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对症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胆囊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实施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8 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3.9 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5.012,
P=0.024)、住院时间(
/=3.825,
P=0.029)、并发症发生率(
%2=3.954,
P=0.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显著,能够及时改善缓解症状。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周天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85-86.
0引言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外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
[1]。急性胆囊炎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约占比50%。由于老年患者体质较差的原因,老年人患者的病死率非常高。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有急腹症,该病起病急,病情变化较快,可诱发较多并发症,如胆源性败血症、胆囊穿孔等,常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2]。本研究将我院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旨在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门诊接收的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研究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59-73岁,平均(66.4±8.0)岁;其中10例出现呕吐症状,13例患有合并糖尿病,20例患有合并高血压。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7-75年,平均(67.1±8.6)岁;其中15例出现呕吐症状,11例患有合并糖尿病,19例患有合并高血压。一般资料上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尸>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胆囊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采用四孔法,拔除胆囊的引流管,造人工气腹(气压8 mmHg),切断窦道;随后升高负压值14 mmHg,切除胆囊。研究组实施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超声定位穿刺部位,一般在第7-8肋骨间切取长约0.3 cm的切口,经肝组织后穿刺针在胆囊中上1/3处进入胆囊抽取胆汁;抽出穿刺针后,胆囊腔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干净后,猪尾巴管置于胆囊内5 cm左右留作引流管,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
[31o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中腹腔引流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F<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症哥观察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在术后腹腔引流、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F>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反应程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恢复状况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度,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急性胆囊炎一般主要是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传统的胆囊造痿术或者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比较高,且死亡系数也相对比较高
[4]。据临床资料显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人群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闵。老年患者的急性胆囊炎90%由结石引起回,其主要的特点呈现为胆囊内壁水肿显现明显。由于老年患者体质较差的原因,老年人患者的病死率非常高。胆囊中的动脉血管壁僵硬且较为狭窄,最容易形成血栓影响整体供血,导致供血障碍,危害老年人患者的生命安全。
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方式主要有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胆囊造痿术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是传统的治疗手术常常伴随着高频率的并发症和术后症状的出现,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和治疗痛苦。近几年来,随着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应用,医疗设备的改进,急性胆囊炎多采用微创型手术来进行治疗,并且该治疗方式也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满意。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主要的特点在于容易操作,安全和可靠,因为是微创型手术所以在伤口的切口处伤口的创伤损害较小,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切口的可感染性也较小。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8 d,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9 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t=5.012,
P=0.024)、住院时间(
t=3.825,
P=0.029)、并发症发生率(
X2=3.954,
P=0.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0.05),说明该治疗方案在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具有显著的疗效。传统的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伴随的并发症等情况相对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多。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传统的胆囊穿刺引流术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有良好疗效,但相比之下使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恢复效率及安全性更高,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齐建平.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7,2(18):168—169.
[2] 蒋月林,王国军.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6,12(23):3611—3612.
[3] 郑旭歌.超声引导筋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后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48例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14(8X):50—50.
[4] 黄志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6,11(10):121—122.
[5] 刘忠.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151—152.
[6] 张紫平,史荣亮,刘邵群,等.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6,29(7):1318—13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