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及空腹血糖( FPG ) 、总胆固醇( TC ) 、三酰甘油 ( TG ) 、催乳素( PRL ) 、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100 例精 神分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利培酮治疗) 、观察组(帕利哌酮治疗) ,各 50 例。均治疗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PANSS 评分及神 经功能相关因子 [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 )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DNF ) ],糖脂代谢指标, 以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 ( SF-36 ) 评分。 结果 较治疗前, 治疗后两组患者 PANSS 评分降低,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 BDNF 、GDNF 水平均升高, 观 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 FPG 、TC 、TG 、PRL 水平及体质量均显著升高, 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较治疗 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相比于利培酮,帕利哌酮能够更有效缓解精 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调节神经功能,促进病情恢复,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糖脂代谢影响更小。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主要表现为 语言混乱、行为异常、无法辨别是非等症状,从而影响患 者生活质量。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是 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由于该药物具有缓解 症状、控制疾病进展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但该药物可能会 引起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体质量增加等,严重影 响疗效 [1] 。帕利哌酮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 5- 羟 色胺(5-HT)受体及多巴胺 D2 受体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从而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该药是基于 渗透控释口服给药系统制成的缓释制剂,可以保证药物的 稳定释放,降低药物血浆浓度峰值波动,从而降低了不良 事件的发生风险 [2]。本研究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 100 例, 进行不同药物治疗分组研究,旨在分析帕利哌酮治疗精神 分裂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 年 12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100 例分为两组,各 50 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各 25例;病 程 2~13 个月,平均(8.41±2.13 )个月;年龄 23~64 岁, 平均(45.13±5.44)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6、24 例;病程 3~14 个月,平均(8.93±2.67 )个月;年龄 24~65 岁,平均(46.04±5.83)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 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组间可行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 符合《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3] 中的相关诊断 标准者;对研究使用药物不过敏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 表(PANSS) [4] 评分≥60 分者;入组前未接受过其他相关 治疗者等。排除标准:有肝、肾脏功能障碍者;有酒精或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具有攻击性和暴露倾向者等。院内 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此研究开展,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 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利培酮口崩片(吉林省 西点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0283.规格: 1 mg/ 片)治疗,开始时 1 mg/d ,1 周后增加到 2~4 mg/d ,2 周后,视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再增加到 4~6 mg/d ,2 次 /d,并维持此剂量继续服药。观察组患 者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203266 ,规格: 6 mg/ 片)治疗,开始时 6 mg/ 次,1 次 /d,2 周后视患者病情适当增减,最多不超出 12 mg/ 次,1 次 /d。均治疗 2 个月,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出 现失眠、锥外体系等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可酌情联合苯 海索、普萘洛尔、苯二氮䓬类药物治疗,不联合其他抗精 神病药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 PANSS 评分 [4] 评估患者治疗前 后临床症状,包括 16 项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 16~112 分)、7 项阳性症状量表( 7~49 分)、7 项阴性症状量表 ( 7~49 分),每个量表症状条目均从无症状到极严重按照 1~7 级评分,PANSS 评分总分为以上 3 个分量表的得分之和。于治疗前后患者空腹状态下采血( 5 mL),离心 ( 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测定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 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②采血方式与血清制备 方法同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迪瑞医疗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型号:CS450)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 醇(TC)、三酰甘油(TG)、催乳素(PRL)(男性正常值 1.8~18.8 mg/dL;女性正常值 1.4~24.2 mg/dL)水平,同时 测量患者体质量。③使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 ) [5] 评 估患者生活质量,选取精神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态度 4 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均为 100 分,分值 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计量资料经 K-S 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 以 ( x ±s) 表示,行 t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 PANSS 评分与神经功能比较 较治疗 前,治疗后两组患者 PANSS 评分显著降低,血清 BDNF、GDNF 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 PANSS 评分显著低于对 照组,血清 BDNF、GDNF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 FPG、TC、TG、PRL 水平及体质量均升高,但观 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见表 2.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较治疗前,治疗后两 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临床上最难治愈的精神障碍,其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幻听、妄想等,该病病因尚未明确,认 为与遗传因素有关,环境中生物、心理及社会等因素对疾 病进展有促进作用。利培酮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非典型抗精 神病药物,能够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但其可导致患 者机体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其中体质量升高为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导致临床应用逐步 受限。
