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玻璃体切割术术前不同时机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对比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20 11:55: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 PPV )术前不同时机应用雷珠单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 )患者视力及房水血管内皮 生长因子( VEGF )、 C- 反应蛋白( CRP ) 、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 水平的影响。 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 PDR 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Ⅰ、Ⅱ组,分别为 33 、33 、34 例。对照组患者直接行 PPV 治疗,观察Ⅰ、Ⅱ组分别于术前 3 、7 d 给予雷珠单抗注射治疗。比较 3 组患者 PPV 术后 6 个月的视力改善情况, PPV 术中风险指标,玻璃体腔注 射前、 PPV 术后 7 d 房水 VEGF 、CRP 及 TNF-α 水平, 以及 PPV 术后 6 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PPV 术后 6 个月, 观察Ⅰ组患者视 力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比, 观察Ⅰ、Ⅱ组患者 PPV 手术时间均显著缩短, 术中发生医源性裂孔率与硅油填充率均显 著降低;与玻璃体腔注射前比, PPV 术后 7 d 3 组患者房水 VEGF 、CRP 、TNF-α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Ⅰ、Ⅱ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PV 术后 6 个月, 观察Ⅰ、Ⅱ组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复发视网膜脱离、晚期玻璃体积血及观察Ⅰ组早期玻璃体积血患者占比均显著 低于对照组, 且观察Ⅰ组早期玻璃体积血的患者占比显著低于观察Ⅱ组(均 P<0.05 )。 结论 PPV 术前注射雷珠单抗可有效改善 PDR 患 者视力情况, 抑制新生血管生成, 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进而提高疗效与安全性; 且与术前 7 d 注射雷珠单抗比较, 术前 3 d 应用效果更为 理想,还可降低早期玻璃体积血的风险。

