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该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 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 [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 评分、生命质量 [ 健康调查简表(SF-36) ] 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护理 1 周后,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 1 个月后,两组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 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4/40), 低于对照组的 32.50%(13/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降低疼痛程度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腹股沟疝手术,老年,预见性护理,疼痛程度,生命质量,并发症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LI Ning
(Department of Surgery of Zheche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Shangqiu 4762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80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9.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predictive nursing. The pain degre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th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ummary (SF-36)], an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1 week of nursing, the V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1 month of nursing, the SF-36 scores of emotional function, mental health, physical pain, vitality,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hysiological role, social function and overall health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 (4/40), which was lower than 32.50% (13/4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Predictive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and reduce the pain scores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Inguinal hernia surgery; Elderly; Predictive nursing; Pain degree; Quality of life; Complication
腹股沟疝多发于男性群体,其发病多与腹壁肌 肉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等因素有关,患者腹股 沟处有突出体外的包块,站立时包块自行突出,加 重了患者的身心负担 [1]。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腹股 沟疝,因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耐受性较差,术 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 [2]。已知常规护理虽能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但对相关 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较差 [3]。而预见性护理通过全 面综合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进而制订相应措施,以降低或避免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 康复 [4]。本文观察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腹股沟疝手术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 该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 究。纳入标准:符合《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2014 年版) 》中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 [5] ;实施腹腔镜下 疝修补术;自主意识正常;凝血功能正常;重要脏 器(心、肝)功能正常。排除标准:合并传染性、 感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存在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伦审批号 2016-11 号)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与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男 33 例, 女 7例;年龄 61~80 岁, 平均( 71.03±4.21 ) 岁; 病程 1~7 年, 平均(3.25±0.71)年;腹股沟疝类型:直疝 14 例, 斜疝 26 例;基础疾病:高血压 15 例,糖尿病 10 例,高脂血症 7 例。观察组男 31 例, 女 9例; 年 龄61~80岁,平均(71.09±4.17 )岁;病程 1.5~7年, 平均(3.21±0.75)年;腹股沟疝类型:直疝 17 例, 斜疝 23例;基础疾病:高血压 17 例, 糖尿病 9 例, 高脂血症 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健康 宣教及心理护理,术中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 体征,协助患者翻身、叩背排痰及皮肤护理,指导 并监督患者进行术后活动及康复锻炼等。
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 1 )组建预见性护 理小组,由主任护师担任组长,组员包括 2 名副主 任护师、2 名主管护师、3 名护师、5 名护士;通 过查阅老年腹股沟疝护理相关文献并分析既往老年 腹股沟疝患者护理案例,总结围术期间可能出现的 问题: ①患者存在焦躁不安、恐惧心理,加之术后 创口疼痛,影响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②对患者既 往病史不了解且未系统控制原发性慢性疾病,致使 手术风险增加;③患者术后存在出血、阴囊水肿、 误吸等情况;④患者术后存在肢体运动受限情况。 (2)术前及术中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个性 化健康宣教,针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可通过 宣传手册、视频等方式普及腹股沟疝相关知识、手 术方式、注意事项;针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 可通过口头宣教普及腹股沟疝围术期知识;详细了 解患者病情及既往病史,术前除常规检查外还需了 解患者血压、血糖水平,针对存在高血压的患者需 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水平;术中严密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发现异常,及时向主治医 师汇报;采用保温毯保护术区外裸露躯干及四肢, 控制液体输入速度。(3)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 者创面情况,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 胃肠道反流物及呕吐物;术后伤口加压 6 h,隔 2 d 进行清洗、换药、包扎,保持伤口干燥;卧床时将 干净柔软的毛巾垫在患者阴囊下方,使用疝带,保持阴囊皮肤清洁干燥,排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或更 换尿袋;针对患者疼痛情况采取合适方式进行镇痛,疼痛较轻患者,可通过言语安抚、播放轻音乐或患者感兴趣的视频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疼痛较 重患者,可遵医嘱采取镇痛药物;采用轻音乐、沟通等方式安抚患者情绪,积极与患者沟通,鼓励患 者抒发自身情绪;给予患者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睡前可通过轻音乐、喝热牛奶等方式保证患者睡眠 充足;术后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排尿,指导患者进 行缩肛、排尿训练,对于排尿困难的患者可采取热敷腹部、水声诱导等方式辅助排尿。