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9 15:52: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该院收治的 82 例 NSCLC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1 例。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观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 [ 客观有效率(ORR) 、疾病控制率(DCR) ]、不良反应发生率、癌胚抗 原(CEA)水平、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 水平、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 (OS)。 结果: 观察组 ORR 为 51.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 DCR 为 87.80%, 明显高于对 照组的 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皮疹、胃肠道反应、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 CEA、CYFRA21-1、TSGF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观察组 PFS 和 OS 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用于非小细 胞肺癌患者可提高近期疗效,降低血清 CEA、CYFRA21-1、TSGF 水平,延长 PFS 和 OS,效果优于单纯同步放化疗。

  【关键词】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同步放化疗,非小细胞肺癌,癌胚抗原

  Application effects of Gefitinib targeted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ZHANG Xiao

  (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of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Jiamusi City, Jiamusi 154002 Heilongjiang,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Gefitinib targeted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82 patients with NSCLC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May 2020.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1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efitinib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hort-term efficacy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disease control rate (DC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level, the cytokeratin 19 fragment (CYFRA21- 1) level, the 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 (TSGF) level, th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and the overall survival (O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R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1.22%,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29.27%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C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8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8.29%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rash,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radiation pneumonia,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and abnormal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erum CEA, CYFRA21- 1 and TSGF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PFS and the O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ng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Gefitinib targeted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in the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n improve the short-term efficacy, reduce the serum CEA, CYFRA21- 1. TSGF levels, and prolong the PFS and O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Keywords】 Gefitinib; Targeted therapy;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症 状,待确诊时多已进入中晚期,丧失手术治疗机 会 [1-3]。放射治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化疗方案仍然是 NSCLC 的一线治疗手段,但存在不良反 应多、患者耐受差、化疗耐药性等不足。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EGFR)的异常激活可促进肿瘤生物 学行为(如增殖、侵袭、转移、存活等) [4]。吉非 替尼是 EGFR 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 可特异性抑制 EGFR 的激活,从而发挥抗肿瘤效 应 [5]。本文观察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在 NSCLC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本 院收治的 82 例 NSCLC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 标准:经病理活检确诊为 NSCLC[6] ;EGFR 基因突 变阳性;TNM 临床分期为Ⅲ、Ⅳ期;预计生存期≥ 6 个月。排除标准:合并肺不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等影响病灶测量;严重全身性疾病、急性感染、肝 肾功能异常;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对本 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 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察组与对照组各 41 例。观察组男 25 例,女 16 例; 年龄 57~84 岁,平均(67.74 ±6.69 )岁;鳞癌 28 例, 腺癌 13例。对照组男24例,女 17例;年龄57~83岁, 平均(67.72 ±6.67 ) 岁; 鳞癌 27 例, 腺癌 14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同步放化疗。(1) TP 化疗 方案:紫杉醇注射液(江苏九旭药业有限公司,国 药 准 字 H20067715.5 mL ∶ 30 mg)135 mg/m2. 静脉滴注 3~4 h,周期第 1 天应用;顺铂注射液 (南京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30675. 20 mL ∶ 20 mg)25 mg/m 静脉滴注 12 h,周期第 1~3 天应用,21 d 为 1 个周期,共治疗 6 个周期。 (2)调强放疗(IMRT) 。在化疗第 2 个周期开始 同步进行。患者取仰卧位,行 CT 扫描勾画病灶大 体肿瘤靶区(GTV), 以 GTV 外扩 6~8 mm 的区域 作为临床靶区(CTV) ,测量呼吸运动幅度并确定 计划靶体积(PTV) ,采用 5 野静态强调技术,放 射剂量 2 Gy/ 次,5 次 / 周,总剂量 60 Gy。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 TP 化疗第 1 天同步 加服吉非替尼片(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H20193362.0.25 g) 治疗,0.25 g/ 次,1 次 /d, 21 d 为 1 个周期,共治疗 6 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近期疗效 ,治疗 6 个周期后,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 [7]。完 全缓解(CR) :目标病灶完全消失,且维持≥ 4 周;部分缓解(PR) :所有可测量目标病灶的直径总和低于基线≥ 30%,且维持≥ 4 周;疾病稳定 (SD): 介于 PR 与 PD 间; 疾病进展(PD): 直 径和相对增加至少 20%,此外,直径和的绝对值增 加至少5 mm, 或出现新病灶。客观有效率(ORR)= (CR+PR) 例数 /总例数 ×100%, 疾病控制率 (DCR)=(CR+PR+SD)例数/总例数 ×100%。(2) 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皮疹、胃 肠道反应、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异常 等。(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 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1)、肿瘤特异性 生长因子(TSGF)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 测。(4)比较两组生存情况。治疗结束后,每 2 周电话随访 1 次,随访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记录 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接受治疗开始至 PD 或 死亡的时间) 及总生存期(OS, 从入组至死亡的时 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 ORR 为 51.2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观察组 DCR 为 87.80%, 明显高于对 照组的 68.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 表 1.

