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治疗体会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4 11:59: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经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和对照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两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术后80d内的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术后的成功率和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和术后80d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是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重要手段,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

关键词: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

本文引用格式:张宏中,张健,吴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治疗体会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108+110.

0引言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1],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呕吐和发热等,95%的患者都有胆囊结石,5%没有胆囊结石,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胆囊切除术和胆囊造口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应用在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治疗中,减低麻醉和手术带来的风险,为解决并发症提供了时间。本文将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有关情况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本次研究均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35-70岁,平均(50.1±1.8)岁;对照组24例,女性26例,年龄38-72岁,平均(51.4±2.6)岁,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等一般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禁食、纠酸和补液等术前准备,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使用留置胃肠减压管。对照组将患者全身麻醉,42例患者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其中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1例,行胆总管切开术胆道管镜探查T管引流术4例;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经四孔完成,寻找常规的穿刺点置入套管,将套管在腹中探查,分离胆囊壁黏连组织,用结扎夹把分离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夹住,根据顺逆时针相结合的方法切除胆囊。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术后48-72小时内没有出现并发症将腹腔引流管拔除;研究组患者依据医生的指导采取平卧体位,进行超声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将右侧锁骨中线至腋前线第7、8根肋骨间,作为穿刺点用笔作为标记。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消毒,铺无菌巾并进行局部麻醉后,在穿刺点选择在胆囊床和肝脏的交接处,叮嘱患者屏住呼吸,选用6Fr猪尾导管一步刺穿套装[2],当经皮经肝进入到胆囊后,拔出针芯,将针芯的液体进行检验,证实是胆囊后,将胆囊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外支撑针芯保持不变,猪尾导管往前推送6 cm,外支撑针芯拔出,锁紧卡扣,使管头端呈猪尾状盘曲在胆囊内,皮肤装置引流管固定,三通阀接通,连接无菌袋,当引流不畅时,使用甲硝唑溶液抽洗无菌袋。

1.3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别对成功率、有效率、并发症和术后80 d内死亡率进行比较。成功率和有效率的百分率越高,则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成功率和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和术后80 d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急性梗阻性胆囊炎是常见的肝胆外科[3],病因多由结石堵塞和嵌顿于胆囊管,使胆囊腔内压力不断升高,胆囊壁的血液循环受阻,导致胆囊壁缺血引起胆囊壁坏死,形成胆汁性腹膜炎,多采用手术治疗。对于一些老年性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不明显,由于老年人肝脏解毒功能下降,易发生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经皮经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能有够有效地避开麻醉和手术带来的风险,缓解胆囊高压的症状,通过针芯抽取局部蓄存的脓液等炎症,改善休克和酸中毒的症状,疏通梗阻,治疗方法简单易操作,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进行经皮经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首要前提是熟悉手术的流程和规范操作[4]。在进行操作中,要依据B超检查标识的穿刺点进行穿刺,减少出现损伤胆管和血管的现象出现,在穿刺时,要确定3-4 cm的肝实质,主要肝脏的边缘,有效避免出血和胆汁外渗引起的腹腔感染。当经皮经肝进入到胆囊后,固定引流管,往前送一定的长度,再拉回引流管,在胆囊内6-7 cm保留引流管,使用猪尾在胆囊腔内打圈,防止胆囊贯穿损伤,皮肤装置引流管固定,三通阀接通,连接无菌袋,当引流不畅时,使用甲硝唑溶液抽洗无菌袋。经皮经胆囊穿刺引流术是控制的缓解急性胆囊炎的一种措施,不是根治性的手术,但胆囊炎症由急性期转为亚急性期,患者的检查一般情况较好和手术前的准备充足进行手术,假如度过危险期字选择时间进行手术,死亡率只有0.6%-2%。尽管一些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减退,但一般情况下老年人使用急性急胆囊穿刺术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和费用较低和并发症发生率少的特点,在临床治疗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5]。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术后的成功率和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和术后80 d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是治疗高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的重要手段,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陶平,吴向阳,张磊.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32(10):1929-1931.
[2]符洁,洪勇强,陈勇,等.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8):169-169.
[3]刘鹏,袁伟升,宫琳,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龄危重急性胆囊炎[J].实用医药杂志,2016,33(5):407-409.
[4]侯克柱,龚华,朱松,等.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在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中的应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2,18(6):424-426.
[5]李林兵,李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二期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高龄高危急性梗阻性胆囊炎17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v.33(13):3197-31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9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