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比较 CT 引导下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该院收治的 104 例早中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40 例和观察组 64 例。对照组采用 CT 引导下微波消 融治疗,观察组采用 CT 引导下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 6 个月近期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 1、3、6 个月肿瘤标志物 [ 糖 类抗原 125(CA125)、糖类抗原 199(CA199)、甲胎蛋白(AFP) 及癌胚抗原(CEA)] 水平, 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后 2 年的复发 率和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及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1 个月, 观察组 CA125、AFP、CEA、 CA199 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6 个月观察组 CA125、AFP、CEA、CA199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并发 症发生率、2 年生存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 2 年后, 观察组复发率为 7.81%(5/64), 低于对照组的 22.50%(9/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T 引导下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与微波消融术治疗早中期肝癌近期疗效、安全性接近,125I 放射性粒 子植入术可明显降低术后 6 个月时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术后 2 年复发率,两种方法术后 2 年生存率接近。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CT-guided 125I radioactive particle implantation and microwave ablation in 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 patient
TANG Mengg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of Nany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effects of CT-guided 125I radioactive particle implantation and microwave ablation in treatment of liver cancer patient.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4 patients with early and intermediate stage liver cancer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64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T-guided microwave abl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T-guided 125I radioactive particle implantation. The short-term efficacy 6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tumor markers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 carbohydrate antigen 199 (CA199), alpha-fetoprotein (AFP) an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before and 1. 3 and 6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recurrence rate and the survival rate 2 year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hort-term efficacy and the objective remission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1 month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CA125. AFP, CEA and CA199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CA125. AFP, CEA and CA199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6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2-year survival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Further, after 2 years of follow-up,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81% (5/64), which was lower than 22.50% (9/4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short-term efficacy and the safety of CT-guided 125I radioactive particle implantation n and microwave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and intermediate stage liver cancer are similar. The former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vels of serum tumor markers 6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2 years after the treatment. However, the 2-year survival rates of the two methods are similar.
【Keywords】 CT guidance; 125I radioactive particle; Microwave ablation; Liver cancer; Tumor marker; Recurrence rate; Survival rate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 较差。早中期肝癌以往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 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多 [1]。介入治疗属于微创 疗法,近年来在肝癌患者中应用广泛,常用的方法有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穿刺物理消融、放射性粒 子植入等。其中微波消融能够通过微波磁场使癌组 织升温、凝固、坏死,达到近似于手术的疗效,但 消融效果受肿瘤部位、大小的影响,术后容易复 发 [2-3]。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新型介入疗法, 可作为微型放射源,持续杀死肿瘤细胞,降低复发 率 [4]。本研究比较 CT 引导下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
与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 104 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 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 中相关诊断标准 [5] ;经病理学活检,确诊为早中期 肝癌;符合介入治疗指征: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或患 者拒绝手术;肝内单发肿瘤,最大径 <5 cm;神志 清晰,能配合治疗。排除标准:既往有肝癌手术史 或介入治疗史;伴有黄疸、腹水等肝功能衰竭症状; 患有精神疾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 40 例和观察组 64 例。对照组男 24 例,女 16 例;年 龄 40~74 岁, 平均(56.87±10.21) 岁; 肿瘤最大 径 1.5~4.8 cm, 平均(3.21±0.73)cm;临床分期: Ⅰ 期 12 例, Ⅱ a 期 16 例, Ⅱ b 期 12 例;Child- Pugh 分级:A 级 14 例,B 级 26 例。观察组男 38 例, 女 26 例;年龄 41~73 岁, 平均(57.21±10.03) 岁;肿瘤最大径 1.5~4.5 cm, 平均(3.07±1.13)cm; 临床分期: Ⅰ期22例, Ⅱa期31例, Ⅱb期11例; Child-Pugh 分级:A 级 21 例,B 级 43 例。两组患 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 CT 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 仪器选用微波消融治疗仪( NeuWave Medical, Inc.,国械注进 20203010011), 术前使用 1% 利多 卡因局部浸润麻醉,CT 引导下, 采用 20 G 微波消 融针穿刺,进入病灶后自边缘开始微波消融,单次 消融时间 5~10 min, 功率 60 W。若肿瘤直径≤ 3 cm 可单针、单点消融,若肿瘤直径 >3 cm 可用双针、 多点、多次消融。CT 检查确认病灶消融完毕后结 束手术。
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根据 CT 扫描结果,插入 18 G 粒子植入针,根据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拟定的粒子数量和排布方式植入 125I 放射性粒子 (天津赛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 H20093298), 单个粒子活度 0.8~1.0 mCi, 半衰期60 d,穿透距离1.7~1.8 cm,粒子间距约1 cm。 两组治疗结束后,均对穿刺点压迫止血,卧床休息 24 h。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完全缓 解:治疗后 6 个月行 CT 扫描,肿瘤可见病灶完全 消失且维持 4 周以上;部分缓解:可测量肿瘤病灶 最大径总和减小 30% 以上,并维持4周以上;进展:
可测量病灶最大径总和增大≥20%, 或出现新病灶; 稳定:介于部分缓解和进展之间。客观缓解率 =(完 全缓解 + 部分缓解) 例数 / 总例数 ×100%。(2) 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分别于治疗前, 治疗后1、 3、6 个月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3 mL,检测血清糖类 抗原 125(CA125)、糖类抗原 199(CA199)、甲 胎蛋白(AFP) 及癌胚抗原(CEA) 水平。(3)比 较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4)治疗后随访 2 年, 比较两组复发率和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等级资料比 较采用秩和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近期疗效和客观 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 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疗 前 与 治 疗 后 3 个 月, 两 组 CA125、AFP、CEA、 CA199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治 疗 后 1 个 月, 观 察 组 CA125、AFP、CEA、 CA199 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6 个月观察组 CA125、AFP、CEA、CA199 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2.4 两组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 随访 2 年后, 观察 组复发率为 7.81%(5/64), 低于对照组的 22.50% (9/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 2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 表 4.
