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针刺联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德惠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12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 例, 康复锻炼) 与试验组(60 例, 针刺联合康复锻 炼),均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P 物质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 )、 简氏 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 )、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 )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 ADL 、FMA 、SF-36 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血清 P 物质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低 于对照组(均 P<0.05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针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 可有效改善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且安全性 良好。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针刺; 康复锻炼;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脑卒中偏瘫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症状,脑卒中 偏瘫不仅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会给自身家庭带来沉重 的经济负担,所以,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需及时采 取治疗措施。虽然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偏瘫症状, 促进其病情稳定,但是康复锻炼干预持续时间较长,部分 对脑卒中偏瘫认知不足,治疗依从性较低,故难以发挥理 想的康复效果 [1] 。在中医学技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中医技术越来越广受患者青睐。针刺是中医常见的一种治疗办 法,通过穴位针刺可促进患者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流通,在 改善患者病情方面效果较优 [2] 。联合治疗手段是临床中用 以治疗难治性疾病的重要办法,可有效协同发挥多种干 预办法的效果,进一步加速患者病情好转,缩短其治疗时 间。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针刺联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 偏瘫患者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综上,小针刀针刺、小针刀配合穴位注射生理盐水、 小针刀配合穴位注射鹿瓜多肽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均具有良 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也良好,但与小针刀针刺、小针刀 配合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相比,小针刀配合穴位注射鹿瓜多 肽治疗患者缓解疼痛、改善腰背功能效果更佳,减轻炎症 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德惠市人民医院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12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对照组(60 例)与试验组(6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 38 例,女性 22 例;年龄 48~67 岁,平均(57.59±7.21 ) 岁;偏瘫部位:左侧 34 例、右侧 26 例。试验组患 者中男性 35 例、女性 25 例;年龄 46~69 岁,平均 ( 57.50±8.56 )岁;偏瘫部位:左侧 32 例、右侧 28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指标:①符合西医《中国各类主要 脑血管病诊断要点》[3]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中医《中 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 [4] 中的相关诊 断标准;②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感觉障碍、视觉障碍等; ③年龄小于 80 岁;④首次发病;⑤生命体征较为稳定。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免疫性疾病或神经功能障碍;②合 并脑血管瘤、脑外伤、脑出血;③存在明显自杀倾向; ④有心脏病史。本研究经德惠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抗凝、抗压、抗血小板 聚集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 康复锻炼:①肢体康复锻炼:根据患者实际功能缺损情况 以及病情程度,采取“先被动后主动、循序渐进”的锻炼 原则,督促患者坚持完成每日锻炼,如对于上肢无法上举 的患者可指导其用健侧握住患侧手上举,对患者上肢进行 锻炼时,主要以活动肌肉为主,对下肢进行锻炼时,主要 以活动关节为主。坐位、站位练习:先帮助患者练习不用 手扶就可坐稳,而后逐渐增加患者坐的时间,在患者不 用手扶就可坐稳时协助其练习扶床架站立-坐下-站立动 作,左右腿轮换进行,在膝部有力量时可指导患者进行下 蹲、起立等锻炼;床上锻炼:指导患者呈仰卧位,将患肢 肩关节外展 30° ,后叮嘱其保持肘部、腕部以及指关节为 伸直状态,在患者下肢腘窝处垫软垫,保证膝关节与髋关 节等保持屈曲状态,并分别在其腿外侧、足下垫软枕,避 免腿部外旋,保持踝关节呈 90° 。②语言训练:针对出现 言语不清情况,可先让患者识别图片,而后根据图片先练 习单个单词,逐步增加组词成句功能。③心理疏导:需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及时沟通,使其保持健康、积极的心 态,要积极配合治疗;告知家属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与 爱,使其感受到充足的归属感与信任。试验组患者在对 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对穴位进 行针刺,选择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规格: 0.25 mm×75 mm ),针头进针采用捻转法,体针进针采用 提插法进针,对于口眼歪斜者可选择百会穴、太阳穴、阳 白穴、合谷穴;对于半身不遂者可取足三里穴、三阴交 穴、曲池;语言障碍者选取廉泉穴、哑门穴。得气后留针 30 min,1 次 /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采集患者干预前后空腹静脉 血 5 mL,经 3 000 r/min 转速离心 10 min,得血清,采用酶 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P 物质水平。②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 评分。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5] 评分评估患 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 100 分;采用简氏 Fugl-Meyer 评 定量表(FMA)[6] 评分评估患者肢体(上肢、下肢)运动 功能,总分 100分;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 SF-36 )[7] 评 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选取量表中躯体疼痛、生理机能、 精神健康 3 项维度,总分 100 分,分值越高患者恢复越 好。③不良反应。统计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肿胀等发生 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 差齐,以 (x ±s) 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 示,采用χ2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 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 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均升 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血清 P 物质水平降低,且试 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 表 1。
