰竭,严重威胁患者 的生命安全 [1]。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后会引起黑便、 呕血、贫血等症状,多数患者会产生紧张、焦虑情 绪,自我护理能力不足,继发性感染、吸入性肺炎 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不利于疾病治疗和病情康 复 [2]。常规护理难以满足患者多样化康复需求,达 不到预期效果 [3]。行为转变理论将个体行为变化过程分为前意图、意图、准备、行动和维持5个阶段[4]。 本文观察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 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 本院收治的 92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 究。纳入标准: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 流程专家共识》中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 [5] ,并经 内镜、实验室检查确诊。排除标准:伴肝肾功能不 全;存有严重认知障碍;病历资料不全。患者及其 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 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6 例。观察组男 24 例, 女 22 例; 年龄 25~68 岁, 平均(50.86±2.34) 岁; 体质量指数 19.6~28.1 kg/m2 ,平均(23.51±0.97) kg/m2 ;病因:消化性溃疡 15 例,食管胃底静脉曲 张破裂 12 例,急性胃黏膜病变 10 例,急性糜烂性 胃炎 9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12 例,高中 18 例,专科及以上 16 例。对照组男 25 例,女 21 例; 年龄 25~69 岁, 平均(50.89±2.30) 岁; 体质量指 数 19.4~28.2 kg/m2 ,平均(23.56±0.93)kg/m2 ;病 因:消化性溃疡 16 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13 例,急性胃黏膜病变 11 例,急性糜烂性胃炎 6 例;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13 例,高中 19 例,专科及 以上 1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保持病房温度 在 24~26 ℃, 湿度在 50%~60%; 向患者详细讲解 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严 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体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 对症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行为转变理论护理。 (1)组建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小组。由 1 名护士长 (负责护理方案的策划和制订) 、5 名责任护士(负 责护理方案的实施)组成,全面评估、分析患者病 情和自我护理能力后制订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措施。 (2) 无意图期。入院第 1 天,采用图片、幻灯片 等形式,给予患者健康宣教,主动讲解疾病相关知 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培养其自我行为管 理意识。(3)意图期。入院第 2 天,与患者进行 一对一交流,采用视频、案例介绍等形式,再次强 调疾病的危害性和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4)准 备期。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 给予其安慰和鼓励, 介绍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对于出现 黑便、呕血的患者,及时清理其血迹和排泄物,减 轻心理刺激,待患者情绪稳定后,与其共同制订护 理方案。(5)行动期。①呼吸道护理。抬高床头 10° ~30°,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 分泌物,松开衣领。②用药护理。关注消化道出血 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嘱患者严格按时按量服 药,依据患者病情遵医嘱及时调整药量。③饮食护 理。出血较多者禁食禁水,适当补充营养,停止出 血后,给予患者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 物,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忌食生冷、油炸食物。④自我管理。教会患者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 生,嘱其每日清晨和入睡前检查口腔情况,教会患 者按摩腹部,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便秘。(6) 维持期。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 1 次,嘱患者继续坚 持已形成的良好生活习惯,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疾病 管理,监督患者日常用药、饮食,巩固已建立的健 康行为。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 能力评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 评估 [6] ,包含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自护技能、 健康知识 4 个维度, 每个条目 0~4 分, 总分 172 分, 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护理能力越强。(2)比较两组 出血次数、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3)比较两组 并发症发生率。(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运用 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 评价 [7] ,包括护 士工作能力、护理服务态度和操作技术等 19 条目, 采用 1~5 分计分法,分值范围 19~95 分,分为非常 满意(≥ 77 分)、满意(58~76 分)、一般满意 (39~57 分)、不满意(≤ 38 分)。满意度 =(非 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 ESCA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 组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自护技能、健康知识等 ES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自护技能、 健康知识等 ESC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康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止血时间、住院 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4.35%,低于对照组的 19.57%,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5.65%,高于对照组的 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危重,且发展较快,可 引发休克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8-9]。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促进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康 复成为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强 调个体行为变化的过程和个体需求,给予患者针对 性护理,以增强个体健康意识。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护责任感、自护概 念、自护技能、健康知识等 ESCA 评分和护理满意 度均高于对照组,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 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 组。分析原因为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在个体行为变化 动态过程中实施不同阶段的针对性护理,以满足患 者生理和心理需要 [10-11]。无意图期和意图期加强健 康宣教,可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的重要 性,激发自我护理的内在潜能和动机,增强自我护 理意识[12-13]。准备期与患者共同制订护理实施方案, 并通过深入访谈、成功案例的介绍等方式,给予患者相应心理疏导,能够改善患者消极情绪,增强其 康复信心,进而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行动期通过 呼吸道管理、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措施,能最大程度 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助于控制出血,促进病情 康复 [14-15]。维持阶段通过定期随访,并鼓励家属参 与患者疾病管理,可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从而提 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 出血患者可提高自我自护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减少出血次数,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 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张麦娟 . 多学科合作护理干预对肝硬化食管 -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 18 ): 3161-3163.
[2] 夏军香,孙心爱,李汾香 . 个体化细节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19( 14 ): 2482-2483.
[3] 郝雁翎,蔡晓晶 . 护患沟通技巧在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及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17( 15 ): 2240-2242.
[4] 王伶俐,赵军茹 .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J]. 临床医学研 究与实践, 2021.6 ( 4 ): 177-179.
[5]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等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 程专家共识 [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41 ( 1 ): 1-10.
[6] 刘延锦,余溯源,郭丽娜,等 . 汉化修正版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用于成年人群中的信效度研究 [J]. 重庆医学,2018. 47(33 ): 4266-4269.
[7] 牛洪艳,倪静玉,张玲,等 . 护理满意度量表在临床住院病人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 [J]. 护理研究,2016.30(3): 287-290.
[8] 汪永华,杨会,杨新利,等 . 基于微信群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对上消化道出血出院患者疾病认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J]. 医 学临床研究,2020.37( 10 ): 1585-1588.
[9] 赵婷,李权春,宋晓,等 .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 ( 17 ): 2184-2187.
[10] 付明霞, 兰云 . 精细化护理对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 ( 33 ): 3759-3762.
[11] 郎影, 赵磊, 韩维, 等 . 循证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2019.16(8): 169-172.
[12] 周晓英,白雪,赵清天 .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用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的价值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29(3 ): 322-325.
[13] 李彩红, 王晓岚 . 临床护理干预对急诊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 21(5 ): 861-864.
[14] 张蔚蔚 . 基于认知内化为导向的目标执行护理方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0):3768-3771.
[15] 周子华,陆豫,姚玉红,等 . 基于循证医学的优质护理服务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中的应用 [J]. 长 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5 ): 1060-10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9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