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粪菌移植( FMT ) 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40 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20 例, 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 和观察组( 20 例, 使用 FMT 治疗) ,两组患者均治疗 3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排便次数、腹痛指数、粪便性状 评分, 粪便中菌群数量, 血清血管活性肠肽( VIP )、生长抑素( SS )、 P 物质( SP )、胃动素( MOT ) 水平, 以及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 量量表( IBS-QOL) 、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系统评分( IBS-SSS ) 、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 GSRS )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治 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上升;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次数、腹痛指数,粪便性状、IBS-SSS 、GSRS 各项评分,粪便中 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数量, 以及血清 VIP 、SS 水平均降低,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 IBS-QOL 评分, 血清 SP 、MOT 水平, 粪便中双 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升高,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FMT 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和生活质量,改善腹痛、腹泻等多种临床症状,帮助患者重建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恢复胃肠功能。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粪菌移植,肠道菌群,胃肠功能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 患者除了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外,可能还会伴有头痛、心 悸、尿频、尿急等肠外症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直接作 用于人体,用来补充体内菌群,在肠道形成生物屏障,抑 制肠道中某些致病菌,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食物的消 化与吸收,促进肠道蠕动,起到调理肠道功能的作用,但 单一治疗用药周期较长 [1] 。粪菌移植(FMT)是一种补充 微生物菌群的治疗方法,通过从健康供体的粪便中分离功 能性菌群,将其移植患者体内,可重建患者肠道菌群结 构;FMT 不仅能够调节患者肠道内部菌群失衡的情况,同 时还可以减轻肠道内的炎症反应,加快病情恢复 [2] 。基于此,本研究主要探讨 FMT 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 肠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江门市 人民医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40 例,依据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 例)患者中男性 13 例, 女性 7 例;病程 1~25 年,平均( 10.48±3.95)年;年龄 37~66 岁,平均(50.89±5.17 )岁;病情严重程度:轻 度 13 例,中度 7 例。观察组(20 例)患者中男性 12 例, 女性 8 例;病程 1~26 年,平均( 10.59±4.03)年;年龄 37~67 岁,平均( 51.03±5.21 )岁;病情严重程度:轻度 14 例,中度 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 年)》[3]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临 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者;近 3 个月内未使用其他导 致肠道微生态紊乱的药物者;排便 >3 次 /d 者等。排除标 准:伴有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性疾 病;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泻者;其他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患 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 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心理方面的疏导并进行 日常生活饮食方面的调理,同时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060010. 规格: 0.5 g/ 片)口服治疗,0.5 g/ 次,3 次 /d,治疗 3 个 月。观察组患者采用 FMT 治疗,FMT 供体要求:①无已 知的传染性疾病;②无免疫系统疾病史或使用免疫抑制 剂;③体质量指数 <28 kg/m2 ;④粪便虫卵、粪便常规检 测均为阴性。FMT 具体操作如下:①患者准备:操作前7 d 避免患者进食会使其产生过敏的食物。移植前 2 d 禁 止服用治疗肠胃的药物。②粪便样本准备:将留取的粪 便 50 g 置入于 250 mL 0.9% 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混匀,随 后于 0.25 mm 滤网中滤过 3 次,对粪菌液进行离心操 作( 6 000 r/min 转速下离心 15 min,离心半径 9 cm ),得 到 40~50 mL 的粪菌沉淀,沉淀后悬浮于 200 mL 0.9% 氯 化钠溶液中,于 1 h 内完成粪菌悬液的制备。③ FMT 方 法:行常规结肠镜检查,将结肠镜插入末端回肠,使 用注射器,吸取粪菌悬液 20 mL,自结肠镜活检通道注 入后缓慢退镜,每退镜 5~10 cm 灌注 1 次,总灌注量为 250~600 mL,待上述操作完成后,患者需侧卧 1 h,禁食2 h,30~45 min 内避免排便,3 次 / 月,每次间隔 1 d 后重新 制备新鲜粪菌悬液,并进行输注,共治疗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依据《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 共识意见(2017 年)》[3] 中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估,其 中显效:患者腹泻、腹痛完全消失,患者排便次数、粪便 性状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腹泻、腹痛症状有所缓解,排 便次数减少,粪便成形,无黏液;无效:患者腹泻、腹痛 症状及排便次数、粪便性状均未改善。总有效率 = 显效 率 + 有效率。②参照《消化系统常见病肠易激综合征中 医诊疗指南(基层医生版)》[4] 中的判定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次数、腹痛指数、粪便性状进行量化积分,按照 症状严重程度分别评为无症状(0 分)、轻度症状(2 分)、 中度症状(4 分)、重度症状(6 分)。③采集患者治疗前 后 3 g 的新鲜粪便,将其放入 5 mL 的生理盐水中进行稀 释,通过滴注法对其进行接种,并对培养基中菌群的数量进行观察,记录酵母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双歧杆 菌、肠杆菌菌落数量。④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 4 mL,静止 1 h,之后以 3 000 r/min 转速,离心 10 min, 分离血清,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 P 物质( SP)水 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动素(MOT)水平,采用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生 长抑素( SS)水平。⑤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 ( IBS-QO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总分 100 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5] ;采用肠易激 综合征严重程度系统评分(IBS-SS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 程度,满分 500 分,分值越低患者疾病恢复越好 [6] ;采用 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评估患者胃肠道症状 改善情况,总分 45 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效果越好 [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则以 (x ±s) 表示,行 t检 验;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以 P<0.05 表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 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见表 1.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排便次数、腹痛指数、粪便性状评分均降低,观 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 表 2.