2.2 两组患者 ADL、FMA、SF-36 评分比较 与干预前比, 干预后两组患者 ADL、FMA、SF-36 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不良 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是脑血管病诱发的结果,不仅会影响患者 肢体运动情况,还会对其生活能力造成威胁,如果不及时 采取治疗措施,久而久之,会造成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 不良情绪,进而不利于预后。康复锻炼是利用力学作用, 借助肢体自身所进行的主动或被动运动,来改善患者全身 或局部功能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脑功能,促使神经功 能恢复,但康复锻炼治疗的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因身体状 况或依从性不佳,不能保证锻炼时间与力度,导致无法获 得最佳效果,因此需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8]。
从中医角度来看,脑卒中偏瘫主要有气血亏虚证、痰 热腑实证及肝肾阴虚证型,主要是因为机体肢体阴阳失衡、 造成筋脉不通、脉络瘀阻而诱发,故临床治疗应着重以活 血化瘀为主 [9] 。中医针刺疗法是中医常见治疗技术,具有 健脑补肾、疏经通络、醒脑开窍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 针刺治疗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多不良反应,患者耐受 性好,通过对患者相应穴位进行针刺,可促进其脑部血液 供应,修复受损神经元,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升患肢肌 力, 从而可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10]。在合理治疗同时, 康复 锻炼也必不可少,康复锻炼不仅包括肢体锻炼,还包括心 理干预、语言功能锻炼等,其能够使患者以健康、积极的 心态面对治疗,从而可促进其肢体功能加速好转;另外, 肢体锻炼中有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锻炼,故可促进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在针刺联合康复锻炼下,患 者身体状况会加速好转,可进一步减轻患者病情,改善组 织缺血症状, 促进患者功能改善, 提高生活质量 [11]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 ADL、FMA、SF-36 评分 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不良反 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针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 卒中偏瘫,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改善肢体运 动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研究表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 者神经元存活,修复受损的神经元,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 损程度,该指标与患者神经功能具有密切关联 [12] 。神经 生长因子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可 通过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发挥营养神经的作用,且其还能够 抑制氧自由基超载,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 用;血清 P 物质是一种神经肽,在外周端末梢及中枢端释 放,当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P 物质会被大量释放, 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理作用,加重患者神经受损程度 [13] 。 现代研究显示,针刺不同穴位能够改善患者局部组织缺血 症状,提升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流通,减少梗死面积,促进 神经功能改善,且还能加速神经元修复,促进患者神经 功能恢复;康复锻炼可诱导患者脊髓内部神经再生因子 表达,进而可促进神经生长因子血清含量提高 [14] 。本研 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血清脑源 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升高,P 物质水平降 低,提示针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改善神经 功能。
综上,针刺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有效提 高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生长因子水平,提升其 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与神经功能, 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阮丽华 , 詹海兰 , 邓华阳 , 等 . 穴位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 偏瘫中的应用及对运动功能、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J].长春 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3, 39(5): 523-527.
[2] 王思予 . 针刺结合运动康复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中国伤残医学 , 2021, 29(17): 50-51.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 学组 .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2019[J]. 中华神经科杂志 , 2019, 52(9): 710-715.
[4] 中华中医药学会 .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 中医病证部分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8: 56.
[5] 巫嘉陵 , 安中平 , 王世民 , 等 . 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 2009, 9(5):464-468.
[6] 秦亮 . 电刺激疗法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 FMA 评分、NIHSS 评分及 Barthel 指数的影响 [J]. 世界临床医 学 , 2017, 11(14): 74-75.
[7] 徐瑾 , 张宇 , 徐文秀 . 易筋经早期康复在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 Barthel 指数、FMA 评分、 SF-36 评分 [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2, 27(6): 521-523.
[8] 姜晓翠, 王雨玉, 刘敏, 等. 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对中风偏瘫肢 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J]. 贵州医药 , 2022, 46(12): 1882-1883.
[9] 郭莉莉 , 刘峻 . 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患者的效果及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22, 19(4): 140-143, 152.
[10] 张慧珍 , 于柏清 , 余鸿斌 . 穴位敷贴及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 风后上肢偏瘫气虚血瘀型临床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23,39(6): 1212-1214.
[11] 杨妮 , 杨凯 . 运动康复功能锻炼联合针灸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 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J]. 中国中医急 症 , 2016, 25(3): 502-504.
[12] 薛志欣 , 崔强 . 针刺联合康复锻炼对中风偏瘫患者脑源性神经营 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2019, 4(29): 137-139.
[13] 宋卫 , 潘俊亮 , 苗文云 , 等 . 针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 效及血清 P 物质水平的影响 [J]. 精准医学杂志 , 2020, 35(6): 545-547.
[14] 王兴华 , 王冰 . 针刺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 功能、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0, 27(5): 814-8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6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