帕利哌酮是利培酮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其作为一种 新型抗精神病药,药理作用和利培酮相似,均对患者的阳 性与阴性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由于帕利哌酮缓释 片采用渗透泵控释技术, 可在 24h 内持续释放, 避免血药 浓度在峰值与谷值间波动,稳定药物浓度,因此无需剂量滴定,可将有效剂量直接作为起始剂量,起效迅速且药效 维持时间较长,从而可更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达到理 想的拮抗效果 [6]。本研究中,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PANSS 评 分总分低于对照组,血清 BDNF、GDNF 水平均高于对照 组,说明应用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临床症 状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且能够调节神经因子水平。
糖脂代谢紊乱和体质量增加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 主要不良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患者多由于不良 反应而抗拒用药,这也是疾病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观察两组糖脂代谢指标,较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患 者 FPG、TC、TG 及两组患者 PRL 水平、体质量均升高, 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帕利哌酮治疗精神 分裂症,对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影响较小。分析其原因可 能为,利培酮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血清素受体改善患者 认知功能的同时,可能对组胺 H1 受体产生阻断作用,从 而影响机体糖脂代谢水平,导致体质量增加,且由于精神 分裂症患者服用利培酮后可能存在过度镇静、活动量减少 等,内分泌激素更易受到药物影响,因此机体糖脂代谢与 体质量容易发生改变 [7] 。帕利哌酮缓释片也有对组胺 H1 受体的阻断作用,但本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对机体糖脂 代谢水平影响较小,可能是由于帕利哌酮所引发的神经内 分泌变化较为轻微,或是其所引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机体糖 脂代谢异常需更长的时间,而本研究时间较短,未达到引 起糖脂代谢异常的终点事件的节点。因此,精神分裂症患 者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饮食、控制体质量, 同时注意监测血糖、血脂及体质量的变化。此外,利培酮 与帕利哌酮均能够对中枢下丘脑-垂体结节漏斗通路递质 形成抑制, 从而升高 PRL 水平, 本研究中, 帕利哌酮治疗 组 PRL 上升幅度低于利培酮治疗组,分析原因可能为, 帕利哌酮血药浓度相对稳定,能够避免机体由于血药浓度 上升速度过快而对下丘脑-垂体结节漏斗通路的调节造成 影响 [8]。
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 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水平。有研究报道发现,精神分裂症在长期不 间断服药治疗过程中易产生病耻感,往往导致治疗停药率 较高,无法控制病情进展,从而使病情反复发作,对患者 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9] 。利培酮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 认知功能,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10] ;而帕利哌酮缓释片与 5-HT 2A 的亲和力较D2 受体强, 因此其较利培酮锥体外系症状少, 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且每天仅需用药 1 次,能够有 效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予以患者 更多时间回归正常生活,更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11- 12]。
综上,相比于利培酮,应用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 症,能够更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可调节神经因子 水平,促进病情恢复,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 糖脂代谢指标影响更小,在临床中可以运用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冯婉霞 , 陈婉珉 , 莫翠英 , 等 . 帕利哌酮、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2(4): 623-625.
[2] 朱国辉 , 杨娟 , 朱建平 , 等 .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 [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2013.23(5): 329.
[3] 舒良 . 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 [M]. 北京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 26-30.
[4] 赵子洲 , 莫煊 , 郑银佳 , 等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蛋白因子水平与 PANSS 评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0. 20(12): 2267-2270.
[5] 王山 , 樊文洁 , 俞婉琦 , 等 . SF-36 量表应用于城市化居民生命质量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2016. 37(3): 344-347.
[6] 郑敬委 .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哌罗匹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中外医疗 , 2017. 36(32): 130- 132.
[7] 王云 , 郭素芹 , 张子梅 , 等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J]. 新乡医学院学报 , 2015. 32(11): 1015- 1018.
[8] 龚科 , 郑俊兰 . 帕利哌酮缓释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影响的研究 [J]. 西部医学 , 2013. 25(9): 1386- 1387. 1390.
[9] 朱丽 .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 [J].皖南医学院学报 , 2014. 33(5):455-457. 458.
[10] 方政华 , 刘丽妮 , 盛夏 , 等 . 奥氮平与帕利哌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 影响 [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 2019. 46(1): 71-74.
[11] 李良 , 李建华 , 杨剑虹 , 等 .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男性精神 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的对照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 2013. 48(8): 649-651.
[12] 周争轶 , 彭四新 , 朱开元 , 等 .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小剂量喹硫平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 PANSS 评分、认知功能及血清 BDNF 水平的影响 [J]. 贵州医药 , 2022. 46(1): 3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