2.3 两组患者粪便中菌群数量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 后两组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升高,观察 组高于对照组;肠球菌、酵母菌、肠杆菌数量均降低,观 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 表 3.
2.4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血清 MOT、SP 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而 SS、VIP 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2.5 两组患者 IBS-QOL、IBS-SSS、GSRS 评分比较 与治 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IBS-QOL 评分均升高,观察组 高于对照组,IBS-SSS、GSRS 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5.
3 讨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一种持续性或者间歇性发作 的肠道功能性胃肠疾病,以排便频率异常、腹痛易反复发 作、伴有粪便性状改变为特征,除伴有腹痛、腹泻外,患 者还会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且病情若反复 发作,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中双歧杆菌 四联活菌可抑制患者肠道中的致病菌,维持患者肠道正常 蠕动,从而调节肠道中的菌群平衡,但治疗周期较长,患 者会存在依从性差,导致用药不规律,治疗效果不理想。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肠道微生态失衡有 关,而肠道菌群的改变是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8]。FMT 可调节肠道菌群失衡,重建有正常功能的肠道粪便菌群。 在FMT 调整重建患者肠道菌群平衡的同时,FMT 还可激活肠道体液免疫反应,对肠黏膜起保护作用,以达到治疗消 化系统疾病的目的,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进而提高其生 活质量 [9]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IBS-QOL 评分, 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对 照组;各项症状评分, IBS-SSS、GSRS 评分, 酵母菌、肠 球菌、肠杆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提示 FMT 治疗腹泻型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 状,重建肠道微生物生态平衡,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VIP 可抑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液的分泌,同 时可刺激肠液分泌对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产生抑制作用; MOT 可促进患者胃肠运动并影响胃肠道对水电解质的运 输; SS 有抑制内分泌的作用, 同时还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液 中 SP 、MOT 水平,当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功能 发生紊乱时,VIP 、SS 会随之升高,而 SP 、MOT 水平异常降低, 表示患者病情加重。 FMT 的主要机制为通过有益 菌进行生态占位,生物夺氧,免疫调节以及降低细菌代谢 产物的营养等, 从而对有害菌发挥抑制的作用, 同时 FMT 还可下调患者机体内部 VIP、SS 水平, 致使患者肠液分泌 增加, 提高患者的胃肠功能 [10]。本研究中, 与对照组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 MOT、SP 水平升高,血清 VIP、 SS 水平降低,提示 FMT 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可有效改善其胃肠功能。
综上, FMT 可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 功能、腹痛、腹泻等多种临床症状,帮助重建肠道微生物 生态平衡,以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傅丽霞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水平的影响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2017.29(2): 179- 181.
[2] 余思芸 , 何平 , 房殿亮 , 等 . 粪菌移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的Meta 分析 [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2020. 29(1): 37-42.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017 年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 2018. 26(3): 227-232.
[4]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 温艳东 , 李保双 , 等 . 消化系统常见病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指南 ( 基层医生版 )[J]. 中华中医药 杂志 , 2020. 35(7): 3518-3523.
[5] 徐雪梅 , 王巧民 , 代子艳 , 等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2009. 18(1): 35-37.
[6] 程亚男 , 张秋丽 , 赵彬 . 奥替溴铵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IBS-SSS 量表评分的影响 [J]. 首都食品与医药 , 2020. 27(19): 94-95.
[7] 尚妍妍 , 徐峰 . 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抑郁状态及其与胃肠道症状积分的相关性 [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16. 24(19): 3051- 3055.
[8] 郭锐芳 , 董琳 , 康东 , 等 . 粪菌移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临床消化病杂志 , 2018. 30(6): 366-368.
[9] 蔡萌豪 , 韩宇 , 张彩凤 . 粪菌移植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2022. 34(4): 440-444.
[10] 花月 , 李宁 , 顾立立 , 等 . 粪便菌群移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 征 12 例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2017. 29(6): 621- 624. 6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