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吉非替尼联合消癌平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临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5 15:09: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现代中药制剂消癌平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2例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及血液基因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随机接受单药吉非替尼250mg/d或吉非替尼250mg/d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比较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按照RECIST和WHO标准,总有效率为54.8%。联合组在疾病控制率和症状改善率方面均高于单药组,但在统计学上未见显著差异。结论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腺癌疗效确切,而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具有提高疗效,减轻靶向药物治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吉非替尼;消癌平注射液;分子靶向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杨新书.吉非替尼联合消癌平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131,135.

0引言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几十年来治疗效果始终不甚理想。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在治疗非小细胞肺腺癌上效果明显。现代中药消癌平注射液有提高患者疗效和减轻毒副反应的优势。中医药着眼于机体的整体调节,可以改善临床征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分子靶向药物作用于某一靶点,与中医的理念是互补的,两者联合是否具有协同、加成作用,需要进一步验证。目前,现代中药联合靶向药物治疗肿瘤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我科自2014年起通过观察吉非替尼单药和吉非替尼联合消癌平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以评价联合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经血液基因学及病理学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6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61岁。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消癌平注射液+吉非替尼组)和单药组(吉非替尼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

 
1.2治疗方法

随机分为联合组:口服吉非替尼250mg/d,同时给予消癌平注射液100mL/d静脉滴注;单药组:单纯口服吉非替尼250mg/d,连用21d,停7d后重复。第30天、60天复查。

1.3观察指标

1.3.1疗效评判


参照REClST实体瘤客观疗效评定标准(2000年)[1]。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3.2生活质量评分

依据ECOG评分[2],治疗前后计分增加≥1分为下降,降低≤1分为提高,无变化为稳定。

1.3.3毒副反应

参照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分为0~Ⅳ级。

1.3.4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均采用t检验,用SPSS13.0版软件进行统计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评判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54.8%(17/31),单药组为51.6%(16/3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生活质量比较

联合组提高率为54.8%(17/31),稳定率为83.9%(26/31);单药组分别为16.1%(5/31)和67.7%(21/31),两组生活质量提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不良反应

全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鼻腔出血、腹泻和肝功能损害。联合组的腹泻、鼻腔出血、皮疹和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19.4%(6/31)、0%(0/31)、35.5%(11/31)和19.4%(6/31),单药组的腹泻、鼻腔出血、皮疹和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分别为22.6%(7/31)、3.2%(1/31)、38.7%(12/31)和16.1%(5/31),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吉非替尼是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阻止了肿瘤细胞增殖信号的传导,从而抑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3]。临床研究证明在亚洲、女性、肺腺癌患者中效果较好[4]。

经药理学研究证明,消癌平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作用,而且可使肿瘤细胞向正常方向分化或诱导其凋亡[5-6];动物实验表明其能明显抑制小鼠移植瘤的生长[7]。临床上在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延长生存期,改善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方面有确切的效果。

本研究采用现代中药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62例,联合组总有效率为54.8%,单药组为51.6%,联合组明显优于单药组。

本研究中,联合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单药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由此说明,吉非替尼联合中药消癌平注射液治疗耐受良好。

本研究显示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单药组,提示中药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可以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的疗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1]Therasse P,Arbuck SG,Eisenhaure EA,et al.New guidelines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in solid tumors[J].J Nat Cancer Inst,2000,92(3):205-216.
[2]李红玲,孙秉中,马福成.非霍奇金淋巴瘤survivin和ki67的表达及意义[J].肿瘤防治研究,2004,31(2):70-72.
[3]孙燕,赵平.临床肿瘤学进展[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466.
[4]Bailey R,Kris M,Wolf M,et al.O-242 Gefitinib(‘Iressa’,ZD1839)monotherapy for pretreated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n IDEAL 1 and 2:tumor response is not clinically relevantly predictable from tumor EGFR membrane staining alone[J].Lung Cancer,2003,41(3):S71.
[5]李东,欧阳建,李翠萍,等.消癌平注射液对白血病细胞NB4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7,28(4):247-250.
[6]陈同生,王龙样,王会营,等.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对肺腺癌活细胞消癌平诱导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活化过程的实时监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5):7102-7105.
[7]罗崇彬.消癌平片抗突变和抗肿瘤作用研究[J].现代医院,2007,7(9):3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