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对改善患者阴道微环境的临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8 12:05: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阴道微环境、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扬中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62 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31 例)和观察 组( 31 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2 周,并随访 3 个 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治疗前后阴道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阴道分泌物白细胞介素 -6 ( IL-6 )、 白细胞介素 -8 ( IL-8 ) 、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 、白细胞介素 -2 ( IL-2 ) 水平, 以及治疗后 3 个月的复发情况。 结果 治疗后, 观察 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升高;观察组患者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局部烧灼感、阴道壁散在出血点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 照组;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对照组阴道菌群密集度 2 级患者占比及观察组 1 级患者占比均增加, 对照组 3 、4 级患者占比及观察组 4 级患 者占比均减少;两组阴道菌群多样性 1 级患者占比均增加, 3、4 级患者占比均减少, 且治疗后观察组阴道菌群密集度 1 、3 级患者占比均 高于对照组,2 、4 级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阴道菌群多样性 1 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2 、3 、4 级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与 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 IL-6 、IL-2 、TNF-α 、IL-8 水平均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3 个月,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 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恢复阴道微环境,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炎,甲硝唑,乳杆菌活菌胶囊,阴道微环境

\
 

  细菌性阴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阴道炎症性疾病, 由于机体内厌氧菌出现过度生长,致使阴道内正常菌群的 生态平衡发生紊乱所致,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外阴瘙痒、阴 道异味、白带异常等,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尿 痛、尿频等泌尿系统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 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在临床上通常采用抗生素药物进 行治疗,甲硝唑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对病原微生物产 生抑制作用,调节菌群平衡,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其 复发率及耐药率均较高,预后较差,故在临床应用中受到 限制,可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1] 。乳杆菌活菌 胶囊主要通过分泌过氧化氢、乳酸等物质,促进阴道酸性 环境恢复正常,并对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产生抑制和消除作 用,进而维持阴道菌群平衡 [2]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乳 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并将研究结 果作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扬中市 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62 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 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31 例)和观察组 ( 31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23~54 岁,平均(37.65±5.04) 岁;阴道洁净度 [3] :Ⅲ度 22 例,Ⅳ度 9例;病程 8~28 d , 平均( 17.02±3.37 )d。观察组患者年龄 22~50 岁,平均 ( 37.42±5.23 )岁;阴道洁净度:Ⅲ度 23 例,Ⅳ度 8 例; 病程 6~27 d,平均( 16.88±3.54 )d。两组患者上述一般 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 性。