3 讨论
随着影像学技术和微创治疗方法的发展,CT 引导下介入治疗逐渐在临床普及,特别是早中期肝 癌,患者更倾向于选取创伤较小的治疗方式 [6]。微 波消融是一种热疗方法,通过微波产生的热效应, 使肿瘤细胞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反应,从而出现坏 死,达到治疗目的 [7]。但是对于形态不规则、体积 较大的肝脏肿瘤,微波消融存在灭活不全、癌细胞 残留率高的缺点,而且无法消除影像学下不可见的 小病灶,常需要联合其他方法治疗 [8]。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体内放射疗法,能 实现“靶向放疗”,相较全身化疗和常规的放疗,能够减少正常组织损伤,保护肝功能,125I 放射性 粒子的半衰期是 60 d,植入后在体内有效作用时间 为 120 d,可重复治疗 [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 组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种方法的近期疗 效和安全性相当。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 1 个月观察组 CA125、AFP、CEA、CA199 水平高于对照组, 治 疗后 3 个月两组 CA125、AFP、CEA、CA199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6 个月观察组 CA125、AFP、CEA、CA199 水平低于对照组。分 析原因为 CA125、CEA、AFP、CA199 均属于常见 的肿瘤标志物,与肿瘤分期、体积有关。因为微波 消融可即时杀灭肿瘤,使肿瘤体积显著减小,因 此治疗后 1 个月,微波消融治疗患者的肿瘤标志物 水平更低,而 125I 放射性粒子可在一次性植入后持续发射射线,其疗效不断增加,因此治疗后 6 个月时, 观察组 CA125、AFP、CEA、CA199 水平低于对照组 [10]随访 2 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这与 既往研究结果一致 [11]。究其原因为虽然两种方法对 可观察到的肿瘤病灶近期疗效接近,但 125I 放射性 粒子能作用于不可见的肿瘤细胞, 减少癌细胞残留, 从而降低复发率 [12]。两组 2 年生存率比较, 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纳入例数较少,随访时 间较短有关。
综上所述, CT 引导下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与微 波消融术治疗早中期肝癌近期疗效、安全性接近,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可明显降低术后 6 个月时的 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术后 2 年复发率,两种方法 术后 2 年生存率接近。
参考文献
[1] 陈晨,陈金喜 . 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联合 125I 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J]. 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8):3331-3333.
[2] 徐奇奇,朱卫华,甘丽云,等 . 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综合疗效比较 [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21.36(9) :649-652.
[3] 冉江林,袁春旺,尹小勇,等 . CT 引导下微波消融对肝癌术后 6 个月复发应用价值术后 6 个月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J]. 现 代肿瘤医学, 2019.27(23) :4222-4226.
[4] 任文君,王泽阳,黄欣,等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 meta 分 析 [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9.28(2) :132-13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 年版) [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7.16 (7) :22-48.
[6] 张贵军,李宏,马霁波,等 .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射频消融在早中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J]. 中华全 科医学, 2019.17(4) :577-579.
[7] 杨嘉文 . TACE 分别联合微波消融、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及阿帕替尼靶向治疗大肝癌的疗效比较 [J]. 中国医师杂志,2019. 21(8) :1190-1194.
[8] 何伟娜,庞敏,张卫华,等 . 125I 粒子植入联合微波消融术对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 [J]. 中国临床研究,2020. 33(2) :180-182.
[9] 周凡,赵倩,徐浩,等 . TACE 联合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荟萃分析 [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9.28(3) :268-275.
[10] 任文君,王泽阳,黄欣,等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 125I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与单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 meta 分 析 [J].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9.28(2) :132-137.
[11] 李丽珍,钟秋红,黄昌辉,等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 CT 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比较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 2017.15(1) :76-78.
[12] 王家欢,李震 . 125I 放射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肝脏 TRF1 和 TRF2 表达影响 [J]. 肝脏,2020.25(4) :402-4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