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胃内容物增多容易发生反流性误吸,显著增加患者围术期死亡率。目前缺乏有效的无创性的方法测量胃内容物,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评估急诊手术患者术前胃内容物及胃容量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急诊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测量其胃窦部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跟据Bouvet回归方程(CSA=230+4.6x胃液量)计算胃液量。并与实际抽取的胃内容物及胃容量进行对比。结果超声测量急诊手术患者胃窦部横截面积与其胃内容物及胃容量呈正相关,胃内容物及胃容量越多,患者发生呕吐的几率也越高,可采用超声测量胃窦部CSA对围术期发生的呕吐率进行判断,且随着进食时间的推移,胃窦部CSA与胃容量也会随之减少。结论对急诊手术患者采取床旁超声检查能及时判断患者的胃内容物的质地和容量,麻醉医师可根据该结果拟定麻醉方案,降低麻醉过程中患者因误吸出现的风险与并发症等,保证手术安全进行。
关键词:超声检查;胃窦部横截面积;急诊手术;胃内容物
本文引用格式:樊世文,代志刚,邵秀,等.超声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评估急诊手术患者术前胃内容物及胃容量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193-194.
0引言
镇静与麻醉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胃内容物反流导致的误吸,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则可能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甚至死亡等。术前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能有效降低反流误吸引发的并发症,但急诊手术患者病情危急,通常需要在入院后的短时间内进行手术治疗,禁食禁饮的时间有限,故而有效的判定患者的胃内容物并拟定相应的麻醉方案对患者围术期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有研究指出
[2],超声能够对胃内容物的性质进行评估,包括清液体、稠液体、固体等,还能通过测定胃窦部CSA评估胃内容物的容量。本文对我院既往行急诊手术的80例患者采取了超声评估胃窦部CSA,现将结果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急诊手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13-74岁,平均(50.2±4.9)岁;BMI值17.6-28.1 kg/m
2,平均(22.1±1.5)kg/m
2。所有纳入的患者均无胃部手术史,非妊娠患者,术前无需行胃肠减压。本次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量分为3组:A组:胃液量<0.4 mL/kg;B组:0.4 mL/kg<胃液量<0.8 mL/kg;C组:胃液量>0.8 mL/kg。窦截面,并对头尾径、前后径进行测量。随后通过建立模型计算出患者的胃窦部CSA,从而预计胃内容物的容量。若患者的胃内容物较大,可尽快进行胃管留置并行胃肠减压,同时备好吸引装置和5-羟色胺3受体5-HT3R拮抗剂,防止呕吐的发生。根据患者的胃窦部CSA拟定适宜的麻醉方式,若凝血功能试验正常的患者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需要行全身麻醉的患者采用Sellick手法快速诱导
[3]。对胃内容物过大的患者先行胃肠减压,于拔管后再次予以胃窦部CSA评估胃内残留内容物量。
1.3观察指标。
术前与术后胃窦部CSA、胃内容物及容量,清楚记录患者的呕吐次数与容量。
2结果
2.1患者胃窦部CSA超声结果与胃内容物及容量比较。
通过表1的结果可知,患者胃内容物及容量越大(此处按照空腹、进食3 h后、进食1h后及饱腹的顺序进行排列),其测得的胃窦部CSA也越高(
『=0.876),说明胃窦部CSA与胃内容物及容量呈正相关,临床可以将超声检测胃窦部CSA用于评估急诊患者术前的胃内容物及容量。当胃窦部处于空腹、饱腹时胃内容物及容量分别为最小和最大,随着进食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胃内容物及容量也会随之下降,进食时间越久,胃内容物及容量下降的越显著。
患者入手术室后询问其家属最近一次的进食、进水情况与时间,并给予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监测,同时开放外周静脉通道。辅助患者取45。半坐位,使用超声低频探头对其胃底部、胃体部、胃窦部进行检查,同时根据影像回声对胃内容物的性质进行确定。选择患者上腹部正中线略微偏右的部位,平行于矢状面后,将胰腺、左侧肝叶、腹主动脉作为参考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超声探头,检测患者的胃2.2患者胃内容物及容量与发生呕吐的情况分析。通过表2的结果可知,患者胃内容物容量低于0.4 mL/kg时,其发生呕吐的几率最小,仅为6.7%,而随着胃内容物及容量的增加,发生呕吐的几率也随之升高,一旦超过0.8 mL/kg时,呕吐率可高达44.1%,三组之间的呕吐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F<0.05),说明呕吐发生率与胃窦部CSA呈负相关(
『=-0.013)。
3讨论
胃内容物误吸是手术最常见的一种麻醉相关并发症,尤其以急诊手术的患者最为常见。有研究指出,目前因麻醉相关并发症导致的死亡患者中,以肺误吸引发的死亡率达到9%
[4],这是由于镇静药物与全身麻醉药物对人体的预防误吸的功能造成了抑制引发。虽然临床对手术患者有明确的禁饮、禁食时限,但上述禁令依旧是针对择期手术且无相关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对于急诊手术的患者显然不适用。
本次研究发现,急诊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采用床旁超声对其胃窦部CSA及胃内容物容量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胃窦部CSA越高,患者的胃内容物容量越多,同时发生呕吐的几率也就越大,所以可将超声测量胃窦部CSA用于判断围手术期的呕吐发生率。
综上所述,急诊手术患者应当由麻醉医生对其进行床旁超声检测,通过测量胃窦部CSA评估患者的胃排空情况,改变传统单纯以患者禁食、禁饮时间来判定患者的胃排空情况,以超声结果考虑是否需要行胃肠减压,更利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了麻醉期间出现的误吸风险,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但颖之,陈怡绮,张侃,等.超声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评估学龄前患儿术前胃内容物容量的价值[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7,37(7):778-780.
[2] 杭黎华,卫世有,徐振锴,等.全麻诱导期成年患者的适宜面罩通气压力:实时超声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7,37(4):461—463.
[3] 朱贞燕,曾祥刚,宋涛,等.腹部超声在全身麻醉诱导期不同通气方式前后胃体积测定的研究[J].贵州医药,2017,41(10):1098—1099.
[4] 杭黎华,束薇薇,陈远丰,等.实时超声检查预测围术期反流误吸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3):1541—15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