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研究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在小儿手足口病( HFMD )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免疫功能与炎症反应的影 响。 方法 选择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120 例 HFMD 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在纠正水与 电解质紊乱、补液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单纯利巴韦林治疗)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结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毒宁注 射液治疗) ,各 60 例。两组患儿均治疗 5~7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康复进程及治疗前后机体炎症反应 [ 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 (hs-CRP ) 、白细胞介素 -6 ( IL-6 ) 、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 ]、免疫功能 [ 血清免疫球蛋白 A (IgA) 、免疫球蛋白 M (IgM)、免 疫球蛋白 G (IgG) ] 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 95.00% )较对照组( 80.00% )升高;研究组患儿退热、手足 臀部皮疹消失、口腔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血 清 IgA 、IgM 、IgG 水平均升高, 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 结论 在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热毒宁注射液可有效提 高小儿 HFMD 的抗病毒效果,恢复机体免疫功能,更好地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加快康复进程,进而提高整体疗效。
【关键词】 手足口病,利巴韦林,热毒宁注射液,炎症反应,免疫功能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因感染肠道病毒致局部皮肤组织出现以皮疹、疱疹、发热 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小儿传染性疾病。目前,临床上针对 HFMD 的治疗主要以病因解除、感染控制、症状改善、并发症预防为主,且长期以来,以利巴韦林为代表的抗病毒药物为 HFMD临床治疗的一线药物,其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可对病毒的复制产生抑制作用,但在病原 学上,病毒各种生物学特征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可对药物 产生耐药性,因而会影响疗效 [1] 。在研究进程中,中西药 结合治疗方案因具有疗效佳、患儿易耐受、药物不良反应 少等优点而得到临床广泛推广。中医学上,手足口病属 “温病”“湿毒”范畴,因风热毒邪由口鼻而入犯及肺卫所致 [2] 。热毒宁注射液为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药制剂,其 中含有青蒿、金银花、栀子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疏风的功效,且有研究报道证实,热毒宁注射液在 HFMD 治疗中联合常规抗病毒药物应用可有效发挥“协同增效” 的作用,进而提高症状控制效果,加快患儿康复进程 [3] 。 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在小 儿 HFMD 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理,以期完善小儿 HFMD 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120 例 HFMD 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60 例。对照组中男、女患儿 分别为 27、33 例;病程 1~5 d,平均(3.45±1.16 )d;年 龄 2~8 岁,平均(3.64±1.20)岁。研究组中男、女患儿 分别为 28、32 例;病程 1~5 d,平均(3.52±1.13 )d;年 龄 2~8 岁,平均(3.67±1.17)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可比性。纳入 标准: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 年版)》[4] 及《中 医儿科学(第 10 版)》[5] 中“湿毒”的相关诊断标准者; 患儿出现发热、皮疹、疱疹等临床表现者;血常规检测正 常或白细胞轻度升高者等。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应用药 物具有过敏史者;免疫系统缺陷者;合并肠梗阻、顽固性 腹泻等胃肠疾病者等。本研究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 理委员会批准,患儿法定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予以物理 + 药物方 式联合退热降温、补液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患儿应用利巴韦林,即将 10 mg/kg 体质量的利巴韦林注射 液(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4608.规格:2 mL ∶250 mg)加入 100 mL 5% 的葡 萄糖溶液中,经静脉滴注给药,1 次 /d,疗程 5~7 d。研究 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结合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热 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美域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20050217.规格: 10 mL/ 支)治疗,即将 0.5 mL/kg 体质量 的热毒宁注射液(最大剂量低于 20 mL)加入至 50 mL 5% 的葡萄糖溶液中,经静脉滴注给药, 1 次 /d,疗程 5~7 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经用药治疗 48 h 内 患儿发热症状消失,基础体征正常,手部、足部、口腔、 臀部等部位皮疹得到控制,无新发皮疹;有效:经用药 治疗 48~72 h 内患儿发热症状消失,基础体征正常,上述 局部皮肤皮疹得到控制,无新发皮疹;无效:经用药治疗72 h 后患儿未退热,上述局部皮肤皮疹消退不明显,甚至 局部出现新发皮疹 [4] ,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康 复进程。分别统计退热时间、手足臀部皮疹消失时间、口 腔疱疹消失时间。③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包括超敏 -C 反 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 ( IL-6)、肿瘤坏死因 子 -α ( TNF-α ),于治疗前后患儿空腹状态下采集 2 mL 静 脉血,以 3 000 r/min 离心 5min 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 附实验法检测。④免疫功能。采集患儿血液及血清制备方 法同③,通过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 A (IgA)、 免疫球蛋白 M (IgM)、免疫球蛋白 G (IgG)。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 量资料(康复进程、炎症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经 S-W 法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采用 t 检 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 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儿康复进程比较 较对照组,研究组患儿退 热、手足臀部皮疹消失、口腔疱疹消失时间缩短,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儿血清 IgA、IgM、IgG 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 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3 讨论
