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效果及血清学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6 13:49: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芩兰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患者白细胞计数( WBC )、血清 C- 反应蛋白( CRP ) 、降钙素原 ( PCT ) 、中性粒细胞( GRAN ) 水平的影响。 方法 将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7 月收治的 118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 感风热证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59 例, 布洛芬颗粒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 与观察组( 59 例, 布洛芬颗粒 + 阿莫西 林克拉维酸钾片 + 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 7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 7 d 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功能,治疗前与治疗 后 3 、7 d 血清学指标。 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7 d 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最大通气量( MVV )、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 、用力肺活量( FVC ) 、最大呼气峰值流速( PEF ) 水平均升高,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 3 、7 d 两组患者 WBC 、GRAN 及血清 CRP 、PCT 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将复方芩兰口服液用 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中,能够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状,进而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利于病情恢复。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复方芩兰口服液,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呼吸功能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指的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 综合性疾病,主要是由病毒、细菌感染引发,多发于冬春 季节,多为散发,且可在气候突变时小规模流行,免疫 力低下、淋雨着凉、过度劳累、久坐不动等群体均属于易 感群体。西医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布洛芬作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能 够缓解患者发热症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为 β- 内酰胺 类抗生素,具有极强的杀菌效用,可对病情发展进行控 制;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致病菌对药物产生了抗 体;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下降 [1-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 中医“感冒”“伤风”等范畴,外感风热证作为常见的一 种证型,主要是由于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对人体造成损伤,导致机体功能失调。复方芩兰 口服液中含有金银花、黄芩、连翘等药物成分,具有清 热、解毒、辛凉、解表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外感风热引 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3] 。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芩 兰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患者白细胞计数( WBC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中性粒 细胞(GRAN)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7 月收治的 118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患者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9 例。对照 组患者中男性 32 例,女性 27 例;年龄 22~65 岁,平均( 44.21±5.14)岁;疾病类型:病毒性喉炎 19 例,病毒性 咽炎 30 例,细菌性扁桃体炎 10 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4 例,女性 25 例;年龄 21~67 岁,平均(44.22±5.17 ) 岁;疾病类型:病毒性喉炎 17 例,病毒性咽炎 31 例,细 菌性扁桃体炎 1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实 用中医内科诊疗》 [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 ( 2018 年)》[5] 中关于外感风热证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 断标准者;体温≥ 38.0 ℃ 者;出现发热、咳嗽、头痛、 咽喉红肿疼痛等症状者等。排除标准:对布洛芬、阿莫西 林克拉维酸钾、复方芩兰口服液过敏者;胸部 X 片明确 诊断肺部感染者;其他疾病(如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 发作、肺结核、心肌炎等)引起的发热者等。研究经院内 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布洛芬颗粒(黑龙江 诺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H20073780 ,规格: 0.2 g/ 包)口服治疗,0.2 g/ 次,用药间隔时间为 4~6 h,单 日剂量≤0.8 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鲁南贝特制药 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3424.规格: 0.375 g/ 片)口 服治疗,0.375 g/ 次,3次 /d。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 础上加用复方芩兰口服液(黑龙江珍宝岛药业股份有限公 司,国药准字 Z20026049.规格: 10 mL/ 支)口服治疗, 10~20 mL/ 次,3 次 /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 7 d。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与治疗后 7 d 中医证候积分标 准参照《实用中医内科诊疗》 [4] 中的相关内容评估:含 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头痛、痰黄 6 项证候,0 分表 示无症状; 0 分 < 中医证候积分≤ 2 分表示轻度症状; 2 分< 中医证候积分≤4 分表示中度症状; 4 分< 中医证候 积分≤6 分表示重度症状。②治疗前与治疗后 7 d 分别应 用肺功能仪( Care Fusion U.K.232 Ltd.,型号:Microlab ) 测定患者最大通气量( MVV )、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 1 )、用力肺活量( FVC )、最大呼气峰值流速 ( PEF)。③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 3、7 d 抽取患者空腹静 脉血 4 mL,其中 2 mL 以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希森美康 SYSMEX,型号:XN1000)检测患者 WBC、GRAN 水平, 另外 2 mL 置于离心装置,以 3 000 r/min 离心 15 min,取 上层清液,分别使用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 测血清 CRP、PCT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 (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表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较治疗前,治疗后 7 d 两组患者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头痛、痰黄等各项中 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均 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较治疗前,治疗后 7 d 两组患者 MVV、FEV1、FVC、PEF 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较治疗前,治疗后 3、7 d 两组患者 WBC、GRAN 及血清 CRP、PCT 水平均呈降低 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患者临床上以流涕、鼻 塞、发热等症状为主,而部分患者进行检查时会发现存在 咽喉部、鼻腔及鼻黏膜血肿、充血等症状,需要及时给予 患者药物干预,以避免因发热时身体代谢增加,心脏负担 加重,加上炎症因子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引起心力衰竭。 布洛芬在退热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对细胞膜内的环氧酶 进行抑制,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与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转 化,以减轻因前列腺素引起的局部组织充血、肿胀, 降低局部周围神经对缓激肽的敏感性, 达到抗炎、镇痛等目的 [6];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主要作用于细菌体内的青霉素结合蛋 白,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使细菌失去屏障而裂解, 但患者症状易反复,治疗效果一般,需联合用药 [7]。

