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射频热凝,观察组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技术,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减轻了疼痛感,提高了疗效,值得应用。
关键词:射频热凝;臭氧消融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性
本文引用格式:梁万武.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55+225.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常见疾病,导致该疾病产生的原因多为外伤或腰椎间盘病变所致,常见症状为肢体麻木、腰部疼痛等,患病后,患者的行动能力会受到限制,生活质量变得极差,应及时为其对症治疗,方案的选择成为了新问题,应重点关注 [1]。本文为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我院 58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 29 例,其中,对照组中男 16 例,女 13 例; 年龄在 26-69 岁,平均(47.22±1.55)岁。观察组中男 17 例, 女 12 例;年龄在 27-68 岁,平均(47.23±1.56)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统计学无意义(
P> 0.05)。纳入标准:本研究患者均需要满足 WHO 中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2],本研究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用射频热凝:引导患者保持俯卧,进针取患者小关节内侧缘,为患者实施消毒、铺巾操作,在借助 C 型臂X 线机的辅助下,将穿刺点进行确定并标记好,麻醉处理, 在 X 线透视机的引导下,选用射频针实施垂直进针操作,透皮后,将其旋转至侧,然后缓慢进针,直至病灶;准确定位后, 将导管针内芯拔除,直接插入射频电极,200-300Ω 的电阻, 1-2.5 kV 的电压,100 Hz 的频率,实施操作时,温度由 70℃ 逐渐升至 95℃,检测出患者最大的忍受温度,保持最大温度180s,依据患者的忍受能力,及时调整射频温度和位置。
1.2.2 观察组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技术:射频热凝与对照组一致;在完成射频热凝治疗后,将电极针拔除,使用臭氧灭菌注射器,剂量为 10 mL,浓度控制在 40 ug/mL,缓慢注入操作,观察弥散状况,持续 20 min 观察,未见异常后, 将患者送至病房。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直腿抬高角度评分数值情况、疗效情况。依据视觉模拟量表评估疼痛感, 量表分数控制为 0-10 分,所得分数越高,疼痛感表现越强, 所得分数越低,疼痛感表现越轻。依据直腿抬高角度评分量表评估直腿抬高角度,量表分数控制为 0-100 分,所得分数越高,直腿抬高角度越高,所得分数越低,直腿抬高角度越低。疗效判定标准 [3]:①显效:肢体麻木、腰部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②有效:肢体麻木、腰部疼痛等症状有所好转;③无效:肢体麻木、腰部疼痛等症状无变化或恶化; 总有效率所得数值为显效率所得数值与有效率所得数值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输入 SPSS 19.0 中,平均值用(±s)表示,检验用
t 、
χ 2 值,计数用百分比 % 表示,所得
P< 0.05,统计学有比较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直腿抬高角度评分数值情况。
治疗后,两组所得疼痛评分数值低于治疗前数值,直腿抬高角度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数值,观察组所得疼痛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直腿抬高角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
P< 0.05),见表 1。
2.2两组疗效情况。
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 93.10% 高于对照组所得 75.86%,统计学有意义(
P< 0.05),见表 2。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典型骨科病症,患病后,患者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感,还会导致患者肢体行动能力受到限制, 这些负面情况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差,一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应及时为其对症治疗,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效果存在差异性,应重视 [4]。
综上所述,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显著,减轻了疼痛感,提高了疗效,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技术值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 姚宁.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5,23(4):35-37.
[2] 樊宇超 , 梁琳 , 刘慧, 等.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 分析[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5,21(6):441-448.
[3] 张洪剑, 杨华清, 孙凤龙. 射频热凝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探讨 [J]. 中外医疗,2016,35(1):21-22.
[4] 黄接云.DSA 引导下靶点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137-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