  关键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雷珠单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α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 PDR)作为糖尿病中较为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 之一,可严重损害患者视力,影响日常生活。玻璃体切 割术(PPV)可有效清除玻璃体积血、剥离增殖膜,进而 改善 PDR 患者视力情况,但由于术中眼部新生血管易出 血、纤维膜剥除困难,导致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 [1] 。有研 究显示,PDR 患者体内可出现高水平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可与其相应受体结合,使细胞外基质发生溶 解,细胞增生迁移,从而利于新生血管的生成 [2] 。雷珠单 抗是一种 VEGF 片段抗体,能够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的形 成,可在 PPV 术中起到辅助作用。近年来,围术期玻璃 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已成为研究热点,而其最佳注药时间 仍存在许多争议,有研究分别于术前不同时间点进行雷珠 单抗注射,发现注药时间与手术时间间隔越短,其疗效越 显著 [3]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 100 例 PDR 患者,旨在进 一步分析不同时机注射雷珠单抗对 PDR 的治疗效果,现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100 例 PDR 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Ⅰ组、观察Ⅱ组,分别为 33、33、34 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1、12 例;年龄 35~65 岁,平均( 50.32±7.32 )岁;糖尿病病程 5~12 年,平 均(8.87±1.54)年。观察Ⅰ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0 、 13 例; 年龄 35~66 岁, 平均(50.43±7.40)岁;糖尿病病 程 5~13 年,平均(8.89±1.56)年。观察Ⅱ组中男、女患 者分别为 20、14 例;年龄 35~66 岁,平均(50.40±7.39 ) 岁;糖尿病病程 4~12 年,平均(8.85±1.53)年。3 组患者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 纳入标准:符合《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 ( 2014 年)》[4] 中关于 PDR标准者;术前经裂隙灯、眼底 照相等相关检查确诊者;单眼患病者等。排除标准:对本 研究药物过敏者;接受过相关眼部药物治疗者;合并细菌 感染引起的眼底病变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 审核批准,且患者或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与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直接行 PPV 治疗,于 术前 3 d 开始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 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203092.规格: 5 mL ∶24.4 mg ) 清洁结膜囊,2 滴 / 次,4 次 /d,术前 1 d 冲洗泪道,然后 进行Ⅰ期 PPV。进行常规开睑、麻醉等操作后,使用一次性无菌针管轻缓抽吸房水送检,于距角巩缘 3.5~4 mm 处作眼内灌注、导管纤维进出、玻璃体切割头进出 3 个 切口后,在全检影镜下将视网膜增殖膜与全玻璃体切 割,平复视网膜,封闭裂孔,对出血部位行电凝;此 外,针对并发裂孔的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可加入适当硅油 填充,并于 PPV 后 6 个月取出硅油进行白内障超声乳 化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PV 术后常规监测控制眼压与 视网膜情况。观察Ⅰ组患者的 PPV 方法同对照组,并于 PPV 术前 3 d 给予雷珠单抗注射液(Novartis Pharma Stein AG,注册证号 SJ20170003.规格: 10 mg/mL,每瓶装 量 0.20 mL),患者取仰卧位,采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 ( s.a.ALCON-COUVREUR n.v ,注册证号 HJ20160133.规 格: 15 mL ∶75 mg)进行局部麻醉,撑开眼睑并清洁结膜 囊,于颞上方角巩缘后 4 mm处进针后轻缓抽吸房水保存 待检,并缓慢注入 0.05 mL 雷珠单抗,棉签压迫止血。观 察Ⅱ组患者于术前 7 d 注射雷珠单抗,方法同观察Ⅰ组。3 组患者 PPV 术后均常规给予常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 液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①于 PPV 术后 6 个月,采用标准视力表 法评估 3 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其中显著有效:视力提 高 >2行;有效:视力提高 1~2 行;不变:视力未提高或 下降不足 2行;减退:视力下降≥2 行 [4] 。总有效率 = 显 著有效率 + 有效率。②记录 3 组患者术中风险指标,包 括 PPV 手术时间、医源性裂孔率与硅油填充率。③于玻 璃体腔注射前、PPV 术后 7 d 抽吸 3 组患者房水 0.15 mL , 注入无菌试管中保存待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VEGF、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 TNF-α )水 平。④术后 6 个月,记录 3 组患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复 发视网膜脱离、一过性高眼压、早期低眼压、晚期玻璃体 积血(术后 1 个月后)、早期玻璃体积血(术后 1 个月内) 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 [ 例 (%)]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 χ2 检验,多 组间计数资料比较,行 χ2 趋势检验;计量资料均经 K-S 检验确认符合正态分布,并采用 ( x ±s) 表示,多组间比较予以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比较 PPV 术后 6 个月,观 察Ⅰ组患者视力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 );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3 组患者术中风险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察Ⅰ、 Ⅱ组患者 PPV 手术时间均显著缩短,PPV 术中发生医源性 裂孔率与硅油填充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 );而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 3 组患者房水 VEGF、CRP、TNF- α 水平比较 与玻 璃体腔注射前比,PPV 术后 7 d 3 组患者房水 VEGF、CRP、 TNF- α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Ⅰ、Ⅱ组均显著低于对 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 .05 );而观察Ⅰ组 与观察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 表 3.

\
 

  2.4 3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随访期间,观察Ⅰ组与观 察Ⅱ组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复发视网膜脱离、晚期玻 璃体积血及观察Ⅰ组早期玻璃体积血患者占比均显著低于 对照组,且观察Ⅰ组早期玻璃体积血的患者占比显著低于观察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
 

  3 讨论

  PDR 是糖尿病导致的微血管并发症,可导致大量 VEGF 被释放,从而生成大量的眼部新生血管, 但新生血管 脆性较大,易导致玻璃体积血及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从而 影响眼屈光介质透明度,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PPV 在 PDR 的治疗中,可彻底清除积血,解除新生血管 膜牵拉视网膜,从而缓解因视网膜损伤而造成的不可逆视 功能损伤,但术中需将增殖的视网膜剥离,易导致出血, 从而影响手术视野,增加医源性裂孔风险,且对视力改善 有限 [5]。

  雷珠单抗可阻止 VEGF 与其受体的结合, 进一步抑制 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减少出血的风险, 用于 PPV 手术 中,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出血,促进患者术后视力 恢复 [6]。本研究以行 PPV 治疗的 PDR 患者为研究对象, 通 过不同时机给予雷珠单抗, 结果发现, PPV 术后 6 个月, 观察Ⅰ组患者视力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对 照组比,观察Ⅰ、Ⅱ组手术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发生医 源性裂孔率与硅油填充率均显著降低, 说明于 PPV 术前给 予雷珠单抗注射治疗, 可有效缩短 PDR 患者手术时间, 降 低术中风险。这可能是由于,雷珠单抗具有抑制血管渗漏 的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从而松动了纤维血管膜与视网 膜之间的粘连,使术中更容易剥除新生血管或增殖膜,减 少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发生;此外,其还会使视网膜更好 地保持在位,从而降低了眼内填充硅油的概率,缩短手术 时间 [7]。

