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糖脂代谢、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太仓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9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接受奥氮平联合优质护 理, 46 例) 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帕利哌酮缓释片, 46 例) ,均持续治疗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治疗前 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 评分、糖脂代谢指标、血清 BDNF 、GDNF、NGF 水平, 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 疗后,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 PANSS 评分均显著降低, 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 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 FPG )、餐后 2 h 血糖( 2 h PG )、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 及血清水平 BDNF 、GDNF 、NGF 均显著升高, 观察组血清 BDNF 、GDNF 、NGF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与恶心呕吐、 嗜睡、腹泻、厌食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 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可通过调节血清 BDNF 、GDNF 、NGF 水平, 减轻患者的神经损伤, 进一步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 且不会加重患者糖脂代谢紊乱,也不会增加相关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障碍性疾病,阳性症 状(包含幻觉、错觉、思维混乱等)、阴性症状(包含焦 虑、抑郁、攻击暴力等)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其中包含 有思维、情感、行为、知觉等多方面的异常,且在多数 患者发病时可同时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对患者及其家 庭造成严重影响。现阶段,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 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中奥氮平是治疗精神分裂症 的常用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多巴胺和 5- 羟色胺起 拮抗作用,选择性减少间脑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放 电,从而稳定患者情绪,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有研究 显示,长期服用奥氮平,可能会增加患者的体质量,导 致糖脂代谢异常,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1] 。帕利 哌酮缓释片是一种较新型抗精神药物,是利培酮的主要 代谢产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多巴胺 2 受体、 5- 羟色胺 2 受体、α 1 和 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及 H1 组胺受体 起拮抗作用,从而缓解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 [2] 。但 单纯使用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康复速度较为缓 慢,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精神残疾程度,促 进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 促进患者恢复为主要目标的优质化护理服务,通过心理 疏导、用药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 护理干预,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3] 。本研究旨 在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 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影响,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太 仓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9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6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24 例,女性 22例;体质量指数( BMI ) 20~27 kg/m2 ,平均 ( 23.48±2.47 )kg/m2 ;年龄 25~70 岁,平均(41.58±6.23 ) 岁;病程 1~10 年,平均( 5.12±1.16 )年。观察组患 者中男性 23 例,女性 23 例;BMI 20~28 kg/m2 ,平均 ( 23.45±2.46 )kg/m2 ;年龄 24~70 岁,平均(41.52±6.25 ) 岁;病程 1~9 年,平均( 5.14±1.13 )年。比较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 性。纳入标准:与《中国精神疾病防治指南》 [4] 中精神分 裂症的诊断标准符合者;具有行为异常、思维混乱等症 状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 [5] 总分≥ 60 分者; 未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或已停药 2周以上者;对本研究 相关药物无过敏反应者等。排除标准:存在自杀倾向或暴 力行为者;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存在酒精依赖或其 他药物依赖史者等。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的实施,且患者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与护理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氮平片(江苏豪森药 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2688.规格: 5 mg/ 片) 治疗,服用方法:口服,2 次 /d,首次剂量 5 mg/ 次,依 据患者疾病情况及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但最大给药 剂量不能超过 10 mg/ 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 法的基础上,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江苏豪森药业集团 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203266 ,规格: 6 mg/ 片)治 疗,服用方法:口服, 1 次 /d,首次剂量 3 mg/ 次,依 据患者疾病情况及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但最大给 药剂量不能超过 12 mg/ 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2 个月。
1.2.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接受优质护理干 预: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以诚恳友善的态度关怀患者, 掌握了解患者具体实际情况,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 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负性情绪,采用多种 形式宣讲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知识、干预方案措施等, 使患者了解自身状况,鼓励患者参加娱乐活动,改善消沉 情绪。②用药、饮食护理。耐心劝说督促患者遵医嘱服 药,关注患者用药后的疗效,给患者讲解用药注意事项, 有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饮食计 划,对于拒食患者可以进行集体用餐,对于无法自行进食 的患者,进行喂饭。③生活、社会、职业技能训练。训练 患者起床、进食、服药等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自主生活能 力。定期组织集体活动如阅读会、体育活动、游戏等,让 患者参与其中,并开展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患者职 业技能,增强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④家庭干预。嘱咐患 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尊重、鼓励,并了解患者在 家庭治疗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其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后 期随访给予科学指导,督促患者和家属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中国精神疾病防 治指南》[4] 中的相关标准判定疗效,显效:PANSS 减分 幅度 >75%;有效: 25% ≤ PANSS 减分幅度≤ 75% ;无 效:PANSS 减分幅度 <25%。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 率。② PANSS 评分。于治疗前后采用 PANSS 评估患者 的症状改善情况,其中包括阳性症状量表(7 项)、阴性 症状量表(7 项)、一般精神病理量表( 16 项),每项根 据病情程度分为 1~7 分,量表总分 210 分,分值与患者 症状改善效果呈负相关。③糖脂代谢。于治疗前后,在 患者空腹状态与餐后 2 h 状态下进行采血操作,采集血 液 5 mL 后,通过离心(转速、时间分别为 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济南泰医生物 技术有限公司,型号:BK-600)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 血糖(2 h PG),以及空腹血清三酰甘油(TG)、总 胆固醇(TC)水平。④脑损伤指标。采血、分离血清方 法同③,于治疗前后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脑源 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G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⑤安全性。