(4)肢体运 动护理:术后第 2 天患者取侧卧位,掌心呈空杯状 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叩击患者背部,每 2 h 进行 1 次;术后 2 d,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做下肢背伸运 动,双下肢交替抬起并逐步过渡至蹬自行车、慢 走、慢跑等康复运动;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 15 min/ 次,2 次 /d,并进行有效咳嗽,必要时给予 雾化吸入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 评分。护理前及护理 1 周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 VAS)评估 [6] ,让患者在 10 cm 直尺上标出代表 自己疼痛等级的刻度,十分制,评分越高,疼痛越 剧烈。(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护 理前及护理 1 个月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 ) 评估[7],包括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 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 8 个 维度,各维度满分均为 100 分,评分越高,生命质 量越好。(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VAS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护理 1 周后,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 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 SF-36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 组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力、生理功 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 SF-36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护理 1 个 月后,两组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活 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 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 并发症发生率为 10.00%(4/40), 低于对照组的 32.50%(13/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见表 3.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该病常采用手 术治疗,老年患者因身体各项机能衰退,且常伴有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耐受性较差,术后并 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不利于预后 [8]。
常规护理措施较为笼统,并未针对性控制可能 诱发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干预效果不理想 [9]。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 1 周后,观察组 VAS 评分 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预见性护理针对患者疼痛 情况采取个性化镇痛方案,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与不适感,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10]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护理 1 个月后,观察组情感职能、精神 健康、躯体疼痛、活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 会功能、总体健康等 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 析原因为预见性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 有效提高患者对腹股沟疝相关疾病及治疗知识的认 知,鼓励患者积极抒发自身不良情绪,并通过与患 者沟通、听轻音乐等方式改善其心理状态,可在一 定程度上避免患者因不良心理状况而产生拒医抗医 等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利于临床医疗措施的顺 利实施 [11]。同时术前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水平, 可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质量;术后在患者睡前给予 轻音乐、喝热牛奶等方式放松其身心,从而提高其 睡眠质量, 保障睡眠充足;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运动, 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定时叩击患者背部,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可 促进痰液排出, 避免痰栓引发肺部感染等情况发生, 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提高生命质量 [12]。本研究 结果还显示,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为预见性护理术后及时清理口腔内分泌物 可有效防止误吸, 加压伤口并按时进行清洗、换药、包扎可有效降低创面感染发生风险。该病患者阴囊 部位较低, 且组织较为疏松, 术后易发生阴囊水肿, 用毛巾垫在阴囊下方并使用疝带, 可促进静脉回流, 改善血液循环,从而有效减小阴囊水肿发生风险; 此外,术后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排尿,并指导患者 进行缩肛、排尿训练,可提高括约肌收缩功能,促进患者排尿,进而降低尿潴留发生风险 [13]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手 术患者可提高生命质量评分,降低疼痛程度评分和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Wang D ,Zhang H ,Li J ,et al.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2 ) and 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 ( TIMP-2 ) in Male Inguinal Hernia Patients at Different Ages[J]. World J Surg, 2021.45 ( 9 ): 2747-2751.
[2] 刘凯,姜艳 . 基于循证理论的护理路径对肝硬化腹水并腹股沟疝围术期患者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15 ( 5 ):697-700.
[3] 邵艳秋,韩晓玲,董玉花,等 . 循证医学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腹股沟疝术后康复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2017.46 ( 10 ): 1240-1242.
[4] 魏琳 . 预见性护理在降低老年性腹股沟嵌顿疝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 ): 237-238.
[5]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医师委员会 . 成人腹股沟疝诊疗指南 ( 2014 年版) [J]. 中华外科杂志,2014.52(7 ): 481-484.
[6] 孙兵,车晓明(整理) .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28 ( 6 ): 645.
[7] 孙松朋,龙俊红,张书信 . 中文版 SF-36 量表应用于肛肠良性疾病患者生命质量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J]. 结直肠肛门 外科, 2019.25 ( 5 ): 497-505.
[8] 梁杏欢 . ERAS 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基层医院腹股沟疝围术期的效果对比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30 ( 19 ): 3491-3492.
[9] 董玉花 . 对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析 [J]. 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3 ): 230-231.
[10] 杨深云 . 预见性护理在减少腹股沟疝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 15 ): 2912-2914.
[11] 谢玲莉,刘旭 .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 2018.12(6 ): 474-476.
[12] 钟玲 .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7( 28 ):110.
[13] 高林,葛志清,周安娜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后的运用价值 [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7 ( 1 ):50-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1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