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循证护理在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11 14:08: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该院收治的 160 例四 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80 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患肢疼痛程度、患健侧肢体周径差、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 12、24、48 h 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 3、7 d 的患健侧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 便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50%(2/80), 低于对照组的 11.25%(9/8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循证护理用于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 可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 缓解患肢肿胀程度, 加快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 循证护理,四肢骨折,急诊手术,疼痛程度,患健侧周径差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emergency operation for fracture of extremities

  WEI Jianing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of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yang Medical College,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emergency operation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160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 emergency surgeries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8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fter the surger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limb pain degree, the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ffected and healthy limbs, the out-of-bed activity time, the defecation time, the wound healing tine,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VA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12. 24 and 48 h after the surgery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 of the affected and healthy sides 3 and 7 days after the surgery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out-of-bed activity time, defecation tim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50% (2/80), which was lower than 11.25% (9/8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 emergency surgeries can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pain degree, relieve the limb swelling degree, accelerate the rehabilitation process of the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 Limb fracture; Emergency surgery; Pain degree;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ffected side and the healthy side

  四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暴力导 致, 患者常伴有肌肉、皮肤、韧带等软组织损伤, 易发生伤口感染、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1] 。对于开放 性骨折或合并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临床多 采取急诊手术治疗,术后患者会出现患肢水肿和疼 痛,对护理的要求较高 [2] 。循证护理基于护理实践 和循证医学证据,为患者制订合理、有实践意义的 护理计划,护理方案更具科学性,可提高护理效 果 [3-4] 。本文观察循证护理在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 本院收治的 160 例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进行前瞻 性研究。纳入标准:单处骨折;符合急诊手术指 征;受伤 6 h 内入院; 沟通、理解能力正常。排除 标准:伴神经损伤、多脏器衰竭;创伤前有急慢性 感染、凝血异常或血液疾病;伴有骨质疏松、类 风湿关节炎。患者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 书,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0224)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各 80 例。对照组男 47 例,女 33 例;年龄18~65 岁, 平均(43.85±5.69) 岁; 骨折部位: 上 肢 38 例, 下肢 42 例; 骨折类型: 开放性骨折 52 例, 闭合性骨折 28 例; 手术类型: 钢板内固定 35 例, 髓内钉内固定 27 例,外固定 18 例;受伤至手术时 间 1~6 h, 平均(3.28±0.52)h。观察组男 45 例, 女 35 例; 年龄 18~66 岁, 平均(44.25±5.72) 岁; 骨折部位: 上肢 34 例,下肢 46 例;骨折类型:开 放性骨折 55 例,闭合性骨折 25 例;手术类型:钢 板内固定 38 例,髓内钉内固定 24 例,外固定 18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1~5 h, 平均(3.34±0.55)h。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包括观察 患者生命体征及肢体血液循环、肿胀情况,及时更 换敷料, 遵医嘱予以药物镇痛,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1) 组建循证护理小组,确定循证问题。由 1 名主治医 师、4 名骨科护士、1 名康复科护士组成循证小组, 结合临床实践及患者需求,确定主要护理问题包括 患肢疼痛、肿胀护理,康复锻炼,心理护理,舒 适性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2)获得循证支持。 护理人员在万方、维普、知网、NCBI 等数据库查 找文献资料,结合患者需求、医院条件及护理人员 操作水平,筛选循证依据,制订合理的护理方案。 (3) 护理实施。①肢体肿胀和疼痛护理。术后患 肢保持功能位固定,适当抬高,避免受压,可通过 按摩、冰敷等方法消除患肢肿胀。术后当天使用静 脉镇痛泵镇痛, 之后根据疼痛程度予以个性化镇痛, 轻度疼痛患者采用听音乐、看电视、冥想等方法转 移注意力,中度疼痛者采用耳穴埋豆、肌内效贴镇 痛,重度疼痛患者使用药物镇痛。②康复锻炼。术 后当天开始早期肢体功能锻炼,护理人员帮助患者 开展被动训练,促进患肢血液循环,然后患者以健 肢带动患肢进行主动运动;术后 2 d 指导患者练习 床边站立,下肢骨折患者以健侧肢体承重;术后 1 周左右开展行走练习,可使用拐杖、轮椅等工具辅 助。 ③心理护理。给患者观看康复良好病例的图片;鼓励家属、朋友多陪伴、理解患者,为其提供情感 支持及社会支持;对康复锻炼效果好的患者,及时 予以鼓励,提高其积极性。④舒适性护理。保持病 房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室温 22~24 ℃,湿度 50% 左右;卫生间安装防滑垫,病房内各种物品摆放整 齐;患者病服宜选择舒适、轻柔、透气布料,床单 干净、整洁;每日帮助患者清洁皮肤,在受压部位 垫软枕,预防压疮。⑤生活指导。患者术后早期饮 食需加强营养,多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食物,可 食用活血化瘀、补血行气的药膳, 如黑木耳瘦肉汤、 桃仁粥、老母鸡红枣当归汤等; 餐后 2 h 顺时针按 摩腹部,促进肠胃蠕动。 指导患者学会在床上大小 便,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两组连续护理至出院,出院后微信随访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术 后 2、12、24、48 h,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估,0 分为无痛,10 分为剧烈疼痛, 分值越高表 示疼痛越剧烈。(2)比较两组术后患健侧周径差。 分别于术后 1、3、7 d,取患侧、健侧肢体同一水 平测量周径,计算差值。(3)比较两组术后康复 进程,包括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创口愈合时 间及住院时间。(4)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 2 h,两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0.05); 术后12、24、48 h,观察组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