统计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腹泻、恶心呕吐、厌食、嗜睡等的发生 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数资料(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 PANSS 评分、糖脂代谢 指标、血清 BDNF、GDNF、NGF 水平)均经 S-W 法检验符 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表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 PANSS 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 组患者各项 PANSS 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 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各项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血清 BDNF、GDNF、NGF 水平比较 与治 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BDNF、GDNF、NGF 水平均 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4.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 组患者发生腹泻 2 例(4.35%),恶心呕吐 2 例(4.35% ), 厌食 3 例(6.52%),嗜睡 2 例(4.35%),不良反应总发 生 9 例( 19.57% );观察组患者发生腹泻 1 例(2. 17% ), 恶心呕吐 1 例(2. 17%),厌食 2 例(4.35%),嗜睡 1 例 ( 2. 17%),不良反应总发生 5 例( 10.87%),两组患者不 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348. P>0.05 )。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遗传、 环境、心理等均为其发生的影响因素, 精神分裂症大多在 青壮年时期起病, 病情易复发, 治疗难度较大, 严重影响 患者日常生活。奥氮平是第 2 代抗精神病药物, 可通过抑 制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及拟谷氨酸能的释放,多方面改 善患者的精神病理症状;但相关动物实验表明, 长期应用该药物, 可导致大鼠体内糖脂代谢紊乱, 进一步诱发细胞 毒性作用, 损害大鼠的认知功能 [6]。因此, 其安全性仍有 待考量。
帕利哌酮缓释片为利培酮衍生物 9- 羟基利培酮,具 有血药浓度稳定、起效迅速且患者耐受性好的优势,可 作用于机体多巴胺系统,有效抑制亢进多巴胺的活性; 此外, 帕利哌酮缓释片还是 α 1 和 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及 H1 组胺受体拮抗剂, 可以上调低兴奋状态多巴胺系统, 从而 缓解患者阴性、阳性症状;此外, 该药为缓释片, 采用了 渗透泵缓释技术, 可以精准控制药物释放速度, 稳定血药 浓度 [7-8] 。优质护理通过给予患者人性化服务,来充分满 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需求, 维护患者的尊严与权力, 从而 延缓精神症状, 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此外, 该护理方 式还可通过组织集体文娱活动,来鼓励患者重新与社会 接触, 进而促进病情改善 [9]。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临床 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 PANS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 组,表明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精神分 裂症的相关症状,促进病情好转,疗效显著。此外,本 研究中, 治疗后两组患者 FPG 、2 h PG 、TG 、TC 水平均 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但两组间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表明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 代谢影响较小, 联合用药后不会加重糖脂代谢紊乱, 但其 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还需临床围绕该药物进行长期维 持治疗以进一步研究。
研究报道,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发育和脑可塑性中起 着重要作用,而异常的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 者的病情存在密切关系,被认为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 发展过程 [10] 。血清 BDNF、NGF 对 5- 羟色胺神经元和多 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生长等具有调控作用, 其水平下降 是诱发精神分裂症发生的重要因素;GDNF 存在于机体脑 细胞内传导信号中, 并可激活其传导信号途径, 进而起到 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而发生精神分裂症时, 患者颅内神经 元可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伤, 从而导致其水平降低。而帕 利哌酮缓释片可激活神经元存活信号的传导通路,加强 BDNF 、GDNF、NGF 等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转录过程, 促进其蛋白合成, 从而提高血清 BDNF、GDNF、NGF 水 平, 增强神经细胞可塑性, 促进神经纤维修复, 减轻脑损 伤 [11] 。此外,优质护理是一项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 基础护理等结合为一体的临床护理服务,其通过积极的心 理疏导,帮助患者宣泄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从而有助于对神经功能的改善 [12]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调节精神分裂症患者机体血清 BDNF、GDNF、NGF 水平, 利于病情恢复。同时, 本研究还分析了帕利哌酮缓释片的使用安全性, 结果表明, 两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用帕利哌酮缓释片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安全性较好。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 帕利哌酮缓释片很少在肝脏中代谢, 且无需肝脏细胞色素酶的代谢, 故而减小了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此外, 其很少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而减少了药物浓度依赖性不良反应及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
综上,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帕利哌酮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通过调节血清BDNF 、GDNF 、NGF 水平, 减轻患者的脑损伤, 进一步改善患者相关症状, 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安全性高。但鉴于目前临床对于该药物对患者机体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晰,因此,后续仍需进一步探究。
参 考 文 献
[1]兰智勇 , 胡伟明 , 张驰 , 等 . 帕利哌酮缓释片、氨磺必利、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社会功能及服药依从性比较 [J]. 中国医师杂志 , 2018. 20(2): 216-219.
[2] 陈雄 , 张云志 , 符夏输 . 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J]. 海南医学 , 2016. 27(18): 2990-2992.
[3]刘道英 . 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 2017. 32(1): 101.
[4]马敬 , 徐建勋 , 郭汉法 , 等 . 实用精神疾病学 [M]. 天津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 233-243.
[5]宋明芬 , 章隆 , 董介正 , 等 . 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患者奥氮平治疗疗效与血浆 BDNF 关系研究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 32(11): 1388- 1392.
[6]买买提热厦提 ·吐尔逊 , 马晓洁 , 张文惠 , 等 . 奥氮平诱导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对细胞因子和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 [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2014. 23(7): 591-593.
[7]夏江明 , 李国荣 , 濮正平 .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及内分泌的影响 [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2019. 29(5)327-329.
[8]李振超 , 郑小泳 , 刘岱岳 .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J].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8. 27(4): 233-234. 238.
[9]李玉华 . 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危险性行为、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9. 28(36): 4074-4077.
[10]李晞 , 时丽 , 姚尚武 , 等 . 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对代谢综合征影响 [J]. 东南国防医药 , 2021. 23(4): 368-371.
[11]甘记兴 , 李永瑾 , 庞德兵 . 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 2021. 23(4): 366-369.
[12]潘贵春 , 刘梅 , 陶以珊 , 等 . 优质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12(11):44-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