\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皮疹、胃 肠道反应、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异 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CEA、CYFRA21-1、TSGF 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血清 CEA、CYFRA21-1、 TSG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血清 CEA、CYFRA21-1、TSGF 水平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3.


\

 
  2.4 两组生存情况比较 观察组 PFS 和 OS 均长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NSCLC 发病机制与吸烟、职业暴露史、家族 恶性肿瘤史等有关 [8]。目前临床对中晚期 NSCLC 患者主要采用同步放化疗,其中 IMRT 可通过放射 性同位素产生的射线损伤肿瘤细胞 DNA,抑制癌 细胞的生长、增殖;而 TP 化疗方案中的紫杉醇能 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细胞复制、增 殖;顺铂能阻断肿瘤细胞 DNA 复制,抑制肿瘤细 胞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步放化疗可发挥 协同抗肿瘤效应,以抑制肿瘤病灶生长,延长患者 生存期 [9-11]。

  EGFR 是一种驱动基因,可激活下游信号传导 通路,促进肿瘤生物学行为,在多数 NSCLC 患者 中异常激活 [12]。吉非替尼属于 EGFR-TKI,可抑制 EGFR 生物学信号转导,阻滞肿瘤细胞生长,抑制 肿瘤生物学行为和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13-14]。本研 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ORR、DCR 均高于对照组;治 疗后, 血清 CEA、CYFRA21-1、TSGF 水平低于对 照组;PFS 和 OS 均长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吉非替 尼联合同步放化疗可从多个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 物学行为,进一步杀灭肿瘤细胞,且吉非替尼可阻 断 EGFR 介导的细胞修复作用,增强放疗效果,即 发挥放射性增敏作用,从而增强近期疗效 [15-16]。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两组皮疹、胃肠道反应、 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与吉非替尼可直接作用于靶点,治疗的靶向性强, 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有关 [17]。

  综上所述,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 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提高近期疗效,降低血清 CEA、CYFRA21-1、TSGF 水平, 延长 PFS 和 OS, 效果优于单纯同步放化疗。

\

 
  参考文献

  [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Cancer J Clin, 2021.71(3):209-249.

  [2] 刘金林,赵世林,肖竹青,等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Cr、ALT、PCT 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J]. 解放 军医药杂志,2022.34(4):19-21.

  [3] 姚慰峰,潘德键 . 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21.33(7):504-507.

  [4] 罗楠,钟萍,张军,等 . 恩度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对外周血 CTC、VEGF 和 3 年生存期的影响 [J]. 西 部医学,2022.34(1):84-87.

  [5] 吉华琰,刘地发 .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J].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1.9(6):477-479.

  [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呼吸领域专家共识 (2016 年版)[J]. 中华结核和 呼 吸杂志,2016.39(11):839-849.

  [7] 张志强,马怡,郑爽,等 . 实体肿瘤治疗效果评价标准的研究进展 [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9.10(2):71-73.

  [8] 张美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病危险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J]. 中国卫生统计,2020.37(3):462-464.

  [9] 饶建,李春鸣,周颖,等 . 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应用及安全性 [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 40(19):4101-4103.

  [10] 秦叔逵,程颖,罗林华,等 . 洛铂联合紫杉醇与卡铂联合紫杉醇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 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的老年亚组报告 [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9.24(8):732-737.

  [11] 任宝恒,万伟,周庆元,等 . 吉非替尼联合 GP 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血清 CEA、SCC、NSE、 CYFRA21-1 水平的影响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 (21):4108-4111.

  [12] 刘世光,田伶伶,史冬梅,等 . 吉非替尼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治疗 EGFR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22.34(3):6-9.

  [13] 蔡宏凤,徐宏斌 . 二线吉非替尼对不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点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及生存情况的影响 [J]. 癌 症进展,2021.19(13):1338-1340.

  [14] 武卫红,李琼洁,徐晶,等 .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疗效及与 Ki-67 表达的关系 [J]. 西北药学杂志,2021.36(4):632-637.

  [15] 张俊波 . 靶向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J]. 中国民康医学,2021.33(6):65-66.

  [16] 蔡宝松,张雁,赵晨阳,等 . 吉非替尼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 响 [J]. 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2):14-17.

  [17] 白冰,李茂辉,吉勇 . 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对外周循环血清 miR-7 表达的影响 [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 8(1):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97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