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1 10:32: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为临床制定针对性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回 顾性分析 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昆明同仁医院收治的 135 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支 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 38 例) 、非再狭窄组( 97 例) 。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再狭窄组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占比,支架长度,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尿酸( UA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 (Lp-PLA2 ) 、淀粉样蛋白 A ( SAA ) 及术后 7 d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24 (microRNA-224 ) 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再狭窄组(均 P<0.05 )。多 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合并糖尿病、支架长度长, 以及血清 LDL-C 、UA 、Lp-PLA2 、SAA ,术后 7 d 血清 microRNA-224 水平 高均为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OR= 2.280 、2.166 、2.261 、2.192 、2.158 、2.111 、2.134.均 P<0.05 )。 结论 合并糖尿病、支架长度长, 以及血清 LDL-C、UA 、Lp-PLA2 、SAA,术后 7 d 血清 microRNA-224 水平高均为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 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临床可通过按时服药, 控制饮食, 检测血清 Lp-PLA2 、SAA 及术后 7 d 血清 microRNA-224 水平等 针对性措施,有效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微小核糖核酸-224.淀粉样蛋白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尿酸,支架长度,危险因素

\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心脏相关 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已成为治 疗冠心病最常用的技术,其在血管造影仪的引导下,通过 特制的导丝、支架等,有效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 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及 生活质量 [1] 。但相关研究显示,受生物、技术、机械等因 素的影响,支架在植入人体后属于体内异物,会对血管内 皮造成一定刺激,导致血管内皮完整性被破坏,从而导致 血管发生持续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以致于血管内膜平滑肌 细胞过度增生、迁移,致使支架内再狭窄,严重威胁患者 生命安全 [2] 。因此,有效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对治疗心脏相 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经皮冠状 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针对性预防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 昆明同仁医院收治的 135 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 再狭窄组(38 例)、非再狭窄组(97 例)。纳入标准:符 合《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3] 中的相 关诊断标准者;成功置入支架,无支架贴壁不良者;无其 他心脏系统疾病者;未合并恶性肿瘤者等。同时再狭窄 组患者符合支架置入后血管直径狭窄程度≥50%。排除标 准: 30 d 内接受过重大手术者;合并血液疾病者;严重传染性疾病者等。本研究已通过昆明同仁医院医学伦理委员 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 再狭窄的单因素分析。统计两组患者性别、体质量指 数(BMI)、年龄、病变支数、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 并糖尿病、是否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是否吸烟、是否饮 酒、支架长度,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三酰甘油( TG)、尿酸(U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 (Lp-PLA2 )、淀粉样蛋白 A ( SAA)、微小核糖核酸 -224 ( microRNA-224)水平等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 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 量,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 作为因变量,使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影 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 因素。

  1.3 检测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 5 mL,待其自 行凝固后,于离心装置离心 15 min,转速 3 000 r/min,分 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 TC、LDL-C、 HDL-C、TG 水平,采用尿酸酶比色法检测血清 UA水平; 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 Lp-PLA2 水平; 采用胶体金免 疫层析法检测血清 SAA 水平。另采集所有患者术后 7 d 空腹静脉血 3 mL,血清制备方法同上,采用酶联免疫吸 附实验法检测血清 microRNA-224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 首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 方差齐则以 (x ±s) 表示,行 t 检验;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发生支架 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单 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狭窄组中合并糖尿病 患者的占比,支架长度,血清 LDL-C、UA、Lp-PLA2、SAA 及术后 7 d 血清 microRNA-224 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再狭窄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
 

  2.2 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多 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是 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 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支架长度长,血清 LDL-C、UA、Lp-PLA2、SAA 及术后 7 d 血清 microRNA-224 水平高均为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 的危险因素(OR= 2.280、2.166、2.261、2.192、2.158、2.111、 2.134.均 P<0.05),见表 2.

\
 

  3 讨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够重建冠状动脉血流,减轻 心脏负荷,改善心肌功能,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由于 患者本身、血管病变及手术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会使血管 内炎症反应加重,血管壁重构,血管内膜增生,致使患者 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风险增加,导致远期疗效受到严重影 响 [4-5]。因此在临床治疗中, 需提早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支架长度长,血清 LDL-C、UA、Lp-PLA2、SAA 及术后7 d 血清microRNA-224 水平高均为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 的危险因素, 与王振等 [6] 研究结果较为相似。分析其原因 在于,合并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较高,导致血红蛋白 与红细胞膜出现糖化,致使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引 发内皮素大量释放,而导致血小板、脂质在血管壁沉积, 形成斑块、狭窄甚至堵塞血管,使支架内再狭窄的现象发 生 [7] 。因此,针对此类患者,应按时服用胰岛素、降糖药 物等控制血糖,维持血糖水平,避免长期高血糖致使血管 再次狭窄、堵塞。支架长度过长容易导致支架与血管壁发 生贴壁不良,从而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促使血液系统活 化,激活凝血、纤溶系统,使得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水平 升高,发生血栓,从而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 [8] 。因此,在 制定手术方案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精确支架长度, 选择更为贴合的支架长度,从而可减轻对于血管内皮的损 伤,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尚莹等 [9] 研究显示, 高水平LDL-C 会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更容易侵入到血管壁内 膜并沉积,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堵塞血管, 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风险。因此,行手术治疗前患者 应按时服用他汀类的降脂药以降低LDL-C 水平, 同时注意 饮食,避免食用高能量、高胆固醇及高脂肪食物,降低支 架内再狭窄风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 UA 水平升高,会增加氧 自由基的生成,使 LDL-C 过氧化,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 细胞,也加速了内膜增生 [10] ;此外,孙雅琦 [11] 研究结果显示, UA 水平升高会导致血管平滑肌产生应激反应并诱 发增生,促进血小板聚集,进而导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 大大提高。因此,针对 UA 水平较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患者,可服用别嘌呤醇、非布司他等药物控制 UA 水 平,降低支架内再狭窄风险。

