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于赋能工作坊的健康宣教在 PICC 置管化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1 11:38: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赋能工作坊的健康宣教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化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 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1 月在该院行 PICC 置管化疗的 78 例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赋能工作坊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 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自我效能 [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认知程度(PICC 置管化疗认知) 、自我护理能力 [ 自我护 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 ]、应对方式 [ 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 ] 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 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 ] 评分。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 SDS、SAS 评分及屈服、回避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 GSES、PICC 置管化疗 认知评分、ESCA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面对维度评分、NSN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健康宣教基 础上实施基于赋能工作坊的健康宣教可缓解肺癌 PICC 置管化疗患者负性情绪,提升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应对方式,提高 PICC 置管化疗认知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赋能工作坊,健康宣教,肺癌,PICC 置管,化疗,自我效能,应对方式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mpowerment workshop-based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ICC catheterization chemotherapy

  ZHANG Yan, ZHAO Ruiying*, LIU Xiaopin, QIN Xiaoqian

  (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Henan Provincial Key Medicine Laboratory of Nursing, Cancer Center of Zhengzhou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mpowerment workshop-based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catheterization chemotherapy.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78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ho underwent PICC catheterization chemotherapy in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9 to January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9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empowerment workshop-based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the self-efficacy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the cognition degree (PICC catheterization chemotherapy cognition), the self-care ability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 the coping style [medical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MCMQ)],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Newcastl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ale (NS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scores of SDS and SAS as well as the scores of yielding and avoiding dimens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GSES score, the PICC catheter chemotherapy cognitive score, the ESCA each dimension score and the total score, the facing dimension score and the NSN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the empowerment workshop-based health education can relie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the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ICC chemotherapy, improve the self-efficacy and the self-care ability, improve the coping style, and improve the PICC chemotherapy cognitive scor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words】 Empowerment Workshop; Health education; Lung cancer; PICC catheterization; Chemotherapy; Self efficacy; Coping style

\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 瘤,发病率与病死率均高,化疗是肺癌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可延长患者生存期。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置管化疗具有减少药 物外渗、保护血管及可长期使用等优点,已成为目 前化疗给药的重要方式,但患者因缺乏对 PICC 置 管化疗的正确认知,在治疗过程中易产生焦虑、抑 郁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进而影响化疗效果 [1-2]。 常规健康宣教主要以临床工作经验为依据进行口头 讲解,患者接受度较差。赋能教育认为健康教育是相互合作的过程,旨在帮助被教育者发现自我健 康维护潜力,主动进行自我护理 [3] ,基于赋能工作 坊的健康宣教具有形式灵活、主题鲜明等优点 [4]。 鉴于此,本文探讨基于赋能工作坊的健康宣教在 PICC 置管化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1 月 本院收治的 78 例行 PICC 置管化疗的肺癌患者进行 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癌临 床诊疗指南(2018 版) 》中相关诊断标准 [5] ;经病 理学检查确诊;首次接受 PICC 置管化疗;认知正 常,意识清晰。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视听障碍;合 并精神异常;需机械辅助通气;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穿刺部位感染等置管禁忌证。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内 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 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 例。观察组男 23 例, 女 16 例; 年龄 42~70 岁, 平均(58.46±5.59) 岁; 临床分期: Ⅲ 期 27 例, Ⅳ 期 12 例;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 24 例,高中 或中专 11 例,大专及以上 4 例;病理类型:小细 胞癌 14 例,腺癌 10 例,鳞癌 13 例,腺鳞癌 2 例。 对照组男 21 例, 女 18 例; 年龄 40~69 岁, 平均 (57.95±5.48) 岁; 临床分期: Ⅲ 期 26 例, Ⅳ 期13 例;教育水平:初中及以下 24 例,高中或中专10 例, 大专及以上 5 例;病理类型:小细胞癌 9 例, 腺癌 11 例,鳞癌 16 例,腺鳞癌 3 例。两组一般资 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教育方式 以面对面口头宣教为主,向患者讲解 PICC 置管目 的、自我护理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化疗后不良反应, 并嘱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赋能工作坊 的健康宣教。(1)建立肺癌 PICC 置管化疗工作 坊:设置专一办公区域,配置多媒体设备、联排座 椅、健康教育展示栏及书柜,由 1 名具有 PICC 维 护培训合格证书的 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士 担任工作坊核心人员,5 名具有 2 年以上临床护理 经验的护士作为团队成员。(2)置管前健康教育: ①邀请主管护士向患者讲解 PICC 置管的原因、意 义、置管并发症(静脉炎、静脉血栓、感染等)及 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脱发等)等。 讲解时配合多媒体设备,使用图片、语音、短视频 等方式进行,讲解过程中鼓励患者积极提问,并针对问题发表自身看法,最后由主管护士进行总结、 解答。讲解完毕后,随机挑选患者进行提问,了解 患者掌握情况。②组织病友交流会:邀请第 1 阶段 表现较好的患者主持,以患者为主体,鼓励其讲出 自身目前遇到的问题,由带管者向未置管患者进行 疑问解答。交流过程中,护士认真倾听,必要时针 对患者情况给予解释、疏导。(3)置管时健康教 育:护理人员在操作前再次告知患者置管过程中如 何配合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在医学仿真人模型上 示范置管操作,确认患者做好准备后开始置管操 作。(4)置管后健康教育:借助多媒体方式向患 者演示导管自我维护方法,邀请 1 例患者示范置管 并发症的处理及日常生活中置管侧肢体活动方法,在工作坊团队的旁听下,授权其为其他患者解答 疑惑。