  VEGF 是血管生成因子,可促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有丝分裂,参与细胞增生迁移和管腔形成,利于形成视网膜 新生血管;还可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视网膜血管渗漏, 是引起视网膜纤维血管增殖的主要原因;CRP 是一种促炎 因子,可反映机体炎症程度;TNF-α 会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且可进一步促进眼部毛细血管的产生。而雷珠单抗属 于 VEGF 受体抑制剂, 可通过结合并阻断 VEGF 受体, 降 低 PDR 患者体内 VEGF 水平, 进而激活机体代偿机制, 解 除黄斑区视网膜牵拉和清除玻璃体腔内的炎症介质,从而 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8-9]。本研究中, PPV 术后 7d 观察Ⅰ、Ⅱ组患者房水 VEGF、CRP、TNF-α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 组, 表明于 PPV 术前注射雷珠单抗, 可有效抑制 VEGF 生 成,抑制炎症反应。而观察Ⅰ、Ⅱ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于术前 3 d 或 7 d 注射雷珠单抗,对 于房水 VEGF、CRP、TNF-α 水平均有同样的抑制作用, 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偏少,因此,还需临床扩大样本量, 进一步监测。本研究中, PPV 术后 6 个月, 观察Ⅰ、Ⅱ组 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复发视网膜脱离、晚期玻璃体积 血及观察Ⅰ组的早期玻璃体积血患者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 组,且观察Ⅰ组早期玻璃体积血患者的占比显著低于观察Ⅱ组, 说明于 PPV 术前给予雷珠单抗, 可有效降低术后并 发症的发生风险,且距离手术时间越近注射,越能减少术 后早期的玻璃体积血。这可能是由于雷珠单抗的半衰期较 短所导致的,因此,注射时间与手术时间间隔越短,药效 渗透性越强,药效达到峰值的时间较短;而若注射药物与 手术间隔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增殖膜收缩,对视网膜产 生更强的牵引力,从而加重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程度,导致术后早期出现玻璃体积血 [10] 。因而,术前 7 d 注射雷珠 单抗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不如术前 3d 注射的患者。

\
 

  综上,PPV 术前注射雷珠单抗可有效改善PDR 患者视力情况,抑制新生血管生成,减轻患者炎症反应,进而提 高疗效与安全性;且与术前 7 d 注射雷珠单抗比较,术前 3 d 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还可降低早期玻璃体积血的风险, 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因此,还建议临床进一步扩大 样本量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 罗玲慧 , 段国平 , 曾琦 , 等 . 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J]. 中国医师杂志 , 2018. 20(5): 742-744.

  [2] 秦亮 . VEGF、IGF- 1 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房水和玻璃体中的相关研究 [D]. 芜湖 : 皖南医学院 , 2019.

  [3] 沈朝兰 , 崔凌 , 黄慧 , 等 .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前不同间隔时间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辅助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 效及安全性 [J]. 广西医学 , 2018. 40(24): 2876-2879.

  [4]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 .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 (2014 年 )[J]. 中华眼科杂志 , 2014. 50(11): 851-865.

  [5] 胡明祥 , 沈勇 , 王军 . 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Ⅰ、Ⅱ期青光眼临床观察 [J]. 解放军医药杂 志 , 2016. 28(7): 55-58. 73.

  [6] 李洋 , 李秋明 , 王梦华 , 等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前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疗效对比研究 [J]. 中国实用眼 科杂志 , 2016. 34(6): 559-563.

  [7] 张扬 , 戴荣平 , 卞爱玲 .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的影响 [J]. 国际眼科杂志 , 2015. 15(8): 1450- 1454.

  [8] 张妍春 , 任秀瑜 , 康紫薇 , 等 . 玻璃体切除术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注射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J]. 海南医学 ,2018. 29(23): 3296-3299.

  [9] 王默 , 廖欣 , 谢春蕾 , 等 . 不同时间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J]. 中华眼底病杂志 , 2016. 32(3): 300-305.

  [10] 潘雪 , 周剑 , 朱晓博 . 术前不同时机应用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 切割术治疗 PDR 的疗效研究 [J]. 医学综述 , 2021. 27(16): 3292- 32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9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