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行 PCI 后发生微血管阻塞的影响因素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14:31: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分析就诊延迟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发生微血管阻塞(MVO) 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2 年 2 月该院收治的 106 例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所有患者均行 PCI 治疗, 于 1 周后进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并采用 COX 多元回归分析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行 PCI 后发生 MVO 的影响因素。结果: 1 周后 CMR 检查结果显示,106 例 STEMI 患者中, 发生 MVO 52 例, 占 49.06%, 设为发生组, 未发生 MVO 54 例, 占 50.94%, 设为未发生组; 单因 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性别、年龄、心率、体质量指数(BMI) 、高血压、心功能分级、糖尿病、梗死前心绞痛、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心肌肌钙蛋白 -I(cTnI) 、支架段直径、支架段长度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发生组高水平 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高 Gensini 评分、前壁心梗、无侧支循环、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 COX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 MPV、高 Gensini 评分、前壁心梗、无侧支循环、罪犯血管为 LAD 均为 影响 STEMI 患者发生 MVO 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 P<0.05)。 结论: 高水平 MPV、高 Gensini 评分、前壁心梗、无侧支 循环、罪犯血管为 LAD 均为影响行 PCI 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发生 MVO 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就诊延迟,急性,心肌梗死,微血管阻塞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 in STEMI patients with delayed PCI

  WANG Ruifang, WANG Wenyua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Puyang People’s Hospital, Puyang 457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 (MVO) in patients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undergoing delaye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106 patients of STEMI with delayed treatment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9 to February 2022. All patients underwent PCI treatment. The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was performed 1 week later. COX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VO in the STEMI patients with delayed PCI. Results: 1 week later, the CMR examin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106 patients with STEMI undergoing delayed PCI, 52 cases (49.06%) had MVO, which was designated as occurrence group; 54 cases (50.94%) did not have MVO, and were designated as non-occurrence group.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ccurrence group and non-occurrence group in gender, age, heart rate, body mass index (BMI), hypertension,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diabetes, preinfarction angina, 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 proBNP),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stent segment diameter, and stent segment length ratio (P>0.05). The proportions of high-level mean platelet volume (MPV), high Gensini score,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bsence of lateral extremity circulation, and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branch (LAD) as the culprit vessel in the occurrenc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occur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X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 levels of MPV, high Gensini score,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bsence of lateral extremity circulation, and LAD as culprit vessels were all risk factors for MVO in the STEMI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HR>1. P<0.05). Conclusions: High levels of MPV, high Gensini score,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absence of lateral limb circulation, and LAD as the culprit vessel are all risk factors of MVO in the STEMI patients with delayed PCI treatment.

  【Keyword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Delayed treatmen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心内科危 急重症,缺血性胸痛是其典型症状,且胸痛持续时 间 >20 min, 但超过 1/3 的 STEMI 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超过 12 h,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1] 。国内最新指 南推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 STEMI 首 选治疗措施,能有效提升 STEMI 救治成功率 [2] 。已 知经 PCI 或溶栓治疗后,仍有 30%~37% 患者心肌 未得到有效灌注 [3]。而重度微循环功能障碍引起微 血管阻塞(MVO)是造成无复流的主要原因 [4], 可显著提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5] 。本文分析 106 例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 PCI 后发生 MVO 的影 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2 年 2 月 本院收治的 106 例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进行前瞻 性研究。纳入标准:经超声心电图或心脏磁共振成 像(CMR)检查首次确诊 STEMI[6] ;发病至就诊时 间 >12 h; 符合 PCI 指征并接受治疗; 1 周后可接 受 CMR 检查。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 心肌梗死病史;临床资料不完整;意识障碍,无法 配合完成研究; CMR 检查禁忌;合并心肌炎。患 者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KY2019-02-003)。106 例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中, 男 67 例, 女 39例; 年龄 45~76 岁,平均(54.64±4.53)岁。

  1.2 方法 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一般 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心率、体质量指数 (BMI) 、高血压(有、无) 、糖尿病(有、无) 、 梗死前心绞痛(有、无) 、前壁心梗(是、否) 、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罪犯 血管 [ 右冠状动脉(RCA) 、左回旋支(LCX)、 左前降支(LAD) ]、支架段直径、支架段长度、侧 支循环(有、无) 、血清学指标 [ 采集患者空腹肘 静脉血 5 mL,3000 r/min 离 心 10 min, 离 心 半 径10 cm,取血清,采用心脏标志物检测仪(罗氏诊 断公司,国械注进 20152220151.cobash232) 测定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心肌肌钙蛋 白 -I(cTnI) 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美 国雅培公司,国械注进 20182220107.CELL-DYN Emerald 22) 测定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 水平、 Gensini 冠脉狭窄程度评分 [ 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 所规定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记分分段评价标准,将 犯罪血管依次分为右冠、回旋支、前降支、左主 干,依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周围正常血管直径 与狭窄部位直径的比值)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狭 窄 ≤ 25%、26%~50%、51%~75%、76%~90%、 91%~99%、100%, 分别计为 1、2、3、4、8、32 分。 根据不同冠脉分支将以上得分乘以相应系数,各病 变支得分相加即为 Gensini 评分 ]。