  Lp-PLA2 作为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的特异性指标,其 水平升高可促进脂类物质发生氧化应激反应,造成大量粥 样物质的形成,进而导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动脉 粥样硬化,而 Lp-PLA2 水平越高越容易增加粥样硬化斑 块体积,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使血小板易黏附于无内 皮细胞覆盖的金属支架上,易造成支架内再狭窄 [12] 。因 此, 针对高 Lp-PLA2 水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 可 采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或者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质量。

\
 

  SAA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敏感炎症反应标志物, 主 要由肿瘤坏死因子-α ( TNF-α ) 、白细胞介素 -6 ( IL-6 ) 等炎症因子刺激肝细胞所生成的急性反应蛋白。高水平的 SAA 可促使 HDL-C 与载脂蛋白 A- 1 ( apoA- 1 )的结合, 减 缓胆固醇的外流,进而能够增加脂质在血管中粥样硬化病 灶中的沉积,从而增加血管狭窄堵塞风险,也提高了支架 再狭窄的发生率 [13] 。microRNA-224 能够激活转化生长因 子从而调节内皮素- 1 ( ET- 1 )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及一氧化氮(NO) 等细胞因子水平,参与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的形成,其水平过高,也就意味着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风险越高,越有可能发生支架内再狭窄 [14] 。故术后需 及时检测血清 TNF-α 、IL-6 等炎症因子水平,以减少炎症 因子的释放,进而降低血清 SAA水平;同时可联合基因 组学检测 microRNA-224 水平,以提高易损性斑块的检出 率,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概率。

  综上, 合并糖尿病、支架长度长, 血清 LDL-C、UA、 Lp-PLA2 、SAA 及术后 7 d 血清 microRNA-224 水平高均 为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 因素,临床可通过按时服药,控制饮食,定期检测血清Lp-PLA2、SAA 及术后 7 d 血清 microRNA-224 水平等针对 性措施,有效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 窄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 祝聪聪 , 盛蕾 , 洪李锋 , 等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老年冠心病病人生活质量、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NO 水平的影响 [J]. 实用老 年医学 , 2018. 32(11): 1047- 1049. 1053.

  [2] 姚峰 , 何思泉 , 王妹芳 , 等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再狭窄与血浆内皮细胞膜微粒的相关性 [J]. 新乡医学院学报 , 2021. 38(3): 245-248. 254.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 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 等 . 中国经皮冠状动 脉介入治疗指南 (2016)[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2016. 44(5): 382- 400.

  [4] 张文广 , 马立永 , 陈金岭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和氧化应激反应及心功能的影响 [J]. 中华老年 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8. 20(3): 253-256.

  [5] 罗江宾 , 王天松 , 何喜民 , 等 .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现代生物医学进 展 , 2019. 19(15): 2966-2969. 2983.

  [6] 王振 , 徐通达 , 李东野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预测因素分析 [J]. 安徽医药 , 2019. 23(9):1821- 1825.

  [7] 胡志良 .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 2 型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及支架内再狭窄程度的影响 [J]. 新乡 医学院学报 , 2019. 36(12): 1159- 1162.

  [8] 江柯炜 . 浅析导致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 [J]. 当代医药论丛 , 2020. 18(2): 76- 77.

  [9] 尚莹 , 刘寅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 2019. 34(9): 164- 166.

  [10] 陆蕙 , 胡东南 , 王蓉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抑郁及血清尿酸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 志 , 2020. 12(9): 1118- 1121.

  [11] 孙雅琦 . 血清尿酸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桡动脉 穿刺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7. 34(1): 117- 118.

  [12] 罗颖 , 王丽丽 , 龙娟 , 等 . 血浆 Lp-PLA2 水平与冠脉支架置入术 后再狭窄相关性探讨 [J]. 陕西医学杂志 , 2015. 44(6): 712-713.

  [13] 杨礼文 , 夏豪 , 田国卫 , 等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 hs-CRP、SAA 水平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分析 [J]. 疑 难病杂志 , 2017. 16(6): 541-544. 549.

  [14] 杜丹 , 董利平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 血清microRNA-224 水平变化及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J]. 中国 动脉硬化杂志 , 2021. 29(4): 317-3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58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