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产术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乳汁分泌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为预防产后出血、改 善分娩结局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70 例瘢痕子宫产妇,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 35 例。均行剖宫产术, 对照组产妇术后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注射液, 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宫内肌肉 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产妇止血效果, 术后 2~24 h 出血量, 产后泌乳时间与泌乳量, 以及术后 24 h 凝血功能指标。 结果 观 察组产妇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术后 2~24 h 出血量均逐渐升高,但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 短于对照组,两组产妇产后 2 d 泌乳量评分均高于产后 1 d,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手术结束时比,术后 24 h 两组产妇血浆 D- 二聚体 ( D-D ) 、纤维蛋白原( FIB ) 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均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产联合应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产后出血量,并促进乳汁分泌,止血效果更佳。
瘢痕子宫是子宫有创手术术后在子宫的切口处所留下 的瘢痕所致,严格地讲其并非一种病理状态,属于正常的 生理反应。但由于瘢痕的弹性较差,在孕妇多次妊娠期间, 随着胎儿的不断生长,子宫体积逐渐膨胀,瘢痕逐渐牵扯 中有可能发生断裂,进而诱发子宫破裂,导致子宫出血, 对孕妇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存在瘢痕子宫的产妇 多考虑进行剖宫产手术以降低生产风险 [1-2] 。由于瘢痕组织 会对整体子宫收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其产后出血的可能 性较高,因此术后多使用缩宫素以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 促进血管闭合收缩,从而降低出血可能性;但该药单独使 用效果较为有限,无法达到预期,且持续使用会因药物剂 量过高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产生不良影响 [3] 。卡前列素氨 丁三醇是一种前列腺素药物,属于强力缩宫药的一种,能 够有效刺激子宫肌层收缩,止血效果更为明显,且该药物 半衰期较长,是顽固性产后出血的常用治疗药物 [4] 。基于 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瘢痕子宫剖宫产 术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昌江 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70 例瘢痕子宫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 照组产妇年龄 26~37 岁,平均( 33.44±3.31 )岁;孕 周 37~40 周,平均(38.97±0.52 )周;孕次 1~4 次,平 均( 2.51 ±0.57 )次。观察组产妇年龄 27~38 岁,平均 ( 33.46±3.42 )岁;孕周 37~40 周,平均(39.01±0.49 ) 周;孕次 1~4 次,平均( 2.46±0.61 )次。两组产妇一 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 05 ),组间具 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妇产科疾病诊疗 学》 [5]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存在剖宫产指征;③瘢痕子 宫再次妊娠;④子宫收缩乏力者;⑤未合并凝血功能障 碍者等。排除标准:①软产道裂伤者;②胎盘植入、粘 连或滞留者;③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者; ④对前列腺素类药物过敏者等。产妇及家属均自愿加入本 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产妇均进行剖宫产,采取腰 - 硬 联合麻醉,并均于产妇子宫下段作横切口进行分娩,胎 儿顺利娩出后,对照组产妇静脉滴注缩宫素注射液(上 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1020850 ,规格: 1 mL ∶ 10 U), 取 20 U 加入至 500 mL 0.9% 的氯化钠中, 100~150 mL/h。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 司,国药准字 H20223039.规格: 1 mL ∶250 μg)于子宫 体进行肌内注射, 注射剂量为 1 mL。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若 15 min 后效果不明显,可再次追加,每天使用剂量 <2 mg,而对照组产妇则依据该剂量注射 1 mL 0.9% 氯化 钠注射液。两组产妇治疗过程中均未应用其他缩宫药物。
1.3 观察指标 ①止血效果。参照《产后出血预防与处 理指南(2014 )》[6] 对止血效果进行评估:子宫收缩显著 加强,出血停止,血红蛋白值恢复正常,生命体征稳定 为显效;子宫收缩有所加强,出血减少,血红蛋白值升 高 >5 g/L,生命体征较为稳定为有效;子宫收缩未见明显 改善,继续出血,需输血补充血容量才能维持生命体征为 无效。临床总有效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 ②术后不同时间点出血量。记录产妇产后 2~24 h 出血 量,称重法计算出血量 =(接血敷料湿重-接血前敷料干 重)/1.05)。③泌乳时间及术后 1、2 d 泌乳量。统计产妇 自胎盘娩出后乳房第一次溢乳时间,并依据医师判断及产 妇具体情况对泌乳量进行评估,当产妇进行手法挤奶时 乳汁表现为喷射状,且经新生儿吮吸后乳房未排空,计 3 分;当产妇进行手法挤奶时,乳汁存在有溢出情况,且 产妇哺乳次数 >8 次 /d,新生儿小便次数 >5 次 /d,大便 次数 >1 次 /d,且经哺乳后产妇乳房松软,计 2分;产妇 即使进行手法挤奶所分泌乳汁也无法满足婴儿需求,需添 加代乳产品作为补充,计 1 分;产妇产后无乳汁分泌,计 0 分 [7] 。④凝血功能。分别于手术结束与术后 24 h 采集 两组产妇肘静脉血 4 mL,一部分血样经抗凝后离心(转 速为 3 000 r/min,时间为 10 min)取血浆,以全自动凝血 分析仪检测 D- 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 另一部分血样使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S-W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止血效果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止血总有效 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出血量比较 两组产妇术 后 2~24 h 出血量均逐渐升高,但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均 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产妇泌乳时间及术后不同时间泌乳量比较 观 察组产妇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术后 2 d 泌乳量 评分高于术后 1 d,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产妇凝血功能水平比较 与手术结束时比,两 组产妇术后 24 h 血浆 D-D、FIB 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均 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3 讨论