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病毒、抗感染、对症治疗等方 式以缓解 HFMD 患儿症状,促进病情好转。利巴韦林为 广谱抗病毒药物,为 HFMD 临床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该药物为嘌呤核苷类似物,能对肌苷酸转化为鸟苷 酸的过程进行阻断,抑制病毒 DNA、RNA 的合成,从而 起到阻止病毒复制的作用,但用药后常引发贫血、乏力等 不良反应,且该药对腺苷激酶有较强的依赖性,易产生耐 药性,整体疗效不甚理想,见效时间较长,导致患儿病程 延长 [6]。
中医认为, HFMD 病位主要在肺脾二经, 病机为邪犯肺脾, 时邪疫毒由口鼻而入, 初犯肺脾, 肺气失宣, 卫阳被 遏,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见发热、咳嗽等症;邪毒蕴 郁,气化失司,水湿内停,与毒相搏,外透肌表,则手、 足、口咽部散发稀疏疱疹;同时,感邪较重,毒热内盛, 则身热持续,疱疹稠密,根盘红晕显著,并波及四肢、臀 部,在治疗上,应以疏风清热、解毒化湿为主 [7] 。热毒宁 注射液中的青蒿具有退虚热、凉血、解暑的功效;金银花 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 解毒,三药合用,可发挥清热、疏风、解毒的功效 [8] 。上 述试验结果显示,较对照组,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 升高,病程康复时间缩短,表明联合应用热毒宁注射液和 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小儿 HFMD 的临床疗效, 加 快康复进程。
在 HFMD 的病理机制中,机体免疫功能作为对抗细 菌、病毒感染的重要防线,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免疫功能障 碍是导致 HFMD 发生、发展的重要病因之一。而在临床 治疗中通过对 HFMD 患儿免疫功能的调节,可提高免疫 功能,重建机体免疫屏障,从而促进机体激发抗病毒能 力,进而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当机体受到病毒 感染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病毒,并将抗原传递给 T 淋巴 细胞, T 淋巴细胞通过产生淋巴因子将抗原信息传递给 B 细胞, B 淋巴细胞与抗原分子结合,活化为浆细胞,并分 泌大量免疫球蛋白以抵抗病毒感染,IgM 可抗全身感染, 且在患者机体内最早出现;IgG 主要对下呼吸道起到免疫 保护作用,在再次免疫应答中发挥中和病毒、激活补体 的作用;IgA 主要清除黏膜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在黏膜局 部发挥免疫作用,其水平下降会导致病毒易侵入机体, 导致 HFMD 疾病的发生 [9] 。炎症反应是介导免疫功能紊 乱的主要因素,在 HFMD 的病理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参 与作用。临床上,当机体受病原微生物入侵后,将导致 hs-CRP、IL-6、TNF-α 等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并在多种 信号通路作用下诱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因此检测治疗过程 中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 可反映疾病的转归 [10]。现代药理 学研究表明,青蒿的主要成分青蒿素具有促进人体内淋巴 细胞转化的作用,可显著促进人体内免疫细胞再生,提高 人体免疫功能,且青蒿素可通过代谢为二氢青蒿素,抑制 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发挥抗病毒、抗菌、 抗炎等效果 [11];金银花中含有的绿原酸经人体吸收后能够 帮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机体淋巴细胞的生长、增 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此外,金银花中的环烯醚萜苷成 分可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 发挥抗炎作用 [12] ;栀子 中的含苷类药物可通过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 力,并抑制核因子 κB( NF-κB)信号通路, 降低细胞炎症因 子及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 发挥抗炎、抗病毒的功效 [13]。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 治疗后, 研究组患儿血清 IgA、IgM、 IgG 均高于对照组,血清hs-CRP、IL-6、TNF-α 均低于对 照组, 表明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 HFMD 可有效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发挥抗炎效果,促进患儿 康复。
综上,在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热毒宁注射 液可有效治疗小儿 HFMD,提高抗病毒效果及患儿的免疫 功能,更好地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加快康复进程,值得临 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徐青 , 汤文银 .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 60 例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外医疗 , 2021. 40(26): 108- 111.
[2] 刘金凤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发细菌感染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6. 25(23): 2588- 2590.
[3] 于梦琦 , 张婉乔 , 王成祥 , 等 . 基于 Meta分析的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J]. 药物流 行病学杂志 , 2020. 29(2): 97- 1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8年版 )[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2018. 11(3): 161- 166.
[5] 马融 . 中医儿科学 [M]. 10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6: 177-181.
[6] 向淑芳 , 薛勇 . 自拟清解透表方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T 淋巴细胞和血清 sICAM- 1、hs-CRP 水平的影响 [J]. 四川中医 , 2021. 39(9): 160- 163.
[7] 单鸣凤 , 周凯 , 胡静 , 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 TNF-α 与 IL-6 的影响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18.28(20): 3132-3135.
[8] 倪树芳 , 姚文江 , 张莉 , 等 . 热毒宁注射剂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15. 14(24): 2077-2080.
[9] 陶晓玲 , 李瑞 , 张明波 , 等 . 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疗效及对 IgA、IgM、IgG 水平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 杂志 , 2018. 22(7): 110- 113.
[10] 刘艳芹 , 王玉珍 , 李洁 . 丙种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 CRP、TNF-α 和 IL-6 水平的影响 [J]. 中国临床研究 , 2017. 30(5): 644-646.
[11] 汪晓河 , 马明华 , 张婧婷 , 等 . 青蒿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中国现 代应用药学 , 2018. 35(5): 781-785.
[12] 李卫东 , 郝霄波 . 研究分析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中药药理作 用 [J].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 11(24): 269-270.
[13] 万亮琴 , 张子剑 , 谭琰 , 等 . 栀子及栀子苷抗炎作用机制的最新 研究进展 [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 2017. 31(3): 80-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