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肠道菌群是指存在于机体肠道内的共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传统上人们认为这一类菌群与消化吸收关系密切, 同时与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生物信息学和测序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的重大作用被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不少人认为肠道菌群成为机体新的“器官”。肠道菌群的功能强大,除了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之外,还与阿尔茨海默病、肥胖、心血管疾病有重要关系。作为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肾脏,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也关系密切。本文我们将就肠道菌群的定义和与肾脏疾病的关系展开综述,并探索如何以肠道菌群为靶点对肾脏疾病进行治疗。
关键词:肠道菌群;肾脏疾病;益生菌;肾衰竭
本文引用格式:向颖 , 逯茂洋 . 肠道菌群与肾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2):140,144.
1肠道菌群概况
1.1肠道菌群的概念
肠道菌群,顾名思义,就是定居在肠道内的菌群。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去理解这个概念,一方面:从菌群本身,菌群概念泛指细菌和大量的共生微生物,但是具体而言这共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衣原体等;另一方面,这些微生物主要寄居在两部分——肠腔和肠道粘膜内。这些菌群与人体是互利共生的关系,维系着人体的身体健康。
肠道菌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机体内的菌群是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随着机体的节律、环境季节等的变化,各个微生物群体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保持着一个动态的周期性的波动。
肠道菌群数量多并且种类也很多。数量上,肠道菌群可达到 1014 个,达到了万亿数量级,重量达到了 1-2kg,接近于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肝脏的重量;数量上,最新的研究表明数量超过了 1000 多种 [1]。
1.2肠道菌群的功能
传统观点的认为,肠道菌群与机体的消化吸收密切相关,我们老一辈人口中的“食儿着”了就是通过作用于肠道菌群发挥的作用。同时,肠道菌群跟肠道的相关疾病息息相关, 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拉肚子、胃肠炎等等。除了肠道相关疾病之外,肠道菌群还与肠道系统发育、免疫系统发育有关,和多种全身系统疾病有关——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肥胖和肾脏疾病等等。
我们接下来就主要简述肠道菌群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探求如何通过肠道菌群来干预肾脏疾病。
2慢性肾脏疾病
2.1慢性肾脏疾病概述
肾脏是人类重要的器官,起着排泄和解毒的作用。肾脏最常发的疾病便是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该病患病人数多且持续时间长,给患者造成了诸多的痛苦,因此备受人们的重视。目前大家对肾脏疾病的发病的原因主要有如下论述——“肠源性尿毒素蓄积”学说。尿毒素是肾脏产生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应当有肾脏代谢排出, 但是由于 CKD 病人的肾功能大幅度下滑,尿毒素很难排出, 因此会使得病情恶化,同时还会换上心脑血管并发症。
2.2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
肾脏和肠道的关系非常密切,古有中医云曰:“肾主水。”肾脏主要负责水液交换,因此肾脏和肠道菌群的密切关系有着中医理论的支持。肾脏疾病患病者的菌群会发生紊乱,结构失调,益生菌含量下降同时有害菌含量上升,肠道菌群会代谢一系列有害物质,从而加重 CKD 患者的肾功能衰竭。当肠道菌群失序之后,代谢紊乱的细菌会使得分泌的防御素减少,肠道通透性会增加,有更多的肠道细菌和毒素通过肠道进入循环系统,加重炎症的损伤,进而加重肾衰竭的病情的发生。
目前,CKD 患者面临的难题之一便是如何解决这种恶性循环,真正的康复。而从目前来看,可以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来治疗肾脏衰竭疾病 [2]。
3治疗措施
3.1常规方法
3.1.1肾脏移植
这种方式很好理解,之所以会有慢性肾病,正是因为患者自身的肾脏出现了问题。因此,将健康的人的肾移植过来, 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种方法对于供体要求较高,找到一个合适的健康肾脏并非易事,不合适的肾很可能会引起机体免疫排斥。