导致瘢痕子宫的根本原因是在子宫部位进行有创手 术,疾病本身并不会导致女性出现临床症状;但对于具有 怀孕需求的女性而言,瘢痕子宫对子宫结构及功能会造成 一定影响。因此,此类产妇在分娩方式上多选择剖宫产手 术以降低危重症发生风险。对于子宫而言,瘢痕部位由于 缺失了正常子宫肌层的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不仅是妊娠 期间的薄弱点,还会对子宫的收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瘢 痕子宫产妇产后易出现宫缩乏力,宫缩乏力会导致子宫肌 纤维失去对血管的保护能力,进而造成宫缩乏力性出血, 持续性出血会导致产妇血液中凝血因子大量流失,进而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产 妇产后一旦存在持续性出血状况,应立刻使用缩宫素使产 妇子宫收缩,并进行压迫止血。
缩宫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是产妇出现宫缩乏力时临 床常用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能够有效增强子 宫收缩能力,发挥止血作用,但大剂量的外源性催产素会 导致产妇乳腺受损,泌乳量明显下降,影响产后哺育;同 时该药物半衰期较短,且机体代谢速度较快,无法持续发 挥作用,其作为依赖性药物,如用药剂量过多又会导致患 者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中毒,单一使用无法达到 预期效果。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一种新 型促宫缩剂,是一种长效的催产素受体激动剂,其作为一 种天然的前列腺素类药物,对子宫平滑肌具有较强刺激作 用,能够有效提高子宫内压,并且还能调节细胞内钙离子 浓度,直接对收缩蛋白产生作用,增强子宫收缩能力;同 时还可以刺激损伤部位的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活性物质 的释放,进而达到促进血管收缩的效果 [8]。
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术后 2~24 h 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瘢痕 子宫产妇行剖宫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降低产 后出血量,且止血效果更佳。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产 妇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后 1、2 d 泌乳量评分均高于对 照组;提示联合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还能够有效促进产 妇产后泌乳。作为前列腺素 F-2α 的衍生产物,卡前列素 氨丁三醇注射时会对催乳素水平造成一定影响,而乳汁分 泌是由多重神经内分泌共同调节所致,剖宫产产后疼痛、 泌乳素降低是影响泌乳功能的重要原因,产后维持较高的 催乳素水平是促进并维持产妇泌乳的重要条件。卡前列素 氨丁三醇一方面能够影响催乳素水平,另一方面其强化了 产后止血效果,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由于大量出血所造成的 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从而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促进 催乳素的分泌 [9] 。本研究中,与手术结束时比,两组产妇 术后 24h 血浆 D-D、FIB 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对照 组,表明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 够改善凝血功能, 止血效果确切。陈雪冰等 [10] 研究显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还能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增强内 皮细胞与血小板功能,进一步改善产妇的凝血功能,进而 降低产后出血量。
综上,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产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能够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降低产后出血量,并促进乳汁分 泌,止血效果更佳。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还需要开展大 样本量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汪枫红 , 王天成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及安全性分析 [J]. 临床军医杂志 , 2018. 46(1): 79-80. 83.
[2] 徐海霞 , 金彦 , 王珊珊 , 等 . 瘢痕子宫产妇再生育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J]. 中国妇幼保健 , 2018. 33(2): 313-315.
[3] 梁小君 , 全柳青 , 何进球 , 等 . 缩宫素与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瘢痕子宫阴道试产的效果观察 [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 2019.11(8): 37-40. 52.
[4] 江梅 , 邓超 . 欣母沛不同给药时机对瘢痕子宫患者出血量影响的研究 [J]. 中国妇幼保健 , 2020. 35(2): 209-212.
[5] 张绍荣 . 临床妇产科疾病诊疗学 [M]. 天津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 247.
[6]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2014)[J]. 中华妇产科杂志 , 2014. 49(9): 641-646.
[7] 仇丽雅 , 吴超贤 , 蔡波 . 无痛分娩不同麻醉方案对产妇泌乳功能、肠道功能及应激 反应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31(1): 85-89.
[8] 仇茜 , 姚荣华 , 黄俊杰 , 等 . 麦角新碱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 GSH-px、 SOD、MDA 产后泌乳情况的影响 [J]. 河北医学 , 2021. 27(11): 1901- 1907.
[9] 包春燕 , 卢白玉 , 徐郁 , 等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对剖宫产后出血患者NO、NOS、FIB、D-dimer 及泌乳功能的影 响 [J]. 中国妇幼保健 , 2019. 34(8): 1764- 1767.
[10] 陈雪冰 , 杨玲 . 卡前列氨丁三醇联合卡贝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止血效果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J]. 成都医学院学报 , 2020. 15(1): 84- 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