诊断标准:参照《2015 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阴道感 染诊断和治疗指南》 [4] 中关于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近 3 个月内未接受抗菌 药物、激素或微生物制剂等相关治疗者;均属于首次发病 者;阴道分泌物较多,呈现稀薄奶样且有异味者等。排 除标准:伴有衣原体、支原体感染者;患有子宫内膜增生 者;存在宫颈恶性病变者;有子宫附件手术史者;妊娠期 或哺乳期女性;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等。扬中市妇 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研究的实施,且患者均 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甲硝唑片 [ 远大医 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2021947 ,规格: 0.2 g/ 片)口服治疗,0.4 g/ 次,2 次 /d。在对照组治疗的 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内蒙 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030005 ,规格: 0.25 g/ 粒)治疗,睡前将胶囊放置于阴道深处, 1 粒 / 次,1 次 /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2 周,并随访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依据《妇产科学(第 7 版)》[5] 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胺试验结果转阴,经涂片检测显示无线索细胞,且 阴道 pH 值 <4 .5 评为治愈;临床症状显著缓解,胺试验 结果转阴,经涂片检测显示线索细胞有所减少,且阴道 pH 值 <4.5 评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胺试验结果未 转阴,经涂片检测显示线索细胞有所减少,且阴道 pH 值 <4 .5 评为有效;临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胺试验结果未 转阴,经涂片检测显示线索细胞未减少甚至增多,阴道 pH 值≥4.5 为无效。总有效率 =(治愈 +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②临床症状好转情况:记录并比较两 组患者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局部烧灼感、阴道壁散 在出血点改善时间。③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于治疗 前后,使用棉签擦取两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并进行涂 片、烘干、染色处理后,采用生物显微镜(南京尼康江南 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苏械注准 20182220406.型号:E200)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菌群密集度。在 100 倍油镜下观察 并记录每个视野细菌的平均数,将平均数在 1~9 个范围的 评为 1 级;将平均数在 10~99 个范围的评为 2级;将平均 数≥100 个,但有明确个数的评为 3 级;将数量较多,无 法计算出个数的评为 4 级。通过微生物培养后对两组的菌 群种属进行分级,将种属数在 1~3 种之间的评为 1 级,将 种属数在 4~6 种之间的评为 2 级,将种属数在 7~10 种之 间的评为 3 级,将种属数 >10 种的评为 4 级 [6] 。④阴道 分泌物中白细胞介素 -6 ( IL-6)、白细胞介素 -2 ( IL-2 )、 肿瘤坏死因子 - α ( TNF- α )、白细胞介素 -8 ( IL-8)水平: 阴道分泌物采集方法同③,然后将采集的棉签放置于含 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合,设置离心设备转速为 5 000 r/min,离心时间 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法检测阴道分泌物中的 IL-6、IL-2、TNF-α、IL-8 水平。 ⑤复发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的复发情况(出 现分泌物具有腥臭味或白带增多等症状),并计算复发 率 = 复发例数 / 总有效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计量 资料均经 K-S 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且均符合正态分布 且方差齐,以 (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 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外 阴瘙痒、分泌物增多、局部烧灼感、阴道壁散在出血点 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者阴道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比较 与治 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阴道菌群密集度 2 级患者占比及观 察组 1 级患者占比均增加,对照组 3、4 级患者占比及观察 组 4 级患者占比均减少;两组菌群多样性 1 级患者占比均 增加,3、4 级患者占比均减少;且治疗后观察组菌群密集 度 1、3 级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2、4 级患者占比均低于 对照组,观察组菌群多样性 1 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2、3、4 级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
 