  中医学认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多以外感 风寒、外邪侵肺,导致肺失宣发肃降,同时因外感寒邪, 导致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降低,神气弱,因此急性上呼 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治疗原则应以疏散风热、清热、解 毒为主。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的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 风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丹毒、热毒血痢等症状;黄芩具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胸闷恶 心、湿热痞满、高热等症状;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 结、疏散风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疽、风热感冒等证;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 清热解表、辛凉解毒等功效 [8]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 患者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头痛、痰黄等各项中医证 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 患者经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后,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 进病情恢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因鼻腔黏膜、咽喉黏膜 充血、水肿情况产生鼻塞、咽喉肿痛等症状,引起鼻子不通气、呼吸困难,进而使呼吸功能下降,MVV 、FEV1 、 PEF 、FVC 水平降低。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MVV 、FEV1 、FVC 、PE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提示复方芩 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能够有效改 善患者肺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槲皮素通过抑制寡 聚物的形成,抑制上呼吸道内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 肺组织的病理损伤,改善肺功能 [9] ;木犀草素可以通过抑 制脂多糖诱导的 BEAS-2B 细胞中 miR- 132 的表达,从而 减少细胞凋亡和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菌诱导 的炎症性损伤 [10] ;黄芩苷可抑制高细胞迁移率族蛋白 B1 ( HMGB1 ) 的表达, 从而减少 U937 巨噬细胞的 M1 型极 化,进而减轻急性肺损伤 [11]。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患者多由于局部气道 病原菌定植与分泌物形成,促使机体内发生炎症反应,而 WBC、CRP、PCT、GRAN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炎症指标, 随着机体炎症反应的加重,上述指标水平也随之升高。本 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WBC、GRAN 及血清 CRP、 PC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提示以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可有效减轻患者机体内炎症反 应,促进病情恢复。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板蓝根中色胺 酮和吲哚类衍生物都具有抗炎作用,对于流感病毒、革兰氏阴性菌等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增强身体免疫 力 [12];黄芩中黄芩苷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 参 与炎症因子的调节,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对肺炎双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13]。

  综上,将复方芩兰口服液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外感风热证,能够有效减轻机体内炎症反应,缓解临床症 状,进而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利于病情恢复,值得 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祖琳 , 骆建文 , 叶彩莲 . 不同发热时相给予布洛芬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病人对病程影响的对比研究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2017. 17(2): 118- 119.

  [2] 任亚方 , 张靖 , 齐玉敏 , 等 . 黄栀花口服液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 2021. 36(1): 76-79.

  [3] 石存忠 , 甄会 , 刘新桥 . 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的多中心临床评价 [J]. 中国新药杂志 , 2018. 27(9):1012- 1018.

  [4] 刘晓晨 . 实用中医内科诊疗 [M]. 天津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1- 10.

  [5]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等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层诊疗指南 (2018 年 )[J]. 中华全科医师杂 志 , 2019. 18(5): 422-426.

  [6] 叶彩莲 , 骆建文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应用意义探究 [J]. 北方药学 , 2016. 13(8): 145.

  [7] 赵申 , 李俊杰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序贯治疗儿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20. 30(23): 3673-

  [8] 3676. 王东升 , 吴力群 , 张维 , 等 . 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风热感冒证 )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J]. 药物评价研究 , 2021. 44(4): 774-779.

  [9] 马纳 , 李亚静 , 范吉平 . 槲皮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辽宁中医 药大学学报 , 2018. 20(8): 221-224.

  [10] 王继双 , 何焱 , 张文静 , 等 . 木犀草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生命科学 , 2013. 25(6): 560-565.

  [11] 姜希红 , 刘树民 . 黄芩药理作用及其化学物质基础研究 [J]. 中国药师 , 2020. 23(10): 2004-2010.

  [12] 马毅敏 , 李娜 , 刘承伟 , 等 . 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抗炎镇痛活性比较研究 [J]. 中草药 , 2014. 45(17): 2517-2521.

  [13] 董红敬 , 刘伟 , 姚雪 .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的黄芩现代药理活性挖掘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J]. 山东科学 , 2019. 32(5): 54-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1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