3.1.2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这是一种通过半透膜来进行的医治。人们所用的半透膜,从最开始用牛的膀胱膜, 到最近利用烟丝和纤维素膜进行透析。发生了很大的进步与革新。在流经半透膜时,血液中的代谢废物以及过多的电解质会被透析出来,这其实也就是血液透析的工作原理。在经过血液透析之后,血液便会像经过了正常的肾脏一样得到净化,水盐平衡与酸解平衡也得以维持。
3.1.3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它与血液透析原理相似,区别在于,它使用的半透膜是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并且可以避免反复穿刺,这意味着病患的疼痛将被减少,因此也更容易被接受。在进行透析清除有害物质的同时,还可以补充人体必须的营养。
3.2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治疗肾脏疾病
CDK 患者的肾功能会影响肠道益生菌,同样的,肠道的益生菌改变亦会影响 CDK 患者,如之前所提到的益生菌—— 双歧杆菌就可以做到。有研究人员利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喂养肾衰竭的大鼠,并对大鼠的肾功能与肠粘膜的通透性进行定期的检查,结果表明补充了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大鼠,其肠粘膜的通透性,肾功能都有所好转。这是因为这些有益菌通过自身代谢,减少了尿素氮和肠源性毒素的浓度, 从而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这或许是我们攻克上述难题的一个途径。除了益生菌之外,一些营养物质或者药物也可以作用于肠道菌群来治疗肾脏疾病。例如,菊粉,菊粉是一类益生元物质,菊粉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优先被双歧杆菌利用,产生醋酸盐和乳酸盐,降低了大肠的 pH 值,从而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放到缓泻剂,缓泻剂是一类能促进排便反射或使排便顺利的药物,从而改善肠道纤维化和肠道内的益生菌 [3]-[5]。
3.3 新方向——中医调理肠道益生菌群
有研究表明,一些经口服或肠道给药的单味中药 ( 黄芪、党参以及茯苓等 )、中药复方 ( 肾衰康、清肠栓以及结肠洗液等) 还有中药提取物( 大黄素、马齿苋多糖以及红参、薏苡仁、灵芝提取物等 )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调节肠道细菌,保护肠道上皮屏障,减轻尿毒素蓄积,延缓 CKD 进展。
4对患者的建议
4.1改善饮食情况
不要吃得太油腻。众所周知,油脂摄入过高无疑会影响到身体的正常代谢,机体将要耗费额外的能量来对油脂进行处理。因此,长期高油脂的饮食会给肠道带来不少负担,长期高油、高脂饮食,自然会对肠道带来不小的负担。从而肠道微生态受到影响,保护能力下降。
多吃五谷杂粮。五谷杂粮(例如全天然完整的谷类、豆类和坚果类的籽粒和果仁,如荞麦、黑米、红豆、瓜子、榛子等),虽然其中的纤维素等物质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但是可以被有益菌利用,从而给有益菌加营养。
4.2合理运动
多多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增强自己的抵抗力,有了好的抵抗力,有害菌自然就难以占据优势,代谢性肥胖的等疾病也就自然不会出现了。
4.3适量补充益生菌
多喝酸奶补充益生菌。酸奶富含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多喝酸奶,就是直接增加了肠道中有益菌的数目。
5总结与展望
肠道菌群与肾脏疾病的关系非常紧密,在慢性肾病发病的时候肠道菌群有着很大变化,而这种菌群结构和菌群代谢产物的变化又会加重慢性肾病的病情。现在传统的治疗肾脏疾病的方法已经遇到了瓶颈,未来可以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来治疗肾脏疾病。
参考文献:
[1]郭慧玲 , 邵玉宇 , 孟和毕力格 , 等 . 肠道菌群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微生物学通报 ,2015,42(02):400-410.
[2]樊均明 , 马欣 , 文集 . 肠道菌群的微生态改变与慢性肾脏疾病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14(12):1035-1037.
[3]袁伟杰 , 王玲 . 肠道微生态与肾脏疾病 [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7,26(02):153-154.
[4]韩文贝 , 刘莹露 , 万毅刚 , 等 . 慢性肾脏病肠道菌群失调的病理机制、治疗策略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J]. 中国中药杂志 ,2017,42(13):2425-2432.
[5]谭玲玲 , 黄梅 , 马欣 , 等 . 基于肠道微生态的慢性肾脏病治疗 [J]. 重庆医学 ,2017,46(18):2566-2568.
《肠道菌群与肾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31/20181031034946102.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