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初探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19-09-05 14:06: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于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60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和对照组(常规管理)各13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2.31%<6.92%)、产时出血量[(112.04±16.72)mL<(239.64±19.85)mL]、产后出血量[(79.62±12.65)mL<(140.52±15.84)m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84±1.01)分<(14.26±1.35)分]相对更低(P<0.05),而产妇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程(94.62%>83.08%)相对更高(P<0.05)。

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提高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安全和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护理风险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高辉.初探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221-222.

0引言

经历子宫手术后,女性子宫上会留有瘢痕,其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并无显著的影响,但是给再次妊娠增加了安全隐患[1]。瘢痕子宫产妇的子宫肌壁较为薄弱,再次妊娠和分娩时,容易发生破裂损伤,危及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

为了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的风险,需要针对风险因素所在,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在瘢痕子宫产妇中,阴道分娩是一种可行的分娩方式,但是其风险、难度较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为产妇安全、顺利分娩提供保障[2]。

本研究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60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阴道分娩中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及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60例瘢痕子宫产妇,在阴道分娩的过程中,分别接受护理风险管理(130例)和常规管理(130例),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4-41岁,平均(28.24±4.12)岁。

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5-40岁,平均(28.46±4.08)岁。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需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其子宫壁在子宫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检查瘢痕子宫厚度,确认其符合阴道分娩条件,无胎盘附着以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在分娩过程中,加强体征监护,针对意外情况的发生,对症予以处理。

1.2.2观察组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分娩前:做好分娩前的咨询工作,了解产妇的基本情况,评估瘢痕破裂、阴道分娩失败、新生儿死亡的发生风险,确认阴道分娩安全可行。护理人员应该围绕着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相关知识,面向产妇及其家人,进行健康宣教,说明产妇当前的实际情况,告知其分娩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该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关注产妇的心理状态,主动问询产妇的感受与想法,并为其答疑解惑,介绍风险防控办法,增加其对于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

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妇对于阴道分娩安全的信赖,另一方面则可以让产妇风险事件做好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心理因素对于阴道分娩的影响。另外,针对产后出血及其他产后并发症,需要提前准备好应急处理措施。

②分娩中:产房内温度、湿度应控制在产妇体感舒适的范围内,注意保暖,观察其血压、体温、呼吸等各项体征指标的变化,监测其宫缩、宫口扩张以及胎先露下降以及阴道出血情况,并测量其阴道出血量。

\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保持严谨的态度,精细、规范的进行操作,警惕风险因素,进而减少失误和差错,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护理人员需要在一旁鼓励产妇,指导其调节呼吸,正确使用腹压。

该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实施产时胎心宫缩监护,并予以补液。警惕胎心监护异常。异常阴道流血、胎先露消失等情况的发生,了解其先兆症状,及时予以处理,避免出现子宫破裂的情况。

③产后护理:护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说明产妇手术情况,告知其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减少其担心和忧虑,使其放松心态。持续进行体征监测。

经腹壁按摩子宫,按压耻骨联合上位置,注意控制节律,观察出血情况,使用缩宫素或米索前列醇,同时予以补血,补充血红蛋白。

宫腔填塞纱布,用以压迫止血。在产后恢复期间,注意饮食调理,合理膳食,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选择肉类、鱼类、鸡蛋、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注重饮食搭配,做到多样化饮食,增加营养补充的同时,尊重其个人口味,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自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适当运动,加强对感染的预防。

1.3统计学处理。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χ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产时、产后出血量及其心理状态。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对于产妇的产时、产后出血情况及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比较其产时、产后出血量以及抑郁状态HAMD评分的差异,见于表1。

\
 
2.2两组产妇对于护理效果的满意程度。调查两组产妇对于护理风险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比较两组之间的
差异见表2

\

2.3两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和常规护理管理对于产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见于表 3。

\
 
3讨论

瘢痕子宫多见于子宫手术史的女性当中,是再次妊娠分娩的潜在风险因素。瘢痕子宫产妇选择阴道分娩时,需要考虑到阴道分娩中过程中国的安全风险,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措施[3]。

该过程中,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中的风险因素,充分考虑到产妇产前的身心状态,加强风险管理。

分娩前进行风险评估和产前指导,做好产妇的心理工作,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4]。分娩时,应加强产程管理,改善其宫缩情况,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其对于产妇安全顺利的分娩有着良好的帮助。

分娩后的护理工作,侧重于产后并发症的预防。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中的风险管理,能够进一步降低其分娩风险,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困扰,对于产妇的良好康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安全管理后,观察组产妇的产时、产后出血量为分别为(112.04±16.72)mL和(79.62±12.65)mL,2.31%的产妇产后出现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94.62%的产妇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其抑郁状态HAMD评分为(10.84±1.01)分。

经常规护理管理后,对照组产妇的产时、产后出血量为分别(239.64±19.85)mL和(140.52±15.84)mL,6.92%的产妇产后出现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83.08%的产妇对于护理效果感到满意,其抑郁状态HAMD评分为(14.26±1.35)分。相比之下,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相对更好。

综上所述,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护理风险管理是保障分娩安全的有效措施,其对于产妇良好康复和新生儿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玉萍.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8,38(08):794-797.
[2]魏小容.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5):143-145.
[3]黄燕刁,李水颜,郑梅娟,等.护理风险管理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08):149-150.
[4]甘顺意.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8):54-55.
[5]游文强.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价值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6):152-15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4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