  两组均连续护理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评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 量表(SDS) 进行评估,SAS 评分≥50 分表示存在 焦虑情绪,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SDS 评 分≥53 分表示存在抑郁情绪,得分越高表示抑郁 情绪越严重。(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和 认知程度。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 估自我效能,共 10 项,采用 1~4 分的 4 级评分法,总分为 10 项得分之和除以 10.得分越高表明自我 效能感越强。采用本院自制的 PICC 置管化疗认知 量表评估认知程度,满分 60 分,得分越高表明认 知度越高。(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估,包括 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知识、自护责任感 4 个 维度,共 43 个项目,满分 172 分,得分越高表明 自我护理能力越强。(4)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应对 方式评分。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评分(MCMQ) 评估, 包括面对(32 分)、屈服(20 分)、回避(28 分) 3 个维度,面对维度评分越高越好,屈服、回 避维度评分越低越好。(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评分。护理 1 个月后,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 表(NSNS) 评估, 总分 19~95 分, 评分越高表明 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DS、S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护理后, 两组 SDS、SAS 评分均低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1.

\
 

  2.2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和认知程度比较 护 理前,两组 GSES、PICC 置管化疗认知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GSES、PICC 置管化疗认知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
 

  2.3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护理前, 两组 ESCA 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ESCA 各维度评 分及总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2.4 两组护理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面对、屈服及回避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面对维度评分 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屈服、 回避维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护理 1 个月后, 观 察组 NSNS 评分为(89.25±3.84) 分, 高于对照组 的(82.61±5.77)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3. P=0.000)。

  3 讨论

  PICC 置管是癌症患者化疗的主要给药方式, 可重复给药,且不易损伤血管,但因患者认知度较 低,可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导管感染等不良事件, 影响预后 [6] 。常规健康宣教多由护士单方面讲解, 患者容易遗忘,宣教效果较差。基于赋能工作坊的 健康宣教是将赋能模式与工作坊模式相结合的一种 新型教育方式,能够调动患者积极性和参与性,提 高其对治疗的配合程度 [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 SDS、SAS 评 分及屈服、回避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GSES评分、 PICC置管化疗认知评分、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 面对维度评分及 NSN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基 于赋能工作坊的健康宣教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改善其面对方式,提高其认知度、自我效能及满意 度,与何小霞等 [8] 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基于 赋能工作坊的健康宣教通过建立工作坊,能够为患 者创建一个主题鲜明、充分趣味的环境,有助于提 高患者接受度,促进患者理解并掌握 PICC 置管化 疗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升自我效 能;通过病友交流会环节对患者进行赋能,可提高 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疏解患者心理压力 和不良情绪,改善应对方式。通过仿真模型和真人 示范,能够使患者牢固掌握 PICC 置管化疗的流程, 缓解焦虑、恐惧情绪,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增强治 疗信心,进而提升对疾病的应对能力,改善患者预 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
 

  综上所述,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基于赋 能工作坊的健康宣教可缓解肺癌 PICC 置管化疗患 者负性情绪,提升自我效能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 应对方式,提高 PICC 置管化疗认知评分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林小平,谌永毅,王黎黎,等 . 抗凝治疗血液高凝状态肺癌患者 PICC 导管相关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实用护理杂 志,2018.34(12):908-911.

  [2] 傅艳师,徐勇民,贺敏,等 . 工作坊模式在肿瘤专业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6):2523-2525.

  [3] 李东霞,肖莉华,邓颖辉,等 . 赋能教育指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上肢功能的影响 [J]. 现代临床护理, 2018.17(10):57-61.

  [4] 姚畑,杨海燕,张薇薇,等 . 工作坊赋能教育在胃管带管出院患者的照顾者鼻饲实践培训中的应用 [J]. 临床护理杂志, 2017.16(3):61-63.

  [5]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 版) [J]. 中华肿瘤杂志, 2018.40(12):935-964.

  [6] 甘海洁,赵昀,卢晓,等 . 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的健康教育方法及价值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 复,2018.25(1):80-82.

  [7] 李小红,周霞 . 基于赋能理论的认知行为路径化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 究,2020.17(4):49-51.

  [8] 何小霞,阳红娟,区瑞莲,等 . 基于赋能工作坊模式在结直肠癌 PICC 置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J]. 国际护理学杂 志,2019.38(19):3103-31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704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