 
  2.2 两组患健侧周径差比较 术后 1 d,两组患健 侧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 后 3 d 两组患健侧周径差均大于术后 1 d, 术后 7 d 两组患健侧周径差均小于术后 1 d, 且观察组术后3、 7 d 的患健侧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05) 。见表 2.

\

 
  2.3 两组术后康复进程比较 观察组术后下床活 动时间、排便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 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 发生率为 2.50% (2/80) ,低于对照组的 11.25% (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

 
  3 讨论

  四肢骨折常因暴力损伤导致,多伴有软组织、 血管损伤,患肢肿胀、疼痛严重 [5] 。此外,手术本 身也会损伤皮肤、血管,加重肢体疼痛,严重的疼 痛会影响康复锻炼,还会加重炎症反应,影响患者 康复效果 [6] 。常规护理对患者疼痛、舒适度的关注 不够,且护理形式较单一。

  循证护理可结合循证证据、临床经验及患者需 求,制订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改善患者术后康 复效果 [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 12、24、 48 h的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术后 3、 7 d 的患健侧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术后 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 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循证护理通过组建循 证护理小组,确定循证问题,获得循证支持,可使 护理方案更科学、更全面;对患者采取个性化疼痛 护理,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可防止镇痛药滥用,减 少药物不良反应 [8] ;使用耳穴埋豆、肌内效贴等方法镇痛,更加安全有效,可减轻患者肢体肿胀及疼 痛程度 [9] ;术后肢体抬高、按摩、冰敷等方法能促 进血液循环, 减轻肢体肿胀程度 [10]。基于循证研究, 开展早期功能锻炼, 让患者更早地下床站立、行走, 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创口愈合,还能预防压疮发 生 [11] ;对患者进行正向心理引导,通过家属支持、 分享痊愈患者经验等措施,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提高康复信心;此外,改善病房环境,提供个性化 饮食等护理可提高患者躯体、生理、心理功能的舒 适性,改善患者免疫力,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加 快患者康复速度,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12]。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用于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 者,可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缓解患肢肿胀程度, 加快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英,刘志刚,田文泰,等 . 241 例四肢创伤术后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 23 (6): 1013-1016.

  [2] 王瑞,汤志水,梁欢,等 . 急症四肢创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要点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9. 37 ( 11 ): 51-52.

  [3] 郑雪琴,周惠玲,任慧琳 .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7(25): 2841-2843.

  [4] 李娟,周文娟,代艺,等 . 医护一体化循证护理改善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研究 [J]. 现代医学, 2019. 47 ( 1 ): 102-104.

  [5] 李睛,李亚丽 . 对四肢创伤骨折急性疼痛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 [J]. 中国急救医学, 2018. 38 (增刊 2): 211.

  [6] 撒忠秋,周熙,白志林,等 . 自拟活血化瘀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的临床研究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J]. 中 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9. 22 (5): 113-116.

  [7] 李豹,李琪,李长华,等 . 超声理疗对骨折患者术后患肢疼痛及肿胀的影响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0.42(5): 456-457.

  [8] 陈林,陈芳,李婷,等 . 中医综合护理技术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肿痛中的应用 [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9. 38 (5): 499-501.

  [9] 李义稳,付红英,张永春,等 . 肌内效贴联合冰敷辅助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肢肿痛的应用效果 [J]. 骨科, 2020. 11 (3): 244-248.

  [10] 顾敏琴,顾敏静,陈利勤,等 . 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循证实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重庆医学, 2018. 47( 11 ): 1495-1497.

  [11] 赵志芳,马春霞,杨倩等 . 基于知识行为模型循证实践的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合并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 [J]. 中华现代护 理杂志, 2021. 27 (23): 3170-3175.

  [12] 伍萍 . 循证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 32 (6): 724-7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453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