  2.4 两组患者 IL-6、IL-8、TNF- α、IL-2 水平比较 与治疗 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 IL-6、IL-2、TNF-α、IL-8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4.

\
 

  2.5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患 者复发率为 3.45% ( 1/29),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 36.36% ( 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199.P<0.05 )。

  3 讨论

  乳酸杆菌是阴道内的常驻菌,可黏附在细胞组织上, 阻止病原菌的入侵,发挥防御的作用。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病 与阴道内的菌群失调存在密切联系,主要是由于患者阴道内的人型支原体、加德纳菌、厌氧菌等病原菌快速繁殖, 将乳酸杆菌取代,致使阴道内环境的菌群严重失衡[7]。在临 床确诊后常给予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甲硝唑的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对病原菌的活性和繁殖产生 抑制作用,降低阴道内病原菌的含量,促进菌群逐渐恢复 平衡,但停药后其复发率较高,难以完全治愈 [8]。

  乳杆菌活菌胶囊中的乳酸菌成分可刺激阴道上皮释放 大量的细菌素和过氧化氢,保持阴道正常酸性环境,调节 菌群平衡,促进患者阴道黏膜上皮快速修复,促使阴道生理 环境逐渐恢复正常,症状得到显著缓解,治疗效果较好; 同时,其对阴道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可形成 生物屏障,对病原菌的入侵产生抵制作用,减少复发 [9] 。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 照组相比升高;观察组患者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局部 烧灼感、阴道壁散在出血点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乳杆 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 善,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由于机体内的乳酸杆菌含量下 降,厌氧菌的含量升高, 致使阴道pH 值升高, 进而引发微 生物菌群失调和密集度失衡的一种疾病,通过对阴道菌群 密集度、菌群多样性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可反映临床治疗 效果。研究表明,阴道炎病情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其中 IL-6 是一种促炎因子, 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 细胞等各种靶细胞,促进细胞分泌炎症相关因子,可加重 阴道炎症反应;IL-8 对 T 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具有较强 的趋化作用,可使中性粒细胞向感染部位迁移和聚集,加 重阴道局部炎症反应;TNF-α 是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炎症 反应早期的调节因子,可促使炎症细胞聚集、黏附,促使 阴道炎症反应发生、发展;IL-2 是由 Th1 细胞分泌的细胞 因子,具有调控免疫系统中细胞活性的作用,当阴道发生 炎症时, 其水平升高, 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杀伤能力 [10- 11]。 乳杆菌活菌胶囊属于微生态制剂的一种,乳酸菌活菌是其 主要成分,可通过将药物置入至阴道深部,补充阴道内的 乳酸菌含量, 进而提升阴道内的酸性, 改善阴道pH 值,并 促进阴道内菌群恢复平衡;同时可对阴道上皮糖原产生分 解作用,提升其免疫力,对厌氧菌的生长繁殖产生抑制作 用, 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杀菌抗炎效果显著 [12]。本研究结 果显示, 治疗后观察组菌群密集度 1、3 级患者占比均高于 对照组, 2、4 级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菌群多样 性 1 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2、3、4 级患者占比均低于 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分泌物 IL-6、 IL-8、TNF-α 、IL-2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表明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可有效改善阴道微环境, 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与李飞飞等 [13] 的研究结果 一致。

\
 

  综上,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可促进 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改善阴道微环境, 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仅做了 3 个月随访研究,因此,还需临床多中心取样,进行长期随 访研究,以进一步证实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海霞 , 田方圆 , 石宇 , 等 . 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 Meta 分析 [J]. 中国抗生素杂志 , 2019.44(5): 621-627.

  [2] 梁华 , 陈新敏 , 吴雨露 .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环境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 10(2): 76-78.

  [3] 吴威 , 张艳 . 不同阴道冲洗时间对阴道洁净度的影响 [J]. 护理研究 , 2012. 26(18): 1682- 1683.

  [4] 樊尚荣 , 黎婷 . 2015 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阴道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 [J]. 中国全科医学 , 2015. 18(25): 3046-3049.

  [5] 乐杰. 妇产科学[M]. 7 版.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41-242.

  [6] 蒋肖蓉 , 李桂军 , 周建娟 . 阴道菌群密集度和多样性、乳酸杆菌与细菌性阴道病关系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2010. 20(5): 1102-1104. 1174.

  [7] 谭建媛 , 阳莉 , 邓凯兮 . 阴道用乳酸菌胶囊辅助硝呋太尔对老年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阴道灌洗液 TLR2、TNF-α 、 IL- 13 水平的影响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20. 19(18): 1987- 1991.

  [8] 罗菁 , 邓晶 , 应伊丽 , 等 . 乳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分析 [J]. 中国性科学 , 2017. 26(10): 60-62.

  [9] 王园惠 , 林腾飞 , 张田甜 , 等 . 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综合评价 [J]. 中国新药杂志 , 2022. 31(5): 500- 508.

  [10] 吴晓燕 , 宋莹莹 , 马利平 .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对老 年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 IL-6、TNF-α、IL-8 的影响 [J]. 中国 医师杂志 , 2017. 19(12): 1893- 1895.

  [11] 雷放 , 宋玲 .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体内真菌分布、 T 淋巴细胞及相 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及意义 [J]. 传染病信息 , 2018. 31(3): 261-263.

  [12] 霍墨杰 , 霍艳芬 , 苏俊泽 . 辅助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阴道炎 患者阴道微环境的调节作用分析 [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 10(7): 14- 17.

  [13] 李飞飞 , 余丽金 , 曾雪英 .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雌激素治疗对老 年阴道炎病人炎症因子和阴道微生态的影响 [J]. 实用老年医学 , 2019. 33(2): 137- 1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54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