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微移植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本院进行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为两组小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在 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常规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微移植治疗。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 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
P<0.05)存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经对比结果证实 两组之间存有明显差异(
P<0.05),存有临床统计学上的意义;治疗后造血功能恢复时间长于实验组,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存有明显差 异(
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治疗中,可采取微移植治疗方式,此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尚可,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以及普及。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微移植
本文引用格式:陈君,赵龙飞,林斗松,等.微移植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0):174,176.
0引言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我国老年患者的增 多,导致我国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急性 髓系白血病在临床治疗中以化疗为常见治疗凡是,此治疗方式 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不佳。为了改善此治疗方式,在本次 调查中采用了微移植治疗方式,并选取3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具体实施情况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随机的方式选取2018年1月-2018年9月在本院进行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 象。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为两组小组,对照 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中的男性病例为8例、女性 病例为7例,患者年龄为65-74岁,平均年龄为(69.5±1.2)岁。 实验组中的男性病例为7例、女性为8例,病例年龄为69-72 岁,平均年龄为(70.5 ±1.5)岁。本次调查经本院伦理委员会 一致认同,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
(P>0.05),不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
1.2方式
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常规化疗,采用 HAG常规化疗方案,地西他滨用法为:(15-20)mg/(m
2•d)x(3- 5)d; 在治疗第四天其,使用高三尖杉酯碱进行治疗,用药方 案 为:1mg/(m
2 • d)x(5-7)d; Ara-c(10-15)mg/m
2q12hx(5-7)d; G-CSF300^g,d
3。如果患者在进行一次化疗后无缓解,可进行 第二次化疗,缓解后患者应进行阿糖胞苷治疗,剂量为(0.5-1.5) g/m
2,6次治疗为1个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微移植治疗,在化疗结 束后的36h进行输注亲缘供者G-PBSC,每次输注的MNC剂量 应为:(2.5-3.0)x108/kg。
1.3指标观察和评价
1.3.1观察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效果
根据病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为完全溶解、部分缓解、 进展,其中完全溶解为患者临床体征以及症状显著改善或已经 接近正常;部分缓解为患者临床体征以及症状有所改善;进展为 患者临床体征为任何改善。治疗有效率为二(完全溶解+部分 缓解)/总例数x100%。
1.3.2观察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为呕吐、 畏寒、发热。
1.3.3观察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造血功能恢复时间。从血小 板中位、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方面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式
本次研究数据经SPSS 17.0处理,认为
P<0.05的情况为存 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
(P<0.05)存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由表1所示
2.2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 间存有明显差异(
P<0.05),存有临床统计学上的意义,具体情况 由表2所表示。
2.3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造血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治疗后造血功能恢复时间长于实验组,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 之间存有明显差异(
P<0.05),存有临床统计学上的意义,具体情 况由表3所表示。
3讨论
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疾病,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急性 髓系白血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在临 床治疗中常用治疗方式为单纯化疗,但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即为 特殊,在化疗以后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脏器储备功能和 免疫应答降低而导致的缓解效果不佳,致使患者发生生存期缩 短等现象。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怎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生 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院采用了微移 植治疗方式,微移植与常规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对比,患者不需要 大量的化疗和放疗,其次将改造以后的供者肝细胞移植到老年 患者的身体中,可提升抗白血病的功能,并且降低了排异反应, 从而实现提升造血恢复程度。通过笔者收集的治病机制,发现 微移植可以提升造血功能改善情况,并降低骨髓抑制的时间,从而实现降低术后出血、感染的机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抗白 血病的效果,提升清除白血病细胞的程度,提升缓解效率;降低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了调查此方式实施效果和以往常规治 疗进行对比,发现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实验组,经对比两组之 间有明显差异(
户<0.05 )存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 应发生率高于实验组,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存有明显差异
(户<0.05),存有临床统计学上的意义;治疗后造血功能恢复时间 长于实验组,经对比结果证实两组之间存有明显差异(
户<0.05), 存有临床统计学上的意义,由此可见此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尚可。
综上所述,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治疗中,可采取微移 植治疗方式,此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尚可,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以 及普及。
参考文献
[1] 罗琳,陈飞,聂彦博,等.微移植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皿 临床内科杂志,2017,34(6):424-425.
[2] 唐元艳,张利铭,张江召,等.微移植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 病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14):130-132.
[3] 谭海花,刘慧玲,刘佳丽,等.1例“微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护 理体会 皿 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1):1292-1294.
[4] 汪弘毅,鲍协炳,唐晓文,等.不同巩固治疗方式对低危组急性髓系白 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38(6):517.
[5] 孙妍珺,陈佳,徐杨,等.老年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皿国 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6,39⑴: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307.html