  1.3 观察指标 (1) 就诊延迟患者术后 MVO 发 生情况。MVO 判断标准: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 血流分级≤ 2 级、心肌灌注呈色等级 <2 级或 TIMI 血流分级为 3 级。(2)影响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PCI 后发生 MVO 的单因素分析。(3)影响就诊延 迟 STEMI 患者 PCI 后发生 MVO 的 COX 多元回归 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采用 COX 多元回归分析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发生 MVO 的危 险因素,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术后 MVO 发生情况 1 周后 CMR 检查结果显示, 106 例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中, 发生 MVO 52 例, 占 49.06%, 设为发生组, 未发生 MVO 54 例,占 50.94%,设为未发生组。

  2.2 影响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术后发生 MVO 的 单因素分析 发生组性别、年龄、心率、BMI、高 血压、心功能分级、糖尿病、梗死前心绞痛、NT- proBNP、cTnI、支架段直径、支架段长度与未发生 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发生组 的高水平 MPV、 高 Gensini 评分、前壁心梗、无侧 支循环、罪犯血管为 LAD 的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3 影响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 PCI 后发生 MVO 的 COX 多元回归分析 以 STEMI 患者是否发生 MVO 为因变量(是 =1.否 =0) ,将表 1 中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 2;以 COX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 MPV、 高 Gensini 评分、前壁心梗、无侧支循环、罪犯血管 为 LAD 均为影响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发生 MVO 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P<0.05)。 见表 3.
\


 
  3 讨论

  研究显示,尽早恢复病变血管血流是挽救 STEMI 患者存活心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但即使 冠状动脉再次开通,心肌损伤发生率仍高达 65%, 相关研究显示, MVO 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 研究结果显示, 106 例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中, 发 生 MVO 52 例,占 49.06%,未发生 MVO 54 例,占 50.94%, 提示就诊延迟 STEMI 后患者 PCI 后发生 MVO 的风险较高,这一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似 [7]。 因此,早期确定其影响因素,给予相应干预措施有 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预后。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 发生组性别、年龄、心率、 BMI、高血压、心功能分级、糖尿病、梗死前心绞痛、 NT-proBNP、cTnI、支架段直径、支架段长度与未发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COX 多元回 归分析显示,高水平 MPV、 高 Gensini 评分、前壁 心梗、无侧支循环、罪犯血管为 LAD 均为影响就 诊延迟STEMI患者发生MVO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 (1)高水平 MPV。MPV 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血小板大小及活性,高反应性且较大的 MPV 会促进冠状动脉血栓生成,加快病情进展,MPV 升高 (≥ 11.0 fL)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更高 [8]。 此外,血小板凝集会促进血栓烷 A2、5- 羟色胺表 达, 使微血管发生痉挛, 进一步加重 MVO[9]。(2) 高 Gensini 评分:Gensini 评分能客观反映冠状动脉 病变严重程度 [10], 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有关。(3)前壁心梗。前壁心梗可导致严重、持久的心肌坏死,引起患者心排血量降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出现 心力衰竭, 增大心室重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 导致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更易发生 MVO[11-12]。(4) 无侧支循环。无侧支循环患者发生 MVO 的风险是有侧支循环患者的约 1.5 倍,可能与形成侧支 循环能改善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状态及临床症状有 关 [13]。(5)罪犯血管为 LAD。不同罪犯血管诱发的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心电图表现有所差异,罪犯血管为 LAD 时 MVO 发生率远高于 LCX、RCA, 因LAD 相较于 LCX、RCA 供应心肌范围大、梗死面 积大,极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在一定程度上了增加 MVO 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高水平 MPV、 高 Gensini 评分、前壁心梗、无侧支循环、罪犯血管为 LAD 均为影响行 PCI 就诊延迟 STEMI 患者发生 MVO 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组 . 中国省、市和县级医院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就诊时间差异和延迟就诊的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循环杂志,2020.35(6):554-559.

  [2] 周鹤,裘淼涵,范鹏,等 . 围术期延时足量应用比伐芦定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 [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3):241-245.

  [3] 亢爱春,李阳,季汉华,等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PCI 术后无复流相关性研究 [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1):103-106.

  [4] 鲁香宇,李玄,李艳芹,等 . 中药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无复流心肌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9):5377-5379.

  [5] 曾健,陈杭,罗和川,等 .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心脏 MR 检出晚期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内出血预测主要不良心血管 事件的 Meta 分析 [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9. 16(4):215-219.

  [6] 范书英 . 2015 年《中国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STEMI ) 诊断治疗指南》要点解读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27):3268-3269.

  [7] 吴多益,许和平,孙娟,等 . 急性心肌梗死后就诊延迟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结局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3):1592-1597.

  [8] 姚秀, 宋宏庆 . 平均血小板体积 / 血小板比值对 2 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J]. 血栓与止血学,2021.27(6):1013-1014

  [9] 陈常兴,缪从良,洪江,等 . 血小板平均体积对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20.20(6):3631-3634.

  [10] 李永强 . 急诊 AMI 患者并发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的影响因素 及预后 [J]. 山东医药,2020.60(16):75-77.

  [11] 邢军辉, 王玮, 冯蕊涵, 等 . 急性心肌梗死后微血管阻塞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203-207.

  [12] 刘玉彬, 廖春梅, 庄燕妮, 等 .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老年急性前壁心梗伴失代偿性心衰疗效及对血清 NT-proBNPCopeptin 水平的影响 [J]. 河北医学,2022.28(3):498-503.

  [13] 张小新,李华华,陈善昌,等 . rhBNP 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 sST2、hs-cTnI、心功能的影响及